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我穿越成了老甘龙 第八十四章 转战楚国
作者:六十五点的小说      更新:2023-02-22

  若是秦国的首要目标,只是要压制齐国,现在已经是达到战略目的了。

  齐国如今被压缩在东面,不敢动弹。

  可秦国的目标,是灭齐。

  “有一句话说得好,人挪死,树挪活。既然齐国选择自封,那我们也没必要和齐国耗到底。”

  “老太师的想法是?”

  嬴驷似乎猜到了。

  “没错,既然齐国选择如此防守,那我军只需要用少量的兵力,便可以困住齐国。然后集合优势兵力,先灭楚国。待楚国一灭,齐国便要被三面夹击,自然不可能守得住。”

  甘龙的想法,可谓是十分大胆。

  大军行进,从东境奔袭到南境,何止千里。

  但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个绝佳的办法。

  “不如就听老太师所言。”

  “在离开之前,我们也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万一齐军反攻,大军必然是无法迅速回援。”

  说着,甘龙在地图上标注起来。

  “齐军这几处要塞,要么设置在狭长的山间,要么设置在长廊谷地中。同时在山地之上,设置壁垒防线。如此,我军进攻不但无法用出优势兵力,一旦靠近要塞,还会被三面夹击。”

  “所以我的想法是,在山间和谷地外,再建一道要塞。如此,齐军若是反攻,同样也用不出优势兵力。而要塞内的我军,只需要撑上半月,我大军便能回援。”

  听到这里,在场的所有人无不拍手称赞。

  经过匈奴之战的消耗,以及此前与齐军的消耗,目下秦军可战之兵还是二十八万人。其中包括步卒十万,骑兵十八万人。步卒中,又有六万为弓弩手。

  “说到底,还是要感谢齐国。那五万匹战马,为我秦军新增了五万铁骑。”

  嬴驷开口道。

  这几次大战,秦军的减员情况还是不容乐观。

  但实际上,这二十八万的秦军,都是从血与火之中拼杀出来的。

  比当初的民夫大军,可是强上数倍。

  “老太师,我记得你还有一支秘密队伍吧。叫什么来着,火器营。一直驻扎在安邑中,好像还不曾动用。”

  嬴驷突然开口道。

  甘龙闻言,点了点头。

  “火器营人数太少,这种大规模的战斗,不适合他们参战。而且火器营需要大量的弹药和火药,目下我们还无法自给自足。只有到了最危难的时候,火器营才能显现出威力。”

  “原来是这样。”

  其实还有一句话,甘龙没有说。

  火器营乃是秦国最后的底牌。

  若是秦国战败,哪怕秦军丧失全部精锐。有火器营在,谁也别想踏过函谷关。

  目下还不是稳赢的局面,齐国和楚国,依旧还有翻盘的机会。

  甘龙必须要更加谨慎。

  ...

  又是半月而过,齐军又再次加固了两道壁垒,设置了数个要塞。

  而秦军则是在齐军第一道壁垒的对面,同样也修建了要塞和壁垒,且没有丝毫想要进攻的想法。

  如此行径,反而让齐国有些坐立不安。

  这秦国到底在搞什么?

  齐威王也不止一次派出斥候,可全都是无功而返。

  而秦军大营中,大军已经准备开拔。

  既定计划中的要塞和壁垒,已经完成。

  “车英,寡人给你留下五万步卒,驻守要塞壁垒。没有其他的要求,只要挡住齐军,不让其进入秦境即可。”

  这个任务,不可谓是不重。

  齐军可战之兵,还有二十余万。五万人能否挡住,是个未知数。

  车英却没有丝毫犹豫。

  “王上放心,齐军想要过去,只有从我们身上踏过去。”

  甘龙则是开口道。

  “车英,也不用过于悲观。两个月,只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我军主力便能吃掉楚国,届时大军合军,便可同乏齐国。”

  “是!”

  ...

  另一边,楚威王得知秦国主力调转,奔楚国而来的时候。

  吓得整个人都有些魂不守舍。

  楚国主力二十万人,都无法突破卫鞅的十万秦军,只能呈现僵持态势。

  如今又有二十万秦军从北而来,楚国危难!

  “我要知道,齐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何秦军撤回,来打楚国了。

  “父亲,难道是齐国与秦国议和了?”

  太子熊槐猜测道。

  楚威王闻言,则是摇了摇头。

  “不会。”

  “秦国如今的目的,乃是统一天下。齐王不是傻子,现在和秦国议和,那就相当于投降。无论如何,也会和秦国战斗到底。”

  半日之后,楚威王得到回信。

  当他看完之后,当即雷霆大怒。

  “这齐国,真是蠢货。如此是能防守,可也将自己锁死,别想西出了!”

  楚威王怒不可遏道。

  “这会不会是那齐王故意的?”

  熊槐开口道。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这段时间,一直是齐军在抗衡秦军主力。

  而十万齐军骑兵被灭之后,齐国元气大伤。想要通过这种方法,让秦军改变主攻目标,也是有可能的。

  “这一招是真的阴毒!”

  楚威王此刻就算再愤怒,也必须要想出应对之法。

  讨伐楚国的秦军主力大军已经在路上,最多半月即可与卫鞅合兵。届时楚国和秦国僵持的局面,必然会被打破。

  “征调全国兵力,去往北境。齐国不是修要塞修壁垒么,我们也修!”

  楚威王当即开口道。

  ...

  半月之后,嬴驷和甘龙率领秦军主力,按时与卫鞅合兵。

  卫鞅虽然和楚国僵持日久,但损失并不大。月余连战,只损耗了万余人马。

  这次合军,秦军兵力再次来到了三十万。

  “那楚王小儿,竟然也效仿齐国,修起要塞来了。”

  卫鞅指着远处开口道。

  “此前齐国要塞建成,乃是因为我军主力在围剿匈奴。且楚国和齐国地况不同,想要如同齐国一般修成且挡住我军,不切实际。”

  甘龙当即下令,大军进攻。

  不给楚国喘息的时间。

  楚威王号称不可攻破的防线,仅一日便被齐军突破。

  数十里的防线燃烧成了一道火墙。

  “若是楚军将所有兵力,都压在一道防线之上,也许真的能挡住。可是他们将兵力分散在三道防线上,兵力不集中,焉能不败。”

  楚威王总是想着留后路,仓促时间建出三道防线,却个个都不坚固。

  第一道防线只支撑了一天,那二三道防线又能支撑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