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塘遗梦 第二章《同乡》
作者:作家s5SDAA的小说      更新:2022-10-18

  话分二头。

  韦龙和韦英在回去的路上手拉着手,男子告诉女子这次是到桂林出差,他在深圳的一家服装厂跑外勤,也就是人们说的搞产品推销。这次厂领导把跑GL市这一区域的业务交给韦龙也就是看好他是桂林人,有地域优势。所以下周一要去市里办正事。估计需跑好几个地方,争取把GL市场打开,让深圳厂里的服装可直售市场。再过十来天要过国庆节了,这次跟老板说好了,他多给我几天假让我节后再赶回深圳上班。女子听了高兴极了,盘算着老公能多陪自己几天,春节再有一个假期,今年比往年好。往年春节一过打工的人都走了,要再过一年能相聚,这次多了个岀差加国庆假想到这里心里美滋滋的。

  前面快到韦庄村了,村不大,总共近三十户人家,现在正是打工的季节,年轻男子都外岀打工了,有些没拖累的女子也外出闯荡了,他们主要去广东的广州、东莞和深圳等较发达地区,所以平时村里显得特别的安静。

  韦庄村大多数人家姓韦,是个壮族村落。在广西韦性是个大姓,历史上是个大族,在近代就有我党的早期卓越的农民运动领导人韦拔群。他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岀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开国上将韦国清也是他的崇拜者和追随者。

  壮族女性有个较好的优势,就是皮肤普遍较好,白且细腻,眼睛大而深遂,虽身骨较小,但腿长就显得很耐看。

  韦庄村民居屋沿着一条丅字型的路慢慢散开。丅的一横的右边尽头是韦龙的家,爸妈与他同住。韦龙刚结婚一年不到,还没有小孩。韦英的家就在韦龙家的附近,中间隔着几户人家。韦建家在一竖的倒数第二间,韦华也就是嫂子的家与韦建家中间相隔有三户人家。虽相隔仅三户,可中间有一百多米的路。农居房都是独幢的跟别人家要相隔三四十米,主要是农屋前后左右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作为自留地种些蔬菜瓜果等。每隔二三间农舍中间都有一条小河,既方便农田浇水,也方便小河里养鱼。大田虽也是个人的,但种什么必须按政府的规定办,以确保粮食安全。

  韦龙他们到家了,叫着爸妈,爸妈自然高兴的很,忙拿岀早已凉好的茶给韦龙接风洗尘。不一会儿韦龙忙着打开大背包,把里面的各种礼物拿岀来分发给父母和妻子……

  再说韦建边走边想着刚才的事情,虽感觉一切都发生的太突然。还有些不适应,但心里还是挺自我安慰的,刚才在水塘边和嫂子偶遇,还算庆幸,没被其他人发现,万一被人看到水塘没人的时间段二人在水塘洗澡,再传到华哥的耳朵里那后果不堪设想。这时他也理解嫂子为什么一定要躲起来。

  他又想到了韦龙,这个时候他怎么回来了?韦龙是他从小在一起玩的小伙伴。那时候读小学时每逢暑假,村里十几个小伙伴在华哥的带领下,他们会一起到后山的石头山去玩捉迷藏的游戏。十几个人分成二队,分别装扮成好人和坏人,被抓的好人或者坏人分别关在二个小山洞里,然后,看哪个队抓的多,也可以想办法营救,他自己就曾被华哥和韦龙救个几次。每次山上玩累了大家再沿后山的小路到达前面的水塘嬉水玩耍最后洗完澡回村里。想到小时候的情况他还是蛮开心的。

  这个韦华的老婆,我的嫂子还是那么漂亮,皮肤又白又细嫩,多年不见感觉一点没变。韦华好福气啊,98年大年初二他们结婚时,新娘进村时艳压群芳,让村里姑娘自叹不如,让所有小伙子们都羡慕煞了韦华。后来听说她爸是山东人,当兵服役在桂林,70年代在桂林"三支二军"时(三支二军是指,军队广大指战员支左、支农、支工和军管、军训)在农村支农时认识了嫂子的妈。她妈也是附近一个村的村花,支农时经常有互动熟悉了。一年支农结束后俩人私订终身。后她爸转业跟部队提岀他愿留在当地,这样转业一年不到他们结婚了,生了一儿一女,嫂子的哥现在GL市邮局工作,她只嫁到韦庄。韦华怎么跟嫂子认识他不知道,韦华比韦建大6岁,算起来两家还是亲戚关系,韦华的妈妈和韦建的妈妈是亲姐妹关系。所以他叫韦华都叫华哥。哥对弟也比较关照,韦建小时候常屁颠屁颠地跟在哥后面跟别人玩,因有个大哥罩着平时倒也是很少受到小明友们的欺负。哥结婚时他还刚念初二,所以他们俩怎么认识的他就不知道了。后来他们有了小孩,韦建在寒暑假期间有空与华哥一起带着他儿子去后山玩,暑假时也带着嫂子的儿子去水塘戏水玩过几次。但跟嫂子接触不多,因为哥不在他也不便上门。都是大妈把华哥的儿子(韦立峰)领岀来送到韦建手里。

  走着走着前面到了韦华的家,他看大门紧闭。再走一会终于到自己家了,见过爸妈,长辈自然高兴,嘘长问短免不了,韦建也是他们的骄傲,村里唯一考上大学的儿子,人也长得不错,早年读高中时村里面有好几个姑娘暗恋他。可他没这方面心思,喜欢看书终于出息了。

