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监狱记 减少焦虑,从打击谣言做起
作者:落魄不落魄的小说      更新:2022-10-06

  如果你听说哪个同学家里很有钱,市中心一条街的店面都是他家里的。

  不要焦虑,因为根本没有那个同学。

  至少在我这个三线城市,市中心的楼盘都是地方国有企业的。

  至少在我这个三线城市,没有什么本土的大型当地产公司。

  当地的房地产归国有或者大城市的房产公司的分公司,或者直接由大公司投资。

  原有知名企业处于衰退期,高新技术产业依赖政府订单。

  也就是说,在三线城市根本无法诞生可以无视政府的企业。

  也不知道是变形记看多了还是什么。

  我们一般都认为那批先富起来的人,文化水平一的人不大重视教育。

  这,只能说他们中的部分人对自己子女比较客气。

  其实相当一部分企业家对子女的教育是不近人情的。(就是自己没有文化还经常撕名列前茅子女的作业。他们还特别喜欢向自己认识的人传授这种经验。还好这种行为主要是自己觉得的。学是学不会的)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开始认为工地上是有钱人。

  这其实会导致歧视的加剧,因为他们的实际情况不会被改变。

  也许他们的日薪相对于大学生的工资来说是很可观的。但但日薪不是年薪不是月薪。他们承受着着较为恶劣的气候与较高的风险,被认为有钱是不会开心的。

  最扯淡的是他们中有人自己开厂。

  也许工厂的老板确实参与自己工厂的建造工程,但他们绝对不会在自己还有劳动力的时候给别人打工。他们只给自己打工。他们可能比工人还要辛苦。

  (我说的是文化水平不高的老板)

  所以遍地都是有钱人的幻觉只会徒增焦虑。

  也许高文化水平的老板那一层次是有圈子,但其它人其实并没有那种以金钱决定的圈子。他们认识的人只是自己在工作中经常遇见的人,小时候认识的人还有亲戚。

  至于中学里的那种家长代表,所谓的圈子。那都是零时组建的,专门影响其他同学。

  就像我高中,他们天天说*中(当地最好)家长是有圈子的。其实就是掩饰他们的奇特行为。初中同班同学的家长在高中一定会相互认识,但那绝对不是圈子。

  如果真那么说的话,我不是高高在上了吗?

  我初中就招那几个人,基本都是有钱人。家长的成分以老板,医生,官员为常数。

  导致了我的天性遭到了长期的压抑。

  不管是原来认识的,还是上学认识的,基本都比我有钱。感觉和我差不多还都是住校生。(我家就在边上,我为什么要住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