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民族英雄传 第十七章 台州大捷之四战花街,鸳鸯阵变化成两仪阵
作者:水墨丹青隐士的小说      更新:2022-10-09

  在倭军还没有到达的下午,新河城的百姓纷纷都到城楼上站岗,王文英拿着一面“戚”字军旗站在正门的城楼上。

  傍晚,萧显船主和1000多名倭寇兵到达了城下的一片树林,萧显拿起望远镜观察情况,他望见城楼上有一位将军,旁边竖起了“戚”字军旗,接着又望见城楼上到处都是明军,萧显就怀疑戚继光是不是带兵回来了,于是萧显决定明天早上再行动。

  第二天上午,王文英站在城楼上命令众人敲鼓大喊,把下面的萧显和倭兵吓个半死,动都不敢动,过了一会儿楼楠和胡守仁率领1500多名士兵终于赶到,然后楼楠和胡守仁率领军队朝倭军的后面冲了过来,萧显看见后连忙命令倭兵们撤往其他方向,三战新河取得了胜利。

  楼楠和胡守仁率领15000多名士兵离开新河之前王文英和罗玉芝让楼楠和胡守仁把20岁的杨龙也带上,杨龙是杨文和罗玉芝的儿子,杨文成为戚继光的部下后杨龙拜戚继光为义父,王文英和罗玉芝这样做,是想让义子杨龙早日上战场,和义父戚继光、父亲杨文共同消灭倭寇,建立自己的功勋,然后杨龙就跟着楼楠、胡守仁和1500多名士兵加快速度去台州跟戚继光率领的军队会合。

  接下来楼楠和胡守仁率领军队在路上碰到刚刚从新河撤退下来的萧显和他带领的1000多名倭兵,萧显和倭兵们无心应战,但是楼楠和胡守仁是不会放过他们的,楼楠和胡守仁先下令士兵们用鸟铳打死了数百名倭兵,这股倭寇最终几乎被全部消灭,只剩下萧显和少量的倭寇逃脱,整场新河之战中戚家军只牺牲3名士兵。

  此战结束后楼楠和胡守仁率领军队继续往台州进发。而另一面戚继光在经过二战龙山所战斗后,也是几乎全歼了倭兵,戚继光下令大家不要休息,率领军队继续前进。

  行军途中戚继光碰到了好友唐尧臣带领1000多人的军队,原来几天前胡宗宪的谋士徐渭也早已料到倭军的最终目标是要占领台州,他就建议胡宗宪派离台州最近的一位负责海上防御设施的分巡佥事唐尧臣带领军队马上赶赴台州,于是两支军队一同赶赴台州支援。

  唐尧臣,字士良,江西南昌人,曾拜一代大儒王阳明为师,是阳明心学的重要传承者,曾担任过湖州府通判、分巡佥事、杭州府同知等官职,后来戚家军监军赵大河被浙江巡抚赵炳然弹劾,并且被撤职后已经成为戚家军军师的唐尧臣兼任监军。

  这时,在台州城里知府谭纶也料到了倭寇的意图,于是他就没有带兵或者派兵救援浙江的其他地方,台州城里本身有七八千人的军队,但是城里的一些台州将士好多都是来自附近的桃渚和海门一带,于是这些将土得知倭寇工久打自己的家乡后,有的就擅自带兵去救自己的家乡,后来谭纶知道已经为时已晚,最后台州城里的军队只剩下3000多人,而谭纶现在又看到紧急军情:“在台州城外的花街村(今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花街村)发现有5000多人的倭军。”谭纶知道倭寇如果把花街村完全占领,台州城也就更加危险了,于是他马上下令:“派一小队斥候去请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马上前来救援,留下10000余人镇守台州,最后剩下2000多人由本知府自己亲自率领去解救花街村。”

  戚继光接到谭纶派斥候送来的求救信时离台州还有110里,此时戚家军因为带来的干粮早已用光,而且大家也很累,好多天都没吃东西,都想停下来休息,但是戚继光知道救人如救火,他命令大家继续坚持,克服困难,战胜饥饿,迅速赶往花街村支援,然后和倭寇决一死战,大家再吃饭,唐尧臣的1000多人的军队也赞同,于是大家就服从命令马不停蹄地赶往花街村。

  戚继光率领1500多人的戚家军和唐尧臣带领1000多人的军队到达花街村时已经是深夜了。进入村子后戚继光命令戚家军将士迅速排成几队鸳鸯阵,唐尧臣的1000多人也加入到几队鸳鸯阵中和戚家军一起对战倭军。但是半个小时过去后戚继光发现了问题,由于花街村是一座江南小村,这里的许多巷子都非常窄,每队12人的鸳鸯阵就不太好操作,戚继光就大声指挥大家立即把每队12人变成每队6人,这就是后来鸳鸯阵中著名的“两仪阵”,后来发展出来只有3个士兵组成的“三才阵”,接着过了一会儿两仪阵的威力就展现了出来,杨文、陈大成、金科等人一下子各杀砍死多名倭兵,朱珏一人就砍死了20多名倭兵,接下来谭纶带领2000多人,以及楼楠、胡守仁带领1500多人赶到,后来倭寇不甘心失败,松浦平准命令几百名倭兵们用火绳枪向戚继光、谭纶等人开火,大家连忙用盾牌抵挡,接着戚继光连忙下令胡守仁、吴惟忠等将领带领几百名士兵点燃梨花枪还击,因为在场有其他明军,所以戚家军的士兵点燃没有毒的梨花枪还击倭兵,一下子烧伤了数百名倭寇。

  吴惟忠(公元1533~1611年),字汝城,号云峰,义乌县吴坎头村人,明朝著名的抗倭将领和民族英雄,曾担任过把总、左营游击将军、山海参将、海防副总兵等官职。万历20年12月25日(公元1593年1月27日),吴惟忠带领戚家军跟随东征提督李如松等将领率领的军队进入朝鲜抗击倭寇,万历26年(公元1598年),吴惟忠第二次率领戚家军跟随抗倭名将陈璘、邓子龙等将领率领的军队进入朝鲜抗击倭寇。

  最后四战花街中明军一共斩首倭兵的首级308颗,俘虏2名倭寇将领,淹死在江河中的倭寇不计其数,解救出被倭寇俘虏的百姓5000多人,而戚家军只牺牲了3名士兵。

  嘉靖40年(公元1561年)4月底,戚继光率领戚家军一夜急行军100多里到达花街村,创造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军事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