烽火大晋 第一百六十三章:商战首胜
作者:木杏林的小说      更新:2022-11-07

  在去往宁州的路上,丰年一直都在和韩玉,妙静,付晴洁和武义还有带来的掌柜商议这宁州商会分号的重建工作。

  这付晴洁的脑子确实灵活,建议商会采用南海安置难民的办法以工代赈,用粮食招募将闲散的劳工全部笼络在商会,这样商会后面的建设和发展以及供需就迎刃而解。再建粮行库房,安置工坊民宿。这样调用过来的工人就可以做工并有居住的地方,而工坊生产后就完全可以联合经营。城郡内的店面和外面的马帮同时就可以运作起来。

  这次丰年等人从村里出发,银两带了许多唯一粮食就要完全依靠南海这边。丰年在路上就放了自己去的雀鹰去南海送信。并把粮食接应的地方安排在了晋宁,祥云接到丰年的信后,也是很快联系了在会稽的高阳,晋安的陈和,海岛上的陆三一,三地多余储粮陆续转运到南海,从南海开始陆续向晋宁开始转运粮食。这三地原来过来工人在当地大量垦荒造田,尤其是海岛上。粮食产量一直都在持续增加。

  祥云这段时间一直忙着调配转运粮草,三地转运过来的粮食到港这粮食就没地去了,海运能力太强大了。并在南海建了一个很大的粮仓,并立刻开始忙着装卸整车队开始运送,自己商会在南海的车队忙的都不够用了。又从会稽和晋安将商会的车队大量调往南海,从南海开始转运支援宁州。

  一切都是再和时间赛跑,只有先稳定住宁州粮食价格招募到更多的工人,那么宁州商会的建设就有了眉目,等门阀权贵再来的时候,商会在宁州市场雏形供应关系基本上就形成了,而门阀和权贵那时候就有点难了,而因为这些莫须有的生意关系和商会大动干戈,这些门阀和权贵的颜面上有些不太好看。所以这时间关系就在这是商战中显得尤为重要。

  路上丰年等人也是快马加鞭,很快来到云南,韩玉在云南留下人手后,丰年等人都没有来得及多休息就向晋宁赶去,等丰年等人到了晋宁后三天从南海转运来的第一批粮食也就到了,丰年武义带走一半的粮食去了兴古郡,而晋宁的事都留给董妙静和付晴洁在打理。

  付晴洁安置学堂过来的掌柜带着镖师押着粮食去市集招募民工,很快的就招募到很多民工。妙静带着银子去府衙买了很大一块城郡内闲置的地皮。城内的天府粮行很快就挂牌开始营业了,晋宁是这三地的重中之重,空地上的工人在村里工匠的领导下,库房工坊民宿都已开工建设。而妙静则是去了董家白族山寨寻求山寨帮助。晋宁周围的马帮,和前期商会所有粮食在宁州转运都需要山寨的大力援助。董家山寨帮妙静很快组建了第一支马帮,由妙静带回了晋宁。而这时南海送来的第二批粮食也送到了,董家马帮在一个排的镖师护送下开始去云南送粮。而山寨里董老爷子还安排村民去各个山寨联络组建马帮。

  丰年到了兴古郡后,掌柜带着镖师和押送来的粮食去市集招工,丰年则带着武义去了府衙去收购地皮,兴古郡很快也就开工。

  云南韩玉也是从府衙手中买了大片地皮,也招募了一定工人开工,就等着晋宁送来粮食过来支付工钱。

  三地同时陆续开工了,董家山寨为主,组建的联合马帮很快就达到了三支,这三支马帮就开始从晋宁开始向云南和兴古郡开始转运粮草。

  晋宁城最先步入正轨,现在就等工坊这些完工了。这是付晴洁则建议去建宁,在征得丰年的同意后并从三地又抽了几名掌柜和工匠去了建宁。

  南海的车队不停的陆续的给宁州送来粮草。丰年在宁州得到村里和天香阁,以及南海粮草的大力支持,很快由原来计划的三地逐渐扩展到建宁,洋河郡和朱提郡,基本上宁州所有城郡都有了天府粮行。这种发展速度和规模是门阀和权贵们完全没有想到的。而有些门阀和权贵还在调运粮草缓缓的去宁州,因为宁州战乱影响,粮食短缺。他们还想着在粮食狠狠赚一笔的时候,宁州的粮价已经稳定了下来,而且价格还很低。这让门阀权贵有点蒙,怎么也没有想到宁州粮价会在短时间内稳定下来,而自己现在拉来大量的粮食如果不低价销售掉的话,就会出现存储上的大问题。这不光不赚钱还可能会赔钱。最后只能无奈的将粮食低价都卖给了天府粮行,自然丰年也没有恶意再压价,如果让这帮门阀和权贵赔钱的话,这梁子就一下结下了,对后面商会在宁州的布局有很坏的影响。

  宁州战乱开始,很多门阀权贵都跑路了,离开了宁州,而在宁州投降汉军门阀和权贵在汉军管控混乱的时候被瑞雪等人还杀了不少。这使得宁州整个市场供需重新洗牌,为商会在宁州占据大量的市场份额。

  门阀和权贵在粮食上没有获得大量利润,也在调整布局可惜一步没赶上,步步赶不上。宁州天府商会的各种档口越来越多,产业很快就全面辐射开了。以目前正常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宁州商会分号的建立现在大胜。就这还有好多是地网人员故意掩饰,档口的名字都没有用天府商会。要不商会的影响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