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人传说 第二十五章 转场
作者:量子大巫师的小说      更新:2022-12-19

  虽然那条弹幕给出了两条选项,但第一条被人选择性的忽略了。

  倒不是大家故意遗忘,实在是之前白凯是当着镜头拆的包装……

  “那人肯定是打了隔夜窝。”

  “赛事方太垃圾了,怎么会有这种漏洞?”

  “一个地产公司跨界来搞钓鱼比赛,你还想怎样?”

  “本来就不是什么正规比赛,要求不要太高。”

  虽然大家谴责了比赛的作弊行为,也有零星几条弹幕对赛事方做出了攻击型言论,可出奇的是,大部分人对赛事方都十分宽容。

  毕竟这种相当于福利性的比赛,大家都很眼馋,两万斤鱼收费100钓三天,大家身为钓鱼人,稍微一盘算,就知道性价比如何。

  “主播不是有水下摄像头吗,扔下去瞅瞅。”

  “是啊,如果真有窝子,必须得举报走一波。”

  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俞飞看着弹幕有些头疼,水下摄像头他确实有,并且就在钓箱里,他不是个喜欢等待未知的人,每当浮漂半天没动静的时候,他都会把摄像头扔下去看看鱼儿到底在搞什么。

  可当人面,朝人家窝子里,不说扔摄像头了,就算扔块普通的石头,那都是十分严重的挑衅行为。

  俞飞仔仔细细大量了一下白凯,目测一米八左右的身高,健康的小麦色皮肤,整个人不瘦,但肌肉线条清晰可见,显得十分强壮。

  是自己惹不起的人。

  俞飞估算了两人的武力值,十分明智的打消了挑衅的想法,并在心中将那几条挑唆的弹幕臭骂一顿。

  “估计好多人都打了隔夜窝……”

  “主播还是太年轻了。”

  “不行主播晚上也来打个窝子。”

  对于其中几条弹幕的建议,俞飞开始认真的思考可行性,不怪他不遵守规则,可如果大家都打隔夜窝,而他不打的话,渔获肯定不会理想。

  如果他是个普普通通的钓鱼人也就算了,可如今他也是有着小十万粉丝的带主播,万一这次翻了车,以后还怎么吹牛皮?

  做为一名钓鱼新手,白凯根本就不晓得打隔夜窝这种事儿,所以他也想不到俞飞到底给自己加了多少戏,但他此时也烦躁的很。

  饵料下不到底,半路全被小鱼儿截胡,急的下面的大鱼是团团转。按理说小鱼儿是要避开大鱼的,可一旦小鱼儿的数量达到某种程度,量变便会升华质变,会反过来驱逐大鱼。

  “来口了!”

  正在疯狂给自己加戏的俞飞,突然看到浮漂动了一下,无神的双眼瞬间透出光亮,在他的钓鱼生涯中,或许就只有第一次上鱼时的感动,能与此时相比。

  太不容易了。

  浮漂虽然动了一下,可之后五六秒再无动静,俞飞没有气馁,只要动了就代表有鱼,现在没了动静,大概率是钩子上的饵料没了。

  没有继续等待,俞飞果断抬杆,果然,两枚钩子闪着寒光,上面已经空空如也。

  即便内心激动,但千锤百炼过的技能,没有让此时的上饵动作变形,俞飞快速的将两枚钩子挂上软黏,又在铅坠位置捏了个散炮,然后将它们轻轻荡了出去。

  饵料精准落入窝点,散炮的加重让线组快速下沉,长条形的浮漂拥有更快的翻身速度,此时已经立起。

  而就在此时,浮漂下沉的动作突然顿住,俞飞的心则沉了下去,他钓的是两目,而此时浮漂还在十几目的位置,这说明浮漂是离底的。

  按照他的经验,水深两米,不是极端天气,能在半路截口的,通常都不是什么正儿八经儿的鱼。

  果然,浮漂短暂停顿后突然一个快速的下沉,直接到了浮漂的三四目位置,紧接着没有丝毫间隔,浮漂就如同发射升空的火箭,猛然又蹿了上来。

  势头之猛,甚至浮漂都无法立住而微微倾斜。

  糟糕!

  俞飞明白这是什么,因为同样的场景,他才刚刚看到,就在旁边五米处。

  大鱼通常都十分谨慎,它们要进食的时候,一般会来回侦查,反复确认是否安全,而一旦他们确认了自认为安全的环境,那么就不会轻易离开。

  而小鱼儿则没有那么多的顾虑,哪里有吃的哪里就有它,舍得一身剐,也要在饵料上啜上一口。

  所以当白凯不再使用加料饵团,灵气的作用渐渐散去的时候,一下两个豆大的饵料,已经无法满足小鱼儿的需求。

  而此时,不远处的另一个窝点,就好似好吃量又足的满汉全席一般,散发着惊人的吸引力。

  于是在大鱼还在纠结的时候,小鱼儿已经当机立断,没有丝毫留恋的转场。

  可惜“满汉全席”的主人,似乎并不待见他们。只不过他并没有保护“满汉全席”的能力,不请自来的小鱼们,开启了饕餮盛宴。

  散落在河底的,精心搭配的诱人饵料,被小鱼掠过的水流激荡而起,然后被其它的小鱼截住、争抢,于是荡起更多的水流。

  一时间,水底泥沙翻滚,浑浊不堪,甚至一些较轻的杂质,都已经翻涌到了水面之上。

  看着一团团浑浊涌上,俞飞脸色难看,他已经打了三杆了,就没有一杆饵料能够到底的。

  “小杂鱼这么多?”

  “这不是很正常吗?本来就是条野河。”

  “换1号秋田狐拉小鱼儿吧,咱们以数量取胜。”

  “那还不如用白条杀手串钩,连饵料都不用挂,干拉就行了。”

  “拉一天也没人家上两条鲤鱼重。”

  “放屁,我一天能拉三十斤白条。”

  “然后呢?”

  “然后在床上躺了两天……”

  “是个狼人……”

  将一部分小鱼儿钓起来,确实是解决小鱼闹窝的好办法,治本了属于是。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小鱼儿数量不太多的情况下,可看水面泥沙翻滚的模样,可不是一般数量的鱼群能够干出来的,想要治本可不容易。

  除了治本,还有治标的方法,那就是加钱,错了,是加铅。

  增加铅皮的重量,减少饵料下落的行程时间,让饵料快速到底,避开中上层的小鱼。

  可是……俞飞又看了看那泥沙翻滚……

  恐怕底层也已经沦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