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天字七书 第106章 狼心狗肺云定兴,大刀再向蜀王秀
作者:流云舞天风的小说      更新:2023-05-08

  这需要一个契机。

  诛杀杨勇十子事件,谋划策动者为宇文述,但其中却有一个二面三刀的小人,逆势而助成此事,他就是云定兴。

  他就是让废太子杨勇,惹祸上身的云昭训的父亲。

  虽然他在杨勇得势之际,多承其便,作威作福一时,但杨勇一倒,他就迅速倒向并巴结,杨勇的政敌宇文述。

  这是一个没有任何立场的厚颜无耻的小人,但他却是一个富有才华和有大名于世的妙人。

  云定兴颇有心计,也颇有巧思,他经常贿赂宇文述,一来二去,就混得一个脸熟。

  云定兴除了直接送钱送物直接贿赂宇文述外,他还有一种特别的本事。

  云定兴“雅贿”宇文述,事实上成就了历史上一段佳话。

  这是一种需要技巧和实际本事的高深的拍马屁功夫。

  云定兴做了几件虽小,但影响深远,让宇文述之名,誉满天下。

  宇文述本来就是根正苗红的传统豪杰,加上他作为新的太子杨广的代言人,在长安的高效率操作,为杨广挣得了一个大大的天下。

  这是天大的功绩,作为帝国新的太子的嫡系,宇文述一跃成为长安城中最炙手可热的权贵,甚至于他的一举一动,都被无数人跟风仿效。

  宇文述无意之中,成了长安城中的潮流先锋。

  这可以从二件小事,得到证明。

  云定兴特别为宇文述定做一个马鞯,但他稍微做了一个改进,他将马鞯的后角上,有意留缺三寸,特意露白,这为宇文述赢得了一个特别的名声,叫“许公缺势。”

  这种定做的马鞯,竟然被当世轻薄子弟,富家公子争相仿效。

  宇文述的骄傲之心膨胀,因为他将再一次站在这个帝国的前台。

  这次是由云定兴为他发明的护耳之具。

  云定兴的马屁拍得非常到位,当他看到长安的冬天苦寒,他对宇文述说:入内(皇宫)宿卫,必当耳冷。”

  于是,云定兴特别为宇文述定做了一种头巾,深深地包裹住耳朵。

  这又成为一件引导潮流的新玩意,还取了一个非常文雅的专有名字,叫“许公袙耳”。

  宇文述显然对于云定兴这种雅贿的功夫,大为满意。

  他由衷地赞扬云定兴说:“云兄所作,必能变俗。我闻作事可法,故不虚也。”

  因而,云定兴已经成为宇文述麾下一个有用有利可以寄托的心腹。

  凡此种种,和宇文述权倾一时的身份相配合,一时之间,宇文述风靡京城,炙手可热,可谓领导潮流的先锋。

  宇文述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满足,这种声望,不是他可以用金钱和地位能攫取的。

  但云定兴耗费巨大的心血精力,并不仅仅止于取悦宇文述,当照时机成熟,他就露出他真实的目的。

  求官,云定兴请求宇文述赐给自己功名富贵。

  这当然是举手之劳,宇文述并不反对,但毕竟云定兴身上有废太子杨勇的深深的铬印,这不可不防。

  成为自己的心腹帮闲,当然可以,但要想在杨广麾下,占据要位,就必须要立个投名状,并且需要一个巨大的,以表诚心的投名状。

  宇文述决定给云定兴这个机会。

  他试探着对云定兴说:“兄所制器仗,并合上心,而不得官者,为长宁兄弟(杨勇的儿子们)犹未死耳。”

  这句话必有所指。

  长宁王杨俨,是云定兴的外孙,是他的女儿云昭训为杨勇所生的长子,也是杨坚的长孙,这个身份,非常微妙,理论上说,也是帝国的合法继承人。

  云定兴听出了宇文述的话中之意,为了自己的前途,他早说将气节和良心,抛于脑后。

  云定兴非常上道地回答说:“此无用物,何不劝上杀之。”

  宇文述等的就是这句话,因为杨勇虽死,他的儿子们却并没有被斩草除根,从政治上说,这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作为废太子杨勇是杨坚的长子,长宁王杨俨,也是杨坚的长孙,是必须被除去的政敌,虽然为至亲,也是必须放弃的棋子。

  这正合宇文述的心意,他立即上书炀帝杨广,“房陵(杨勇)诸子,年并成立。今欲动兵征讨,若将从驾,则守掌为难;若留一处,又恐不可。进退无用,请早处分。”

  于是,杨勇十子,命运已定。

  长宁王杨俨被鸩杀,而他的兄弟们则被发配到遥远的岭表,但他们永远也到不了岭表。

  他们在中途被使者追上,被斩尽杀绝。

  杨勇直系,全部被诛灭。

  帝王之家,权力之争,从头至尾,都流淌着鲜红的血液,哪里有半丝父子兄弟亲情可言。

  杨广没有停下他清理的步伐。

  他还剩下二个亲兄弟,那也是有可能威胁自己皇位的存在。

  现在该轮到他的四弟蜀王杨秀了,他久镇于蜀,到杨勇被废,杨广继立,心中愤愤不已,认为杨广得位不正,而自己文武全才,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

  杨秀自认有这个资本。

  他胆气魄力俱佳,容貌瑰伟,并且武艺高强。

  纯以武功论,杨秀肯定在杨坚五子之中,排名第一,杨秀和他的名字一样,早就木秀于林,名重朝廷。

  杨坚却并不看好他。

  他很早就对独孤皇后下了断言:“(杨)秀必以恶终,我在当无虑,至兄弟必反。”

  杨坚精于政治,颇有识人之明,知道问题所在,却无解决之道。

  杨秀一步步地迈向杨坚对他的设定之路。

  他先是想壮大自己的势力。

  第一步就是想加强自己的私人力量,但被杨坚毫不留情地驳回。

  蜀土富饶,杨秀久镇蜀中,如果徐图发展,未必就没有机会。

  但杨秀并无大才,他在刘哙征讨西爨的战役中,重用嬖人,让杨坚对他失去了最后的耐心。

  杨坚对大臣说:“坏我法者,必在子孙乎?譬如猛兽,物不能害,反为毛间虫所损食耳。”

  杨坚彻底对杨秀失去了信心,作为优秀而卓越的政治家,杨坚很早就开始布局,以防备杨秀的造反。

  他开始主动而有意识地,削弱杨秀所统领的兵力和地盘,这是最后的警告。

  但杨秀并未深刻领会到杨坚的真实用意,他依然我行我素,终于做出大逆不道之事。

  蜀土安乐,杨秀久居高位,也逐渐有享乐之欲,他的车马被服,比拟于大兴城的天子杨坚,可谓是十足的土皇帝。

  但土皇帝并不满足,他的最终目的,是做真正的皇帝。

  杨广以阴谋夺得太子之位,他内心之中,一样觉得他的兄弟们,并不会服所,更不会臣服自己。

  为了不留后患,杨广对杨秀,采取了直接毁灭他政治前途的方法。

  这是兄弟之间,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当然不可能派兵直接去讨伐,只能暗中采取手段去对付杨秀。

  这个重任,又落到了杨素的肩头。

  杨素从来没有让杨广失望过,这次也不会。

  他暗中收罗了杨秀无数的僭越罪证,全部上呈给杨坚。

  事情的结局一如杨广所需所料。

  蜀王杨秀被杨坚征召回京师,但这件事情却一波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