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微型黑洞的人生 第84章 请客
作者:王之羽箭的小说      更新:2023-08-27

  还没进院子就听到母亲冯梅招呼客人的声音,肯定是几个知青到了。

  进了院子,几个知青正往百山和百羽的睡觉的屋子走。

  “先炕上坐,很快就好。”冯梅客气的说道。

  “冯婶儿你们别忙了,我们坐坐凑合着吃点儿就行。”

  “好家伙,这么多书。”

  一个身材匀称,一米七五左右,皮肤较白的青年,首先观察到的就是炕上顺着墙根摆放的大量旧书。

  另一个一米七左右,圆脸的特别壮实。

  最后一个又瘦又黑,一米七三左右,但显得特别精干。

  两人也把注意力转到靠墙的书上,其中个子最矮的拿出一本书,翻着看了看说道:“怎么都是繁体字,看着费劲。”

  又黑又瘦的青年说道:“我的也是繁体字,兄弟,你们家的书都是谁看的呀”

  “这些书都是我从废品收购站买来的,我看了一小部分,大部分都没看过。”

  “繁体字你看得懂?”矮个子怀疑的说道。

  “基本上能看懂,有些字也不认识。”

  “啊,这么厉害?我们好赖也上过高中,你一个小学生能比我们认字还多?”

  “这也说不上。书看的多了,认的字就会多些。”

  “这本警示恒言,你读一下我们听听,要是能读出来我就信了。”

  “行吧,虽然是繁体字,见得多了也一样。”

  百羽读的并不吃力,也不怎么磕巴,确实让几个人大吃一惊。

  个子最高的青年看着百羽说道:“我以为我看的书很多,认识的繁体字也不少,这些书连蒙带猜我也能大概知道意思。但没想到你真能认识这些字,厉害。你上几年级了?”

  “马上就上五年级了。”

  “就你这语文水平,估计高中的语文老师都得佩服你。”

  确实,现在的高中语文和以后的水平还没法比。

  “不至于,不至于,我也就语文好点,看的书多了连蒙带猜的基本能知道书里的意思,遇到难的,我也不行。”

  “几位大哥,今天喝点我家存了十年的枣儿酒。”百羽赶紧岔开话题。

  百卉端着菜进来,“都坐,菜也炒好了,准备吃饭。”

  “冯婶呢?还在忙吗?”黑瘦的青年问道。

  “马上就来,你们先坐。”

  “冯婶,这可比我们住的地方好多了,起码你们家里都是新席子,也挺干净。”

  桌子没有放在炕上,毕竟冯梅和百卉要一块吃,在炕上不方便,坐起来也拥挤。

  先是大锅菜,一人一碗,接着几种菜都端了上来。

  百卉给三个知青介绍:“这个是我二弟王百山,上初二。这个是我三弟王百羽,上四年级。”

  百卉又指着高个子、黑瘦青年和矮个子介绍:“林子、小羽,这个是尚礼大哥。这个是侯钟良大哥。这个是夏联军大哥。”

  百林:“尚大哥好、候大哥好、夏大哥好!”

  百羽:“三位大哥好,虽然我见过三位大哥,今天才知道你们的名字,真高兴认识你们。”

  百卉要拿起装酒的塑料壶倒酒,百羽接过来说道:“我年纪小,倒酒的店小二我来当。”

  一句话又把大家逗乐了。

  “三位大哥,我喝酒不行,娘,姐,我还是到青山家吃去了。”

  百林说完也不等母亲答应,站起来就跑出去了。

  “怎么到别人家吃去了?”

  还没等尚礼说完,冯梅就说道:“你们不知道我家的情况,这两个小子经常到那边的邻居家吃饭,一帮子小子一块儿说是热闹。小羽连睡觉都在那边睡。”

  随着饭盒打开,三个知青都瞪大了眼睛:“哇,太丰盛了,我们过年也没有一下吃这么多好吃的,这怎么好意思。”

  “你们这些孩子,瞎客气什么,这几个菜都是小羽从县城招待所食堂打的,大锅菜是家里做的。先吃点饭垫垫肚子,等会再喝酒,别伤了胃。”

  百卉给几个人递筷子,几个人都有点不好意思,连忙自己拿了起来拿起干粮吃菜。

  “小侯,就你最瘦,来多吃点。”说着把一块儿红烧肉夹了过去。

  “小夏,在我们这里吃的不好,个子也没长起来。多吃点。”又是一块儿红烧肉夹了过去。

  “小尚,虽然个子最高,但来这里也好东西招待你们,来多吃点。”也是一块儿红烧肉夹了过去。

  “谢谢冯婶。”没想到个子最高的尚礼眼里有了泪花。

  百羽赶忙岔开话题:

  “三位大哥,本来过完年我姐就想请你们吃顿饭。但你们也看到了我们的条件不好,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招待你们。今天从县城带来两个菜,不至于太寒酸,我们家里也只能烧个大锅菜。”

