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8回到童年 第四十九章 卖它几碗再说
作者:鬼垂灯的小说      更新:2022-10-28

  今天,下午一放学,宁远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奶奶家。

  “大孙子啊,你磨的那个糯米应该晾干了哟,你去看看!”奶奶一边用木勺搅着锅里的南瓜粥,一边对宁远说。

  宁远迫不及待地走到了厨房的窗前,拿下了装有糯米粉的布袋。

  只见,经过了几天的了晾晒,此刻的糯米已经板结成块。用手轻轻一掰,则化成了细细的粉。

  宁远双手一拍。没想到第一次做糯米粉,就做得相当成功!

  看来今天就可以做糯米小丸子了。做出来,先卖它几碗试试,看下市场的反响如何。

  宁远在奶奶的卧室里翻箱倒柜。

  此刻,他需要用毛笔和纸板写一块招牌。爷爷以前是最喜欢写毛笔字的,找到笔墨纸砚应该不难。

  终于,宁远在奶奶的床底下找到了毛笔,墨汁,白色的宣纸,甚至还有过春节写春联用的红纸。

  宁远拿到了所有的东西,在桌子上铺了一张纸,用毛笔蘸取墨汁写道:宁汤圆。

  可不知为什么,宁远平时钢笔字写得很好,一到写毛笔字,写出来的东西就像狗啃了一样难看。

  “唉……”宁远叹了一口气。

  奶奶小学没有毕业,字不认识几个,更别说写了;而表姐呢,也没有学过毛笔字。

  找谁帮忙呢?

  “啧啧啧,你这写的啥呀……”

  不知何时,周大哥出现在了宁远的身后。只见,他对着宁远的字撇了撇嘴,一脸嫌弃的样子。

  简直是鬼都嫌弃……

  宁远将笔往桌子上一摔,“你行你上。”

  只见,周大哥捏着笔,站直了身子,在一张新的红色春联纸上,像模像样地写下了“宁汤圆”。

  竟然还是写的繁体字。

  宁远一下子就惊呆了,周大哥这写的也太好看了吧!简直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可以和书法家媲美了!

  “怎么样?”周大哥满意地放下了笔,似乎对自己的毛笔字很有自信。

  只见,宁远的眼里散发着激动的光,十分感激地对周大哥说道,“真是厉害!没想到你还有这一手?真是帮了我一个大忙!”

  周大哥摆摆手,“那是当然的!谁让我出生书香世家呢!”

  说罢,宁远找来了一块硬纸板,用胶水将周大哥题的字粘在了硬纸板上。这样,一块简易的广告招牌就做好了。

  随后,宁远开始马不停蹄地搓起了汤圆。

  他拿了一个大盆子,倒入晾晒好的糯米粉,加入适量清水拌匀。

  “喂,你要不要帮忙呀?”

  此刻,宁远看见表姐抱了大半个西瓜,出现在了宁远身后。她手里拿了一个大勺子挖着西瓜,十分豪迈地将西瓜往嘴里送。

  表姐的脸上和手上,全是西瓜的汁水。

  宁远一头黑线,“就你这样,还是一边玩着去吧!我卖的食品,卫生可是得达标的。”

  只见,表姐赶紧放下了西瓜,走到水龙头处认真地洗了手。她打了很多遍舒肤佳,甚至连指甲缝都洗了。

  洗完以后,表姐用干毛巾擦了擦手,就来帮宁远搓小汤圆。

  “搓圆一点,圆点好看。也别搓太大了,太大了不入味。搓成小拇指指甲盖的大小正好。”

  看到表姐搓得太快了,宁远忍不住唠叨着她。

  “哎呀知道啦!烦死了!你这样搓还不得慢死了,估计汤圆没有搓出来,排队的人都已经饿死了吧!”

  表姐嘟囔着嘴,埋怨道。她一向是个急性子。

  不一会儿,姐弟俩就搓完了满满一大盆的汤圆。在表姐煮汤圆的时候,宁远则另起一锅,烧了红糖水。

  那时候的红糖,还是那种纯天然的块状红糖,品质极好,味道纯正。

  不像二零二二年很多市面上的红糖,包装花里胡哨,里面的红糖也呈粉末状。不是说添加得有姜,就是有黄芪葛根,要不就是有益母草。

  这些红糖打着有各种功效旗号,其实谁不知道,都是由边角料做成的呢!还卖得死贵死贵的。

  宁远正发着呆的时候,锅内的红糖已经开始“咕嘟”、“咕嘟”地冒起了黏稠的泡泡。

  时间到,关火。

  宁远将刚刚煮好的红糖糖浆盛了出来,加上冰块,使糖浆快速冷却。

  这个时候,宁远则在奶奶的小卖部里找出了山楂片和葡萄干,切碎。又在厨房里找出了一盘刚炸好的花生米,照样切碎。

  “这个碗行不行?”

  正在宁远做准备工作的空档,表姐从奶奶的货架上,找到了一打一次性的塑料碗,每个碗都配有相应的勺子。

  “可以可以”,宁远连连点头,“糯米小丸子是凉的,放进塑料碗里,不会产生有害物质。”

  说罢,宁远接过了塑料碗。他拿了十个碗出来,并在每一个碗里都盛进了红糖水,冰块和丸子。

  接着,宁远在碗里洒上了着料,又点缀上了薄荷叶。

  “十碗?够了吗?会不会有点少?”第一次自主创业,年仅十一岁的表姐明显有着很大的热情。

  宁远摆摆手,“先卖它个几碗再说吧。如果不够,我们再继续盛。如果实在卖得好,我们就把料都摆出来,边盛边卖。”

  表姐点了点头,觉得宁远说得有道理。

  此刻,就在“云二孃小卖部”门面的旁边,赫然多了一个全新的招牌,“宁汤圆”。

  宁远从屋里抽了一根桌子出来,将十碗色香味俱全的小汤圆,整整齐齐地摆在了桌面上。

  黄昏的街道上,行人络绎不绝。

  有做完农活归家的农民,有放学的孩子,有工厂里出来觅食的工人,也有在屋里闷了一天出来散心的家庭主妇。

  宁远和姐姐守着这个新开的小摊,期待地看着路过的行人,盼望着有人能够成为第一个顾客。

  “磨菜刀,磨剪刀,磨菜板,收烂洗衣机,收烂电视,收烂锑锅茶壶——”

  这时,一个收废品的大叔骑着单车,扯着金抓抓的嗓门,从小卖部前呼啸而过。

  “咱们也喊起来吧”,表姐建议道,“做生意哪有不吆喝的,你说是吧?”

  宁远觉得说得也是。

  于是,他开始学习起了那个收废品的大叔,对着马路上的人群就大喊了起来,

  “卖汤圆!卖汤圆!宁汤圆牌汤圆甜又甜,

  大家快来买呀,快来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