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从四合院开始诸天旅行 第54章 买饭票
作者:黄色的饭团的小说      更新:2022-11-28

  因为还是工作时间,办公室又人多嘴杂,三个人也没有在细聊。

  刘峰明白两人目的,就马上去办公桌上开条子。

  趁着这会的空隙,杨文华又从包里拿出一大把奶糖,开始分给后勤科里的那些人。

  还好系统之前又奖励一些奶糖,要不然就第一次得到的那些,给那些孩子都给的差不多了,这会哪里还能拿来搞关系。

  这些动作叶红兵跟刘峰都看在眼里,两人不由对视一眼,暗道这小子是个人精。

  稀罕的奶糖一出,杨文华立刻受到所有人的一致好评。

  不说能好到什么程度,最起码也留下一个不错的印象,这对他以后在厂里工作非常有好处。

  开好条子以后,刘峰就让人带着杨文华去仓库领东西。

  叶红兵因为担心科里有事情,加上杨文华也认识路,就打算先回运输科去。

  走前叶红兵跟杨文华说好,让他领完东西就赶紧过去,到时候再带他去见以后的师傅。

  跟叶红兵再后勤科门口分开,杨文华跟着一位大姐来到不远处的仓库。

  这里说是机修厂的仓库,其实机修厂的物资领取处也在这里,厂里要发工装、买饭票、发物资等等一些事,全部都在这里完成。

  “大爷,我带咱们厂新来的小伙子来领下工装,饭票他也要买一些。”

  后勤科大姐走到仓库门口,就向里面那一位大爷说明来意。

  这位大爷戴着副眼镜,头发也已经花白,正拿着搪瓷杯一边喝着水,一边悠哉的看着手上的报纸。

  后勤大姐说完,大爷根本没理她。

  这大爷可是厂里的老人,不是领导胜似领导。

  这人一般谁都不待见,别看大姐是办公室的人,就是刘峰亲自过来,他有时也一样不搭理。

  估计也就厂长跟副厂长亲自过来,他才会给几分面子把架子放下。

  这还是女科员带人过来,要是换成一般的男科员来,他态度搞不好会更加的恶劣。

  照理说这种人很难让人喜欢,可上面的领导还就认准这大爷,就为他管着仓库谁的面子也不给。

  他不仅把仓库把控的很严格,还对整个仓库的物资都了如指掌,这确实让领导少了很多麻烦事。

  后勤大姐有些下不来台了,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一般只要没事,都不愿意来这里的原因。

  要不是因为科长指名,她才不会来受这份气,让新人自己来领就是了。

  看出后勤大姐很尴尬,杨文华赶紧笑着递了跟烟过去。

  “大爷,来根烟。”

  老头抬了抬眼,觉得杨文华长的比较顺眼,这才接过那根香烟。

  跟门卫大爷一样,他也是放到鼻子下狠狠的闻了闻,

  “不错啊小子,要是我没闻错,这烟应该是大生产吧。”

  这位大爷一看就知道是老烟枪。

  也对,这时到这个岁数的人,一般都爱抽个烟喝个酒,不然也没有其他乐趣。

  “大爷您过奖了。”

  杨文华赶紧帮他把烟点上,也不是说杨文华怂,主要是没必要跟老人计较,那并不是什么本事。

  “收人钱财,与人消灾,既然收了你的烟,那你在这里等着吧。”

  大爷还挺有原则,说完也不废话,接过后勤大姐递来的条子,转身就往仓库里面走。

  他打开库门进去后,又马上把门给关上,看来这是个讲究人,既有原则又不迂腐。

  尤其是他进门又立马关上,防止别人从外面看到里面,看来还是个谨慎的人。

  没一会功夫大爷就走出来,把大门锁好又检查一遍才放心。

  把工作服递给杨文华,大爷又问要买多少饭票。

  杨文华接过工作服,衣服一共有两套,鞋也是发两双。

  夏装一套冬装一套,这工装一年发一次,也算是这时工人的一项福利。

  “要多少饭票?”

  杨文华有点疑问,不明白这话具体是什么意思。

  “厂里的饭票要自己买,食堂一般只管中午一顿饭,晚上如果加班有一顿免费的工作餐,工作餐的饭票会由你们的负责人给你。”

  后勤大姐说完,见杨文华还是半懂半不懂的样子,又耐心的详细解释起来。

  原来在厂里食堂吃饭能有点补贴,光加工用的煤炭费就能省不少,更别提做菜用的那些调料。

  也因为这样,厂里的大家也都愿意在食堂吃饭,食堂收的票分为饭票跟菜票。

  饭票不分粗粮细粮,反正就一个价钱,食堂做什么就是什么。

  重点主要还是菜票,食堂会根据不同的菜收取不同数量的票,不过价格也比自己在家做便宜。

  如果厂里需要加班,那会给一张菜票和一张饭票,就算不够厂里也不管。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那些工人都争着加班的名额,就是为了得到那两张票。

  要知道一份饭菜拿回家去,只要放到锅里一起煮,起码够一家人吃一顿了。

  这下杨文华总算完全明白,考虑到经常买票很麻烦,他直接拿出一小叠钱,打算饭票菜票都来个一百张。

  毕竟他从来没有用饭票的经历,只是穿越前听一个朋友说过,读大学时冲饭卡每次起码都冲个五百一千的。

  杨文华的这个举动,让大爷和后勤大姐很惊讶,那一叠钱虽然不是大票,可看样子起码最少得有20块。

  一次买这么多,谁不是一大家子,买东西都是一点一点买,这小子什么家庭条件呀!

  再说能随身带这么多钱,家里肯定还有更多,看来这小子不简单。

  大爷看了看杨文华,又和后勤大姐对视一眼,见她也搞不清状况,也就没多说什么。

  后勤大姐今天第一次见杨文华,哪里会知道什么情况,只知道这人跟叶科长关系很亲近。

  想来能跟厂长的儿子那么亲近,这人的家庭肯定不差。

  大爷也不废话,先是给了100张饭票,这里共八毛钱,都是二两一张的。

  接着他又数了一百张菜票,这里要三块五,最后算了一下总账,两种票加起来总共需要四块三。

  杨文华觉得还真不贵,饭票基本是按粗细粮的价格要的,但是这可是熟食不是生的。

  而且这二两是按生面计算,可不是熟了以后的斤两,光这就占了老大的便宜。

  要知道这会做饭可不比后世,做饭烧火的成本可不低。

  能花着买生面的钱,买到做好后的熟食,这需要单位来负责补贴。

  反正这些票才四块三,杨文华觉得并不贵,可是这四块三对其他人确实不算小钱。

  这时普通的一级工,一个月的工资才十九块五,很多人就靠这点钱养一大家子,更别说那些还是学徒工的人。

  这还是现在,等明年情况会更难。

  到时票据时代来临,城里每人一月只供应三十二斤粮食,其中细粮只有五斤。

  这粮食看着是补贴给一个人,但好多家庭上班的只有一两个,全家就靠那一点供应,困难的情况可想而知。

  杨文华找了一节绳子,把衣服和鞋子绑到一块,就那么随意的提在手上。

  别看他对工装不在意,可工装在这个时期可是好东西。

  把饭票放到包里,杨文华提着工装就往办公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