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民族英雄传 第十一章 戚继光请唐顺之来帮助练兵,戚继光和唐顺之比试枪法
作者:水墨丹青隐士的小说      更新:2022-10-09

  戚继光打败陈大成后,接着下午义乌县衙的大门外聚集了大量想当兵的百姓,县衙外被人群包围了。在县衙里的赵大河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赵大河问坐在正中的戚继光有什么办法,戚继光说自己已经思考出几条招兵条例,但是还有一些条例需要修改一下,戚继光让赵大河命衙门里的小吏让县衙外面的人都先回家,让他们明天再到县衙来报名。

  县衙外的人群散去后,傍晚戚继光和赵大河等人用过晚膳后,戚继光就和赵大河单独在一个房间讨论招兵事宜。赵大河向戚继光主动提出辞去义乌县令的一职,他想和戚继光一起去抗击倭寇,戚继光听完后非常高兴,同意赵大河辞去义乌县令,但是还要让胡宗宪批准,并且戚继光还要让赵大河担任以后戚家军里的监军一职。

  傍晚赵大河一边看戚继光写的招兵条例,一边喝茶。赵大河觉得戚继光写的这张招兵条例非常严格,他喝茶时都被这张招兵条例呛了一下,于是戚继光就向赵大河和后面来的冯子明解释这张招兵里的“4种人不招”和“那4种人可以招”意思。

  第二天早上戚继光先返回新河城安排新兵的粮草、兵器、火器和帐篷。他命部下胡守仁、冯子明留在这里帮助赵大河完成招兵的事宜,赵大河还是觉得戚继光的这张招兵条例内容写的太严格了,他觉得招兵达不到总督胡宗宪给的4000人名额,戚继光认为赵大河肯定能招满4000人,戚继光嘱咐赵大河必须招满4000人,然后戚继光就和老师沈睿、部下杨文一起返回了新河城。

  其实戚继光、沈睿和杨文三人现在急着回新河城,不光是安排关于新兵的各项事情,还有就是因为有一位重要的人物要来这里帮助他训练军队,这一位重要的人物就是去年被重新起用、担任兵部主事的唐顺之,他刚到达杭州没几天,和唐顺之一起来的还有他的义子杨天明、义女杨月娥和管家杨方。

  嘉靖36年(公元1557年),嘉靖皇帝重新起用唐顺之,任命唐顺之担任兵部主事。嘉靖37年(公元1558年),唐顺之出山。11月,嘉靖皇帝命唐顺之去巡视、查看浙江、南直隶(明朝的行政区之一,管辖区域是现在的江苏省、安徽省,以及上海市)和福建等沿海一带的军事部署和防御、抗击倭寇建造的军事海防设施,以及当地兵器、火器等装备的情况。

  戚继光早就听说唐顺之的大名,他对唐顺之的军事才能和枪法高超仰慕已久。戚继光和老师沈睿等人要去义乌县招兵时,听说唐顺之来到浙江的杭州,戚继光觉得如果能把唐顺之请来帮助自己训练军队的话,将来这些新兵的武艺、对敌作战等方面会大有长进,而且唐顺之通晓许多阵法,并且戚继光还想和唐顺之比试枪法。戚继光在离开新河城之前他让老师沈睿的女儿沈丹青和义女陈月蓉前往杭州把唐顺之等人请到新河城来,沈丹青和陈月蓉在离开新河城之前还带上戚继光给唐顺之的亲笔信,让她们去请唐顺之的的原因是,沈丹青的老师文徵明和唐顺之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而且唐顺之在南直隶的青果巷时,沈丹青和陈月蓉前去看望过唐顺之,并且在唐顺之的教导下练习过几个月的书法。

  沈丹青和陈月蓉到达杭州,在巡抚衙门见到唐顺之后,唐顺之看到戚继光写的亲笔信,这封信的内容:“荆川先生:早闻先生大名,仰慕已久,先生的才华和武功非常高深,晚辈元敬敬佩先生的才学和品行,知道先生深谙兵法知道,通晓许多阵法,以及各种兵器、火器的制作原理,晚辈想请先生来新河城帮助训练新军,晚辈还想请教先生的枪法,晚辈要忙于招兵事情,故特让丹青、月蓉来请先生前往。”落款为“晚辈元敬敬上”。唐顺之看完这封信后觉得的戚继光言辞诚恳,有诚意,也知道戚继光是一位有理想、有作为的年轻将军,而且唐顺之也想早日见到戚继光,唐顺之就同意了戚继光的请求,于是唐顺之等人和沈丹青、陈月蓉一起来到了新河城,沈丹青、陈月蓉在离开杭州之前已经派人前往义乌县境内去通知戚继光了。

  唐顺之等人到达新河城后,戚继光立刻就向唐顺之学习杨家枪法,于是戚继光和唐顺之就开始比试枪法,戚继光先用枪朝刺过去,唐顺之躲过后,接着戚继光又用枪去攻击唐顺之的脚下,唐顺之一脚踩住戚继光的枪头,然后戚继光又和唐顺之比试五六个回合,最后唐顺之用枪朝戚继光刺了过来,戚继光赶忙用枪,他想抵挡一下,但是唐顺之很快反应过来用枪把戚继光手中的枪挑在地上,这场比试唐顺之也就打赢了戚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