  “让我们说什么好呢?这,这,有个大锅菜吃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百羽拿过小碗倒上枣儿酒:“娘,姐,你们也喝点呗”。

  百卉说道:“我不喝,咱娘可以喝一杯。”

  冯梅:“行,今天高兴,我就陪着你们喝一杯。”

  夏联军抽抽鼻子说道:“这酒好香。”

  “那当然,十年陈酿,绝版窖藏。”

  三个小伙,干了一天体力活儿,早就饿了。低着头很快就把一个拳头大的玉米面干粮吃掉。

  冯梅开始劝酒:“你们怎么光吃干粮,吃菜呀,大锅菜还有很多,吃了再盛。来,端起酒来喝酒。”

  看着几个人都喝了一大口,冯梅说道:“都吃菜,尝尝这带鱼怎么样,等咱有了条件,咱们也经常炸带鱼吃。”

  “好吃,太好吃了,这么多年哪吃过这样的好饭!”

  等几人都又吃了几口菜后,百羽端起碗来说道:“三位大哥,欢迎你们的光临,我敬三位大哥一碗。”

  “小羽,做梦都没想到今天还能吃到这么好的饭菜。你要是到京城去,我们可没有这样的好菜招待你。”

  瘦瘦的侯钟良有点激动,一口把碗里的酒喝掉。

  “这鸡肉好辣、好香,我从来都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鸡肉。”比较起来显得有点秀气的尚礼说道。

  百羽问道:“尚礼大哥,你们回到燕京,什么时候能安排工作?”

  “谁知道啊。这次我们回去,街道上暂时不让我们回去,让我们等通知,说是城里也安排不了这么多的知青工作。唉!”

  一声叹息,一种命不由己的无奈。

  “你家住在燕京的哪里啊?对了,我找个纸还是记下来好,等有机会我们也到燕京去转转。”说着百羽去拿纸笔。

  尚礼等百羽转回来才说:“我家在XC区,月坛北街,离月坛公园不是很远,详细地址我给你写上,你们到了燕京一定去找我们。”说着把地址写在了纸上。

  夏联军说道:“我是朝阳区的,离朝阳公园不远,快出燕京城了,我们厂子对面就是农村。”说着也把地址写到了纸上。

  侯钟良说道:“我家离天安门也挺远,在六道口。”

  百羽插话道:“六道口离清华大学不远了吧?”

  “不是很远,但也有段距离。你怎么知道?”

  “听说的,我们村也有在那儿工作的,说是离清华大学不远。”

  “你们要是回去,一般会安排在哪里工作?”

  “那说不上,其实燕京的工厂也不是那么多,要不街道的领导也发愁呢。”

  迷惘,看不到前途,只能随波逐流的无奈,说起这些来三人情绪也不高。

  喝酒的过程中通过旁敲侧击,从燕京到农村,从王庄到他们住的煤矿宿舍,百羽算是把基本情况了解了不少。

  尚礼读书最多,头脑清楚,见识也广。

  侯钟良很精明,主意最多。

  夏联军最稳重,有一股狠劲。

  最后,三个人都喝了半斤多酒,喝的晕晕乎乎,但也没有大醉。送走了三人,百羽也没管收尾的事,到青山家去睡觉了。

  —————————————————————————

  翌日,早饭时间,冯梅突然说道:“你们说你哥多长时间没来信了?”

  姐弟三人都一愣,确实,过年前大哥来过信,过完年后有三、四个月了也没有见到大哥的来信,一忙起来大家都忘了。

  “百林赶紧给你大哥写封信,问问咋回事?顺便把家里情况告诉他,咱们家现在挺好的,让他别惦记家里,也别让他给家里寄钱了。”

  “还是让小羽写吧,正好锻炼他的写作能力。”王百林推脱的冠冕堂皇。

  “想偷懒就说,你的写作能力练好了?”百卉在旁边训斥道。

  此时此刻,云南边境不远的战地医院里,百山正百无聊赖的躺在病床上望着天花板发呆。

  其实,百山特别想给家里写信,这个念头抑制不住,但是往往写了几页纸后就放到了床头柜的抽屉里,也没有往家里寄。

  一次往前线运送补寄的途中,敌人突袭中,王百山作战勇敢,并及时想出了办法进行敌我识别,表现优秀,再加上战斗中负了重伤,获得了一个二等功。

  对于这次战斗,所有人都写了战斗总结。百山无事躺在病床上时已经反复对这场战斗进行回忆,并进行了多种假设,怎样才能避免再次出现这样的失误,遭到这样重大的伤亡。

  因此百山的总结写的很多,比较深入到位,可操作性很强,很有建设性,据说得到了首长的认可。

  同时鉴于百山身体的恢复情况,加上百山是高中毕业生,据说等百山出院后就要提拔为排长。

  这些天百山自然是辗转反侧,既有期待与兴奋,又有想家的愁绪,很期待快速恢复身体健康,期待等提干后回家探亲。

  俗话说,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虽然不是富贵吧,但总算是可以提干了,值得让家里人为自己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