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我穿越成了老甘龙 第四十九章 吸纳三晋百姓
作者:六十五点的小说      更新:2023-02-22

  “秦国以变法崛起,傲立于列国。短短几年,战力更是惊人。”

  如今墨子显然已经完全认同了秦国。

  甘龙则是有些好奇道。

  “难道先生对秦国一统天下,十分有信心?”

  “没错,不过不是有信心,而是秦国一定能够一统天下。”

  甘龙此刻倒是来了好奇心。

  “愿听先生详解。”

  墨子缓缓开口道。

  “入秦以来,刷新了许多我的认识。秦国能胜六国最核心的一点,便是战力在民。此刻我倒是有些认同儒家的想法,民贵君轻了。”

  百姓,是国家的组成,更是国家的基石。

  墨子在秦国游离以来,发现秦国与其他诸侯国不同的一点是。

  百姓心中先有国,其次才有家。而山东诸国,大都只是顾私利。

  这种私利,不止体现在人身上,更体现在国身上。

  无论是三晋攻秦,乃是三晋联齐攻秦,都将不可能成功。

  原因便是各国只顾私利,从不长远考虑。他们也不是不明白,灭了秦国,就是没了灭国的隐患。

  可是当城池,金银财宝摆在面前时,诸国都选择了眼前的利益。

  “说实话,我有些惭愧。入秦以前,我对秦国也有偏见。本以为秦国世居西隅,民治不开,国不清法不明。可是如今,却是让我大为改观。”

  听到墨子的话,甘龙在心中表示赞同。

  秦国也许真的就赢在,百姓思想单一,重视国家利益。因为愚笨,劲才能凝成一团。

  而山东诸国,输就输在太聪明了。

  聪明到每一战,都要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如何自己吃饱。

  国有私利,人更有私利。参军只为军饷,战场之上贪生怕死的人更不在少数。

  ...

  秦国竟然真的攻三晋了!

  这消息一出,三晋集体懵逼。

  五十万大军兵分三路,此刻三晋之间,谁也无法驰援谁。

  魏国。

  如今魏国丢了都城,只能在小城的官府中朝会。

  大臣们挤成一团。

  “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挨打的总是魏国!”

  魏国一直是秦国的主要进攻目标,此前河西之战,河东之战,安邑之战以及后面的多场战斗。被秦军斩首的魏卒数量,已经不低于十五万。

  魏武卒的精锐,更是全部丧于秦军之手。

  可是如今,秦国的主攻目标,竟然还是魏国!

  魏惠王此刻又憋屈又委屈。

  可目下,他又无法去质问秦国。

  秦国想打哪个,主攻哪个,都是人家的自由。

  “庞涓,晋鄙,你们皆是我魏军栋梁之才。说一说,如今我魏国应该如何应对?”

  庞涓因为此前魏惠王主动献出大梁一事,还在对魏王有些许怨气。

  “大梁已失,魏国目下境内已经无大城能够抵御秦军。我魏卒实力,也远不如秦军。若是齐国不伸援手,魏国怕是要亡了!”

  这句话,戳中了魏惠王的痛点。

  魏惠王愤怒的开口道。

  “庞涓,我是在问你应对秦军的方法,而不是挖苦本王!”

  “我说的是实话。”

  庞涓不再开口。

  “晋鄙,你说呢?”

  晋鄙有些为难。

  “目下我国与秦国之间的实力,相差过于悬殊。如若没有援助,魏国恐怕真危险了。”

  晋鄙委婉的开口道。

  “公子卬,你去,你去齐国。无论如何,也要要来援军!”

  魏惠王当即指派公子卬。

  公子卬因为楚国一事,在魏国地位已经一落千丈。

  朝堂之上,他也只是藏在人群里面不敢说话。

  当他听到魏惠王的话之后,一脸不解。

  “怎么又是我?”

  “就是你,赶紧去。限期七天,若是不能找来援军,你就抹了自己的脖子!”

  魏惠王根本不给公子卬拒绝的机会。

  旋即望向庞涓和晋鄙。

  “你们二人,率领国境内所有魏军,抵御秦军七日。等到齐军赶来之后,再反击秦军!同时发动魏人参军,秦国可以,我魏国如何不行。要知道,我魏国人口可是要比秦国多!”

  魏惠王就差吹胡子瞪眼了。

  按照甘龙的计划,要在半月之内扫平魏国。而后挥师向北,与卫鞅一路夹击韩国。灭了韩国之后,秦国和燕国合兵再灭赵国。

  仅一日下来,魏国便有十二座城池陷落。此前收复的城池,再度落入秦军之手。

  嬴驷探查回来,脸上带着笑意。

  “有什么事情,让你如此高兴?”

  甘龙拦住嬴驷。

  嬴驷则是连忙开口道。

  “见过老太师,老太师不知,魏国真是笑死个人。我秦国此前颁发征兵令,魏国前日也发了一个。”

  甘龙闻言,则是问道。

  “效果如何?”

  嬴驷则是嗤笑一声。

  “效果?估计魏王此刻气的脸黑就是效果了。那些魏人听说了之后,连夜离开了魏国。魏国重视商贾,国内不少人经商,在各国都有居所。一夜之间,魏国怕是有十几万人连夜逃走。”

  “不是还有没走的么?”

  “没走的?也大都不入魏军。有些人为了不去参军,宁可砸断自己的胳膊。”

  嬴驷想了想,继续道。

  “对了,我来的路上遇到一个想要藏入深山的魏人。我问他为何不参军,他说这一次上阵,基本就是有去无回。死了之后,一家老小谁来养活。给的那点抚恤,一家人都要饿死了。”

  “他还谈起了秦国,说秦法好。杀敌一人,就赏赐三亩田。杀敌三人,还给耕牛。若是在秦国,他一定去参军。”

  说完之后,甘龙陷入了深思。

  嬴驷所说之事,不可能是个例。三晋之中,必定常有。

  于是甘龙连夜给嬴渠梁去了书信。

  希望嬴渠梁能够打开边界,接收三晋百姓入秦。并颁发法令,凡三晋入秦之百姓,皆赏赐每人三亩田地,每户一头耕牛。若是参军,更是直接赏赐十亩良田。

  嬴驷得知之后,有些不解。

  “秦国有那么多土地么?”

  “秦国没有,但是三晋有。每打下三晋的土地,就将这些地盘的土地分给三晋入秦之人。三晋的土地,大多只于贵族阶级。如果秦国败了,他们不但刚到手的土地没了,还会面临叛国罪,被三晋贬为奴隶。”

  如此一来,他们就会拼命,保护自己的土地。

  其实这没什么不好的,这是双赢的局面。秦国赢得了天下,百姓赢得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