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大宋的科学家 第三十六章,施虐与肆虐
作者:金小奇的小说      更新:2022-10-30

  “好了,你们快走吧,一会儿他们就来了。”老头抬头催促着杨大郎赶紧走。

  杨大郎放下一张炊饼给了老头。老头没有拒绝,他已经有快一个月没有吃到真正的食物了。杨大郎右手抱着村民给的温暖和保护了儿子的布袋,左手牵着穿着老头给的满身窟窿的肥大麻衣的小女孩,一步三回头的向黑夜深处走去。

  老头没有理会远去的三人,而是小心翼翼的端着炊饼慢慢品尝着。远处不停回头的杨大郎和小女孩想永远把那老翁开心而又满足的样子记在心里。

  “老头,那个新来的呢?”魔鬼带着三人把老头围了起来。

  老头在他们来之前快速把炊饼吞咽了下去,面对四人的包围不慌不忙的说道:“走了,不知道去哪了。”

  “你刚刚在忙着吞咽什么东西?是不是他给你吃的了,让你保密。”一人边说边一脚踹向老头,老头只是闷哼一声倒地什么也没说。

  魔鬼看这老头死硬的样子也问不出什么来,所以吩咐其他三人向四周快速扫一圈。

  老头看着他们要向四周去寻找,想着杨大郎牵着一个弱不禁风的小姑娘肯定走不远,于是大喊大叫道:“我知道,我知道他们去哪了。他去那,他去那,他去那了。”老头四处乱指着。

  四人一看这老头是在故意戏弄他们,又是一顿毒打。打完马上就要起身继续找,老头爬起身用尽全身力气扑向一人大声喊道:“孩子!快跑!他们来追你了!快跑!”

  四人意识到老头扑去的方向应该就是杨大郎逃跑的方向,于是一脚揣向老头的脑袋就追了上去。

  老头趴在泥泞的土地上,望着满月的夜空嘿嘿笑着呢喃道:“老伴儿呀,我吃饱了,我可以去找你了。嘿嘿嘿。我吃饱了。嘿嘿。”

  远处的杨大郎听见了老头最后的喊声,就算他这个榆木脑袋也知道老头这是凶多吉少了。

  “是翁嗡”小女孩扯了扯杨大郎的衣服说道。

  杨大郎蹲下身抱起小女孩,笑着说道:“嗯,翁翁在我们走之前问叔叔能不能跑的过月亮,刚刚就是在让我们快跑呢。来,闭上眼睛堵住耳朵,我们快跑好不好?”一大两小就这么在月色的照耀下狂奔着。

  那四人终究还是在老头的误导下跑错了方向。可以说,老头用生命换来了三人活下去的希望。

  杨大郎带着两个小孩儿向着扬州大概的方向融入又脱离着一波又一波人群。他不敢深入每一波人群,他只能在人群的边缘不断的徘徊,一点点的跟在后面前进。他不知道什么叫人性,但经过这几天一个又一波人群的接触,他知道有的时候人比猛兽更凶残和冷血。他是个猎人,他能感受到那种兽性的气息。

  这里边饥饿的人们根本吃不到正常的食物,只能挖草剥树皮,吃完了野草吃树皮,树皮也吃完了怎么办呢?将石头磨成粉掺在树皮中食用,石粉吃了必死无疑,但是为了减轻哪怕一丝丝饥饿感还是有无数人这么做了。后来杨大郎发现人群中一些老弱病残,妇女幼童越来越少了。他还发现有人用人骨做燃料在煮人肉吃,才知道那些失踪的人是被杀害然后吃掉。据说吃人肉的人也没啥好结果,几天后就眼睛和脸面部红肿,然后内火攻心而亡。他还听旁人津津乐道的说,杀人而食,先啖其血,次食肠肚肺,次食脑,次食其肉手足。与猪蹄甲、牛脚件同用,更舂其骨为炒豆,靡其骨为粉面。每每听到这些,他都以最快速度带着俩小孩逃走。

  在快到扬州的时候,他所在的人群中已经没剩下几个老幼了。可算就在这个人群里,他可以毫不客气讲,他杨大郎可以把他们全干趴下。但是他也不敢太张扬,因为他知道这里很多人已经发展到亲人去世之后连哭都不敢哭,因为哭声会引来饿红眼的饥民抢食尸体。在逃亡过程中,全凭一口活命的信念维持。这些饥民一旦倒地便被恶犬抢食,即便你仍还有一丝气息。

  可扬州城也并不是什么人间乐土,整个道路沿途塞满了从四面八方来乞讨的游民。每个人都面如菜色气若游丝,走着走着便有人不断倒下。人们痛苦地哭号之声充斥着耳间,不忍听闻。许多壮年的饥民竟然会因为排队领赈济粮的动作而累死,足以见得他们已经油尽灯枯,全凭一口活命的信念维持。

  更可怕的是,洪水并没有结束。杨大郎这一路走来随处可见.肆虐的洪水夹杂着折断的树枝和石块从山谷奔泻而下,不断冲入早已翻腾汹涌的河流中,那轰轰隆隆的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奔出来,势不可挡。

  有几天大雨一直没停过,至今让杨大郎记忆犹新。没有过渡,没有起承转合,雨没完没了地下着,像是天倾了需要女蜗来补一般,没有停歇的迹象,满世界都是阴沉沉的,让人迷失在季节的错位里,老天爷似乎在考验人类耐心的极限。肆虐的洪水在城村庄、田园虚情假意地笑着,乐此不疲地做着残酷的游戏,并一次次将这个游戏向一个所谓的高潮推去,在城镇与乡村里淋漓尽致地表演,在黑夜里扮演凶恶的鸱枭,让生命在浮沉期间。

  杨大郎记得在走过一段石桥时,一朵葵花像一张瞬间凝固的笑脸,被咆哮洪水拖进了漩涡。站在桥头的他心里一紧,奔腾的洪水在河床里飞溅着,看得一阵眩晕。后来眼睁睁看着那坚固的石桥被冲塌,心中更增添了一份担忧与后怕。

  杨大郎一大二小三人就凭借着九张炊饼和随地挖的野菜,硬生生的用十一天的时间走到了扬州城。

  扬州城外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窝棚,而且数量在不断的增加中,这让整个扬州府衙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扬州作为淮南东路的治所,而淮南东路下辖扬、亳、宿、楚、海、泰、泗、滁、真、通等州,驻扎有高邮涟水两军。可以说,整个长江下游北岸的受灾民众都是最终奔着扬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