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我穿越成了老甘龙 第六十二章 萌生退意
作者:六十五点的小说      更新:2023-02-22

  赵相先是愤怒,而后转为无力。

  他知道,今日邯郸百姓,怕是不会帮助赵军了。

  “罢了,将他们放了吧!”

  “丞相,不用对待这些刁民客气。刀架在他们脖子上,看他们带不带路!”

  边军副将一脸杀气。

  对于他来说,解决事情的最好方法,就是用武力。

  “我说放了!”

  “是!”

  邯郸之内,也正式开始了巷战。

  赵军对于邯郸比只拥有地图的秦军熟悉,秦军则占据了准备充分的条件。

  相比于单兵素质,秦军还是要稍高于赵军的。

  半日下来,整个邯郸城的惨叫和撕杀声音,从未停止。

  一直到深夜,双方才默契的停了下来。

  如今邯郸城中,秦军和赵军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秦军占据一条街道,而赵军则占据了两侧街道,而后秦军亦然。

  双方都不敢明火做饭,都是吃着随身携带的干粮。

  “战果如何?”

  甘龙当即开口问道。

  “回老太师,一日交战,我军死者八千,伤者无算。赵军死者万五千,伤者倍之。”

  总体来说,秦军和赵军的战损比,大概在一比二。

  甘龙闻言,颇有些感慨。

  “不愧是常年驻扎在边疆的边军,实力强劲,比那些私军强多了!”

  另一边,赵军指挥大帐。

  赵相听着副将的汇报,眼中闪过一丝担忧。

  才一日下来,赵军就至少没了三万人,其中阵亡万余,其余皆因伤残无法再次参加战斗。

  要知道,这可是才一天。

  再过几日,结果又会是如何?

  “前线传来消息,秦军粮草依旧充足,不像是缺少粮食的样子。齐军的消息,会不会有误。”

  这个消息,更如同雪上加霜。

  不管赵相如何否则,都不得不承认,秦军的强悍。赵国之所以还在和秦国抗衡,很大原因在于他们得知,秦军只有一个月的粮草。

  可是如今一个月过去了,粮草依旧不见短缺。

  这不禁让赵相怀疑起齐国的消息。

  “按照道理来说,秦军规模如此庞大,上一季的粮食收成,应该早已经消耗一空。可是如今,秦军哪里来的粮草?”

  这个问题,深深的困扰了赵相。

  “莫非是楚国支援的?”

  赵相此刻认为,也就只有这个理由最合适了。

  另一边,齐楚边境。

  双方交战近一月,阵地相互反复易手。但最终,还是将战线稳定在了边境线上。

  齐国楚国双方皆是举全国兵员而战。

  当他们得知,秦军不但没有缺粮,反而还愈战愈勇的情况下,表现各异。

  齐国。

  齐威王和孙膑此刻都陷入了不解之中。

  那就是秦国的粮草从何而来?

  “莫非是楚国支援?可是供应五十万大军的粮草,楚国又能援助多少?”

  “应该不是楚国,目下楚国三十余万大军,所需的粮草已经是天文数字。楚国绝对不可能有余力,供应秦国。”

  孙膑摇了摇头。

  可是除此之外,他们也想不出别的理由。

  “难道这是楚国的底牌?”

  另一边,楚国。

  楚威王和熊槐坐在一起,别人不清楚,他们再清楚不过了。

  秦军的粮草,不是楚国供应的。

  “真是奇怪,我还原本担心,秦军会因为粮草不支,被迫回国。可是如今来看,秦军根本不像是粮草短缺的样子。”

  一时之间,他们已经有些捉摸不透这个秦国。

  “看来秦国发动大战以前,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就不知道粮食,是从何而来。”

  楚威王此刻想到,此前秦魏大战。

  秦穆公为大军征收粮草,却只征得了五个字。

  民无粮可征。

  如今秦国刚安稳了几年,莫非是从百姓手中征收的?

  不对,不对。

  楚威王很快推翻了这个想法。

  目下看来,只有眼见为实。

  “派间者入秦国,务必打探清楚秦国粮草,到底是从何而来?”

  不只是楚国,齐国同样也动了起来。

  很快,他们就探查清楚了。

  秦军的粮食,已经变成一种叫做玉米的东西。这种东西的产量,要比稻谷更高。

  而秦国早在三月之前,就已经将这种玉米种植推广开来。

  “那秦军的粮草,能支撑多长时间。”

  “恐怕足够支撑半年。”

  半年?

  这个消息,可谓是雷霆一击。

  韩国和赵国,能否撑过一个月都是问题。韩国和赵国覆灭之后,那齐国也就危险了。

  “看来,必须让匈奴提前插手了。让他们迅速拿下燕国,然后攻向秦国。”

  听到这里,齐威王有些犹豫。

  “匈奴的话,真的可信么?”

  “将肉塞进匈奴嘴里,他不可能不吃。只要吃了,他还会想吃。”

  人的贪婪是无限的,国更是如此。

  对于玉米的问题,甘龙从一开始就没想隐瞒,也无法隐瞒,足够五十万大军食用的玉米,每天辎重队运送的玉米,那都是天文数字。

  行走在官道之上,自然躲不开各国间者的目光。

  等他们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

  又是两日而过,邯郸城内的激战,已经进入了高潮。

  赵军死者三万余,伤者两万余,只剩下四万可战之兵。秦军稍好,死者万余,伤者万余,尚有近七万可战之兵。

  赵相此时已经萌生了退意。

  目下继续下去的最好的结果,就是赵军覆灭,秦军重创。

  可是又有何用?

  没了这十万赵军,单单凭借前线的那些民夫士卒,根本挡不住秦军的虎狼之师。

  到时候,赵国灭亡将成定局。

  他必须要为赵国保存一支有生力量。

  “如果现在撤军,可否?”

  一旁的副将闻言,思忖片刻,而后摇了摇头。

  “如今赵秦短兵相接,混战撕杀。若是向后撤退,秦军必定紧跟而上。届时,赵军反而会陷入被动之地。”

  这时,赵相仿佛明白了什么。

  秦军不守邯郸,不是守不住邯郸,而是他们的目的一开始,就不是守住邯郸。

  而是要以邯郸为鱼饵,引诱赵军上当。

  为了不让赵军轻易撤离,秦军便将战场摆入邯郸城内,让赵军无法脱身。

  “真是后悔,我竟然没有看穿秦军的阴谋!”

  赵相此刻再后悔,也已经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