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诡闻实录 第一千零八十八章:苍穹石盖
作者:漆奥峤的小说      更新:2024-01-31

  这个结果,他们谁都没有想到,岳观潮有些疑惑,继续问道:

  岳观潮的解释是完全合理的,宋思媛朝他点点头:

  话是这样说,关于这一点,岳观潮反倒好奇起来:

  这一点所有人都已经有这个意识,众人心头弥漫起阴霾,宋思媛似乎和他们的想法不一样,打了个响指反驳道:

  他们在宋思媛示意下,观察起如今的红白神山,再结合地宫壁画的照片,可以清晰看到红白神山东麓大片的尖峦山峰已经不再存在,就好像是从地理位置上被完全抹去。

  从支流河道再到山峰的距离来看,那段崩裂的山体,长度至少两三千米,同时,山体之上近乎于垂直的斜面坡度,似乎也证明了当初山体是直接裂开,就好像是被劈天斧子直接凿开,被切开的山体直接倾倒在沙海王城上,而非是碎裂成石块才滚落下来。」

  岳二炮挠挠头,完全摸不着头脑。

  宋思媛提示道:

  这说明沙海王城在坍塌之前,很可能在地洞的影响因素下发生了坍塌,承载王城的整块岩块都在地震中向下沉降,由此形成了个巨型天坑。

  而后,红白山山体直接从山边断裂,巨大的山体在重力拉扯下砸落西岸,完全将天坑给遮盖起来,就好像巨型盖子笼罩在沙海王城的天坑上空,这种情况也产生了一个独特且微妙的结构-石穹天坑!

  在这种结构之下,石穹相当于苍穹的盖子,给天坑罩上了断裂山体,就像一个保护壳,替沙海王城阻挡了山体崩裂的碎石,同时,天坑也将沙海王层承载其中,无论崩裂多少石头,都只能落在岩层盖子之上,没法伤害到岩层下的王城。

  经历千年时间,沙土完全覆盖了这些岩层,也就完全填平了天坑形成的凹陷,在某种程度上,也都算是恢复了地质灾害之前的地面状态,以这种情况来推测,这片沙地能与和田河拥有同样的地平线高度,也是完全可以解释的。

  宋思媛怕他们对这种抽象的概念无法消化,带着他们走进中心帐篷,来到那座沙盘前。

  随后,她拿出两块手掌大的石头,摆在沙海王城左右,再用一个硬纸板盖在沙海王城的模型上,然后在上面又摆上很多手指头大小的碎石头,开始往硬纸板的碎石上倾倒沙子。.

  随着沙子填满纸板之上的碎石缝隙,石头之上逐渐形成了沙层平地,完全将碎石掩埋起来,到了这一步,宋思媛随手把几个木雕小人放在沙土层之上。

  她示意众人看向沙海王城的现有结构,解释起她这样做的意义:「如果换成更通

  俗的话来解释,我们可以把沙海王城所在的天坑比作是一楼,那么,我们现在站立的位置,就可以粗略看作是天坑之上的二楼。」

  她眼前一亮,掷地有声说道:

  说到这里,她的意思已经很清楚:

  奎尼哪怕是沙漠牧民,深知沙漠的地形情况,也对这种结构不是很了解,大概是从来没见过这种过于巧合的地质构造,这种巧合,就好像是人为设计的一样,他看了宋思媛给出的地质模型后,就更觉得这种沙层之下还有天坑的结构,十分的巧妙奇怪。

  宋思媛的地质经验很是丰富,她已经意识到这种结构的精巧性,解释道:

  她顿了顿,语气神秘说道:

  红白山是因为塔里木盆地隆起分裂形成,这些山峰看起来并不高,但是在地质结构上来说,隆起的结构直接要将岩层分裂且朝上托举,很容易在地下形成某些空腔。

  沙海王城的位置,距离红白神山不过数百米,在以山为单位的长度中,这几百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相当于沙海王城就修在山下,很有可能在亿万年前地质构造形成时期,红白山的地下已经形成了某些空腔,那么,这也意味着沙海王城就建在地下空腔之上。

  岳观潮见宋思媛这样解释,心中也明白了怎么寻找王城:

  宋思媛点点头,确认道:

  他们都好奇起来,催促宋思媛解释其中的原因根据。

  宋思媛朝他们点点头:

  宋思媛说到这里,他们已经明白了该怎么做,众人出了帐篷,沿着河道开始检查其支流的轮廓,果真像她说的那样,满是水塘的西岸,旧河道的轮廓清晰显示。

  岳观潮说道:

  说做就做,岳观潮他们选中露营地百米外的地点,将河道上的厚重盐壳完全挖开,开始挖出干燥细沙,随后,将土制炸药塞入挖好的沟槽,拉起引线来到百米外的帐篷。

  随着众人全部退出爆炸范围内,岳观潮拿起火折子点燃引子,这些火炮引线一路窜起火星子,将火光带到百米外的沙窝中,只消轰隆巨响,百米外开始荡漾起黄沙尘埃,连带着沙中的石头都被崩裂许多,形成飞沙走石洒落数十米。

  等一切尘埃落定,他们走到沙坑之前,那厚达十几米的沙层,已经被火药给炸掉不少,底部的岩层已经暴露在外,显露人前。

  岳观潮他们下到岩层上,河道之下的岩层就好像是两座山挤压后产生的岩层边缘,能清晰看到岩层中有无数缝隙出现,呈流线型分布在河道的范围内,朝下倒入几桶水,能清晰看到水流被缝隙吸收,逐渐深入地下。

  宋思媛见此一幕,眼中露出振奋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