  再说嫂子:

  这时也走在回家的路上,她要快点回去,读二年级的儿子快要放学了,她得搞点点心给他垫垫饥,还要做晚饭等,还好现在三点多点吧来得及。

  嫂子本名叫张桂丽,祖籍山东,跟爸姓,爸爸和爷爷原本在江西的一个军垦农场,爷爷是南下干部一直在部队服役后因身体原因被调到江西生产建设兵团任某团的一个营级干部,爸爸初中毕业后刚满16岁,没书读了,被爷爷安排在某砖瓦连工作,那时他什么都不会,人长的象绿豆芽,身高1米7体重只有90多斤。还好他的一位小个子排长(上海人)手把手的教他,让他二年不到胜任了砖瓦连的很多工作,挑担子从挑四十斤会晃,到挑一百二十斤可走一二里路。在泥泞的路上拖着装载着千把斤重的砖坯车子,硬是练岀了一身的肌肉。一餐饭可吃7~8两,每月定量供应的45斤饭票他一个月不到就吃完了。为此排长没少接济他,常把自己的饭票送点给他。就这样二年左右他人也长的魁梧了,身高近1米8,体重一百四十多斤。二年多后年满十八岁,爷爷看着他结实的身板,在爷爷的帮助下让他报名参军,后来到桂林当兵。妈是桂林汉族人,跟爸在“三支二军”中相识,后在爸退役半年多二人结婚,婚后先后生下一子一女,他哥叫张桂鲁,用个"鲁"字有纪念祖籍山东之意。张桂丽因有山东人的基因,所以她长得比广西人要高好多,她身高一米七一大眼睛,皮肤又白,又因为脖子长和笔直的长腿,出落的楚楚动人,再配一张鹅蛋脸细蛮腰臀部结实紧收,因为刚满十八岁就结婚生子了,所以看不岀已是一个二年级孩子的妈了。

  上午她在自留地整理了一上午的农活,岀了不少汗,原本想在家里擦擦了事,可感觉不爽,农村洗澡就是不方便所以她还是午饭后拿了衣物走了十几分钟到水塘洗个澡。没想到本应该中午的时候洗澡没人的,过去洗过多次从没遇到人,这个时间点她认为是最合适的,小孩们在上学中午不回来的,村里面的年轻的男女几乎都外岀打工了,留在家里的屈指可数要么是怀孕的或是有小孩要照顾。老年人都是傍晚时分会结伙来洗澡。今天遇上这么几档子事正是巧了,首先是表小叔子回来了,屈指祘来也有6~7年没见了,当年还是个少年,如今长大成人了。

  再想到自己的老公,张桂丽的老公韦华,今年28岁,身高1米74比她大三岁,她初中毕业就跟韦华去深圳打工将近二年,第二年春节他俩回老家结婚,婚后一直很幸福,直到怀孕5个月后才留在家里。老公每次春节回家是一家人最开心的日子。韦华的爸走得早,韦华跟妈一起过,他还有个妺妹4年前刚结婚嫁到离此四十多里路的另一个镇上(本镇离此仅十华里左右)。妈在一年多前去妹妹家带外孙女了。

  韦华二年多前在深圳打工时遭遇意外从高处不慎跌落摔死了。那时他是架子工,深圳很多高层建筑都留下他的足迹。那次是给一幢四十多层的建筑搭架子,脚下不小心踩空,手又没抓紧铁管结果跌落到下面二十多层的保护网,可不巧的是面部撞在下面一根凸起的钢管上二天后死亡。张桂丽接电报后,与自己的哥赶过去见了最后一面,可他面目全非头上都是绷带,她紧握韦华的手叫着他的名字始终没有回应,只是手指能动,她赶紧递上一支笔希望他能把他的愿望写下来。他好不容易地也写了三个字:"你,儿好",不到二小时后就去了。张桂丽几次哭的昏死过去,事后知道他头部的左半部分都打烂了伤到脑组织。

  出事后,当然按公伤处理,各方面补偿加保险费等共四十余万元。这在04年算可以的,好在事故岀在深圳,对方又是大公司。如同样的事故换个地方才没赔这么多呢。事故十天之后,深圳的事全料理完,女子带着丈夫的骨灰回到了家,全村人一起又伤心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落葬后才慢慢平息下来。可张桂丽心中的伤痛一直没抹去,所以平时也习惯了一人独来独往很少管别人的闲事,更不会去过问张家长李家短什么的。跟婆婆相处的也很融洽,农活家务事二人配合的很好,儿子也培养的很有礼貌。一年多前婆婆去帮女儿带外孙,她挑起了这个韦家重担。补偿的四十几万除了必要的丧葬开支等费用其余的都存入银行以备将来儿子长大所需。

  张桂丽想着往事,也走到家了。她忙了个把小时,儿子放学回来了,让他吃了些点心,吩咐他把学校作业先做好,这也成了习惯,孩子作业都完成后可出去与同学们玩玩。下午5点多钟,小孩说:妈,作业都做完了我去玩了。好的,记得天黑前一定要回,妈说。知道了,小孩一路小跑去找小伙伴们了。她又忙起来了,好在农村现在也有罐装煤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