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流量系统 第一百二十三章 风投,公司新估值
作者:无法理解生活的小说      更新:2024-04-11

  “我刚刚听你电话说,吴舟成大老板了,什么意思是?”赵丹这会儿已经是被李行完全吵醒了。对枕边人,这种事儿没必要说的。李行就把自己这会儿知道的信息,大概的说了下。说完之后,赵丹完全愣住了。“他不是才毕业,生意这么就做这么大了。“赵丹忍不住问道,毕竟大家都才毕业,为什么你就成为了大老板,而我还在想着以后干啥,人生没有方向。“我也想知道。“虽然是朋友,也为吴舟的成功而高兴,但确实,还是忍不住有些许羡慕。自从吴舟身份被挖出来之后,后面就没那么安生了。一些比较自觉的同学,或熟人,会在私下聊聊,但并不会主动联系。最多就是想着,以后逢年过节时,是不是也要主动发一些问候,平日里慢慢接触着。毕竟这时候,吴舟大老板的身份才一曝光,就马上上杆子联系,算什么事儿啊。当然,有些脸皮比较厚的,在确定吴舟是大老板身份之后,直接联系。“吴舟,我家里有些事儿,急需要用钱,能借我一百万嘛?”“可以,晚点我让我们公司法务和你联系,确定借款协议,利息.”“还要利息啊。伱这么有钱,借我点怎么了”“你脸皮这么厚,可以随便打嘛?”这些平日里完全不联系,突然上来就是借钱的,大概率都是平日里真正的熟人都不愿意借钱了。吴舟也是直接回怼,怼完之后,还拉黑。学校那边的邀请,吴舟不好拒绝,毕竟承情了,旷课那么多,学校都给发毕业证学位证呢。虽然这些东西对吴舟其实意义不大,不过确是是人情。所以后面还得抽空搞个演讲稿啥的?到时候不出意外,还会有些媒体。光是想这些,吴舟都有些头疼。“吴总,最近有不少风投联系我们,想和你聊聊,有兴趣嘛?”华实那边此时联系上吴舟,语气非常之友好。去年对赌协议,保底是要做到行业前三,然后明星单品要做到市场份额前二。这些但是约定的是特指线上,不包含线下。如果没达成的话,吴舟将会被扫地出局,公司成为他人嫁衣。当然,前提是这段时间一定全力配合吴舟公司。另外就是升级的奖励协议。吴舟的公司成为零食类第一名,他们需要出让5%的股份给吴舟,又或者给吴舟10亿。这个二选一的选择权在吴舟手上。所以现在的结果就是。吴舟这边全都已经超额完成了,截止目前是十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吴舟公司总计营收已达70亿+,纯线上金额来算,超过其他任何对手。而公司销售利润高达43亿,然后吴舟这边花费了大概13亿人民币,用于公司产业链的横向扩张,纵向深度并购等经营活动。公司资产比去年多了13个多亿。公司工资社保等总支出只有1.12亿。然后就是税务方面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还有各种附加税等等,本来应该要缴纳税款应该是10亿往上。不过因为吴舟这边一次性捐了陆陆续续捐了小七个亿,这些都是能抵税的。再加上云城这边税务部门对桥霏家的一些优待扶持政策,税务优惠点什么的。最后缴纳的税款实际只有5亿多点。所以,最后净利润,大概是20多亿。按照现在食品行业里的那些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估算20-30倍左右。那吴舟公司的估值就得是400-600亿之间。现在号称休闲零食第一股的小老鼠,当下市值也才刚过百亿。也就是说,吴舟的公司相当于5个小老鼠。而且重要的是。现在距离年度结束,还剩下一个半月左右。双十一吴舟这边创造了奇迹一般的销售数值,年底呢,又是食品的销售旺季,桥霏家又能卖多少。那5%的股份,市值至少相当于大概20-30亿左右。华实那边还算希望吴舟这边拿钱的。甚至还有联系人和吴舟聊,大意无外呼是,行业的高估值得等到上市之后。而吴舟这边公司还没有上市,所以估值最多也就对折左右,也就是15倍,所以实际也就是在300亿多些,也就是那15%的股份,市值在15亿多,不到20亿。而他们呢,也不占吴舟的便宜,就按照市面上30倍的估值去算,他们出资30亿买下那5%股份。变相等于,华实他们手头上那10%的股份,市值变为了60亿左右。一年时间,投资10亿变成了60亿。可谓是血赚啊,只恨当时股份要得少。要是要个40%左右,那不得当然,这也就想想。而最牛的,当属吴舟了。按照这个估值逻辑去算,吴舟是85%股份+5%的股权激励,总计90%的股份,约值540亿人民币,约等于80多亿美金。成为全球最年轻的百亿美金富豪,估摸着也快了。桥霏家截止目前,就只和华实签订了风投,但不是说,只有华实,外面还有很多。当时只是因为吴舟看中了华实在国内食品产业链上的丰富资源。这一年多的时间,这些资源,也加速了桥霏家的成长,合作还算是很愉快,节省了吴舟很多时间,他们呢,也赢得了足够的利,可谓是彼此双赢。实际上这么好的投资标的,他们希望投资更多一些。傻子都看得出来,桥霏家的增长还没有结束。实际的利润比之财报中显示的利润更夸张。不过吴舟不乐意再融资,他们也没招。这次双十一之后,桥霏家爱成为十亿俱乐部里的唯一零食品牌之后。吸引了众多国际资本大鳄。这些人也在积极的联系吴舟,不过吴舟一直在冷处理。他们想投资吴舟,那必须得提前交个计划书给他。对公司未来的发展经营有什么帮助。吴舟又不缺钱,引进风投的目的,不是为了融资,而是为了资源整合,加速企业成长。本来这个事儿好好的,稳步推进,吴舟这边的一个个的见,一个个地聊。突然又来这么一场舆论风波,身份曝光。吴舟只能暂时调整一下生活状态,之前对接的资本继续对接,但之后的,等等再说了。然后这些资本对接人就急了,他们呢,联系上了华实。华实正好想多投一点,得到更多股票。这次领投,当然乐意,双方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