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可 六
作者:东野白水的小说      更新:2022-10-08

  “咚哒咚哒”,外面的脚步声越来越清脆,无疑是在一步一步地靠近着我们。同样是“吱”的一声,木门被打开了。

  “汪汪……汪汪!”是一只狗的叫声,感觉它离我很近。

  “黑眸,哪有人啊?”是一个沙哑的声音。

  外面有翻东西的噪声。

  “汪汪!”更近了。

  “喂喂,你该不会又出幻觉了吧?上一次找人的时候也就是找到了这个房间,结果连个人影都没有……唉,下周我得带你去看看兽医了。”那个沙哑的声音又出现了,但能听出在离我远去。

  “汪汪……汪!”

  “走吧走吧……这里没人。”

  接着门又“吱”的一声被关上了,我真的很想出去,因为刚刚为了保持安静而屏住了好久呼吸,再加上这里又闷又热的,不过表哥方才说了,未经他的指示,不可擅自行动。之所以这么听表哥的话,还是因为我觉得他在很多事情上都有先见之明,虽然他也不过是比我大了几个月的兄长,但我在办事的时候对他还是有挺大的依赖。说实话,表哥的知识面很广,单凭这一点,他就可以在行事上更胜一筹。

  “人走了,出来吧。”柜门被缓缓的拉开了,接着呈现在眼前的是表哥淡定从容的面孔。

  在几乎封闭柜箱里蜷缩已久的我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贪得无厌地吸收着新鲜的空气。

  “原来那只黑狗是看门人的。”

  “嗯,幸亏听你说要往高处藏,不然就被逮到了。”

  “也没什么,我不过是听辨出了狗的脚步声罢了,”表哥耸了耸肩,“对了,你有和那只狗接触过吗?”

  “啊?没呀,怎么了?”

  “那只狗分明就是闻着气味找到这里来的,而它刚才进来的时候只是靠近你藏身的那个柜子,对我这边则不闻不理,所以我怀疑在此之前,它有近距离闻过你身上的气味。”

  “不可能吧?我也是今天才见到那只狗的。”

  表哥似乎对我的回答不太满意,可是我说的都是实话……

  “那行吧,我们也是时候该走了,狗可能会独自回来,这里不宜久留。”他板着脸说。

  “先等等,那个是什么?”一个长方体状玻璃箱吸引住了我,里面是一面椭圆形的倒立成像的镜子,“一个凹面镜?这是什么武器?”

  “这个……这个说真的我没有见过。看看标签。”说完表哥弯下腰读着玻璃箱下的文字,“倒逆镜?我看不过是由简单成像原理设计的镜子罢了……”

  “倒逆……应该也是,不过‘逆’是——”

  “快走吧!都十二点多了,该回去吃饭了。”表哥没等我说完话就走到了门口,准备离开。我只好一步三回头地跟随他悄悄地溜出了博物馆,所幸途中没有遇到任何大人。

  所以我们就这样回到了各自的家中,而到现在,我也不知不觉地写了一篇五千多字的日记,但是我还是觉得非常遗憾,在这五千多字里,仅仅是记载了那座穷人博物馆的冰山一角,我还想去了解更多的关于那里的秘密,却在最后因为匆促离去而丧失了机会。所以我发誓,今后一定还要再找一个机会,再去那里巡游一趟。

  7月19日星期二月季花雨

  昨天的经历让我今天没有心思学习。

  为什么政府会特意为穷人建造一座博物馆?为什么那座博物馆会给人一种灵异的感觉?还有那所谓的穷富战争,具体因什么而战?谁才是最后的获胜者?……这些问题表哥都没有给我回答,昨天他在回来的路上沉默不语,我根本撬不开他发音的喉部。

  所以今天我特地跑了一趟书店,买到了一本名为《人类史》的历史书,觉得里面应该会有我想要的答案。

  当我急切地撕掉包装封面的塑料纸后,便迅速地翻开了那本书的第一页,印着的是一个用毛笔写下的“人”字,这个“人”字很大,几乎快要填满了整一个页面。然而让我更为惊讶的是,接下来的每一页都是大小一样、同样字体的“人”字,除了越往后墨越淡之外,就没有其他的差别。

  这是在耍我吧!?盗版书还是怎样?就一个“人”字写了几百页,然后还能出书,还以高价出售,这真的是太可笑了。我即刻联系了书商,这明摆着就是损害消费者的知情权。

  “您好,先生,请问有什么需要为您服务?”对方正是向我推荐那本书的销售员。

  “额你好,我今天在你们的书店买了一本名字叫《人类史》的书,本来是想学学历史,结果一看竟然全是毛笔书法,你们这是挂羊头卖狗肉啊?”我的口气不小,毕竟对方可能是个诈骗犯。

  “对不起,先生,请您再说一遍书名。”

  “《人类史》!”

  “哦,好的稍等,……这本书讲述的是——”

  “喂!我需要你给我换一本正版书,而不是向我透露里面的内容。”我努力地装作很镇定的样子,但怎么也压不住肚子里的火气。

  “先生,您不需要换书,因为你手头上的那本就是正版的。”

  “你……你瞎说!别想骗了钱就跑。”

  “没有没有,先生,我看你是不是对这本书有什么误解?那个‘人’字就是作者想表达的意思。”

  “啊?什么意思?”我还是不相信。

  “这本书讲述的是人类从有到无,由实到虚,由黑到白,由急功近利到淡泊所有的过程。”

  “这……这这怎么说?”

  “一个‘人’字的书写,耗尽了一支毛笔一次性蘸吸的墨水——这是指墨水的从有到无;而整一个‘人’字,在一张张白纸上,从实际的存在到渐渐地虚无——这便是所谓的由实到虚、由黑到白;最后就整本书而言,作者的‘人’字看起来就像是从浓墨重彩到轻描淡写的过程。而人类的社会不也是这样吗?万物总会有消亡的时候,人类也不会例外,这终将是一段从有到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人类的心灵若受到净化,会由黑变白,由实际的肉体到最后抽象的精神道理,淡泊一切,回归最本真的自己。”

  “哇——塞……你看过?解读得那么精细。”这位卖书人的文化水平可不一般。

  “额……没有啦,先生,我刚刚读了一遍这本书的名家评价,就在它的最后一面。”

  “啊这……”我把手上的书翻了过来,还真是那样。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我在这个世界第二次听到这里的人类对生和死的看法,上一次还是在与教练的谈话的时候。虽然这两种生死观大同小异,但我觉得前者会是后者的补充和升华。

  尽管买回来的这本书不尽人意,也没有解答我开篇的疑惑,但它再一次冲击了我这个来自现实的心灵,我想知道,为什么这个世界人所追求的,是这样崇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