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民族英雄传 第十七章 宁夏之役开始打响,麻贵、李如松两位名将先后登场
作者:水墨丹青隐士的小说      更新:2022-10-09

  万历20年(公元1592年)2月18日,哱拜纠合儿子、宁夏副总兵哱承恩,以及土文秀等人,并且唆使军锋刘东旸等人一起率领宁夏镇城内(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官兵们发动了叛乱,然后哱拜等人率领叛军杀死了宁夏巡抚党馨和副使石继芳等人,连宁夏总兵张维忠也被叛军逼迫后自杀身亡,哱拜等人发动叛乱后刘东旸自封为总兵,接着刘东旸、継云等人推举哱拜为主谋,哱承恩、许朝为左、右副总兵,継云、土文秀为左、右参将。

  接下来哱拜等人率领叛军接连攻陷了中卫、广武、玉泉营和灵州等地方,以及黄河以西的47座城堡,然后哱拜率领叛军占领宁夏镇的大部分地方后成为“宁夏王”,并自称哱拜为“哱王子”,后来又得到河套地区、蒙古多伦土默特部首领著力兔歹成台吉等人的相助,叛军的势力变得越来越强大,最后导致陕西全境都震动了起来。

  宁夏镇,明朝的“九边”之一,为军事重镇,治所在今天宁夏的银川市。镇守的地区相当于今天宁夏北部的黄河沿岸一带,下辖宁夏、宁夏中、宁夏后等卫,兴武、灵州、韦州、平虏等所。

  哱拜之乱爆发后万历皇帝立即连下了几道圣旨,他先下旨命担任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和陕西三边总督这三个职务的魏学曾迅速前往宁夏境内统一指挥军队讨伐叛军,并且命陕西副使朱正色升任宁夏巡抚,命洮岷副总兵董一奎为升任宁夏总兵,接着万历皇帝又下旨命破格提拔曾经在叛军攻打平虏城时,带领部下坚守平虏城(今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使叛军久攻不下的宁夏参将萧如薰为宁夏副总兵,并且命他在新任宁夏总兵董一奎到来之前暂时代理宁夏总兵的职务,和魏学曾一起处理平定叛军的事情,同时万历皇帝还下旨命增调宣大兵六七千人星夜去支援平定叛军,命陕西巡抚沈思孝率领本部人马前往宁夏境内的下马关(位于今天宁夏吴忠市同心县的下马关乡,下马关是明朝长城固原镇的重要关隘),作为增援部队,命梅国桢担任这次平叛大军的监军御史,接下来明朝历史上著名的“万历三大征”的“第一征”,也就是“宁夏之役”就要开始打响了。

  万历20年(公元1592年)3月初,宁夏之役开始。3月4日,魏学曾下令副总兵李昫、游击将军吴显等人率领军队前往灵州(今宁夏银川市灵武市),同时又命另一位游击将军赵武率领军队前往鸣沙州,在沿黄河一带阻击叛军,阻止他们南渡黄河,而魏学则曾自己率领军队来到花马池(今宁夏吴忠市盐池县)驻扎起来,花马池也就变成了这次讨伐叛军的“指挥部”。正当叛军们遭到赵武率领的军队阻击时,李昫、吴显等人趁机率领军队成功在灵州一带渡过黄河,然后黄河以西的47座城堡也全部都被成功收复,这些城堡内的叛军将士大多都落荒而逃,只有宁夏镇城还仍然在叛军的手中。

  不久,赵武率领的军队在玉泉(今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邵刚镇玉泉村)遭到哱拜和土文秀率领一部分叛军的围攻,同时,萧如薰、李昫等人率领军队镇守的平虏城也遭到了継云和蒙古多土默特部首领著力兔歹成吉等人联合率领的另一部分叛军,以及蒙古大军的进攻,継云等人攻破城门后萧如薰、李昫就率军撤退到城内布置埋伏阻击継云等人,几分钟后継云等人中了萧如薰、李昫等人布置的埋伏,継云被萧如薰一箭射死于马下,著力兔歹成吉等人慌忙率军掉头逃走,著力兔歹成吉等人率军逃走并离开平虏城后李昫立即率领军队赶赴玉泉去救援赵武率领的军队,最后赵武和将士们被李昫率军成功解救,哱拜、土文秀则率领叛军撤退离开了玉泉。

  几天之后万历皇帝下旨重新启用曾经因为被遭到弹劾而被贬官的麻贵为平叛大军的副将,麻贵接到圣旨后立即前往宁夏境内平叛,接下来麻贵赶到宁夏境内后,麻贵马上率领苍头军攻打宁夏镇城,然后在攻城的同时,麻贵虽然率领苍头军多次击败著力兔歹成吉等人派来的蒙古援军,但是宁夏镇城仍然久攻不下。

  麻贵(?~1618年),大同右卫(今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回族人,明朝著名的抗倭将领和民族英雄,父亲麻禄曾在嘉靖中期担任过大同参将,后来又因为战功担任过宣府副总兵、山西总兵的官职,大哥麻锦,少年时代就跟随麻禄征战,后来麻锦立有战功,担任过宣府游击、大同参将、山西总兵的官职,万历5年(公元1577年)间,麻锦去世。二哥麻富,少年时期就参了军,勇武过人,人称“飞将军”,嘉靖39年(公元1560年)间,麻富英年早逝,年仅27岁。麻贵是老三,也是排行最小的,万历初期,麻贵担任大同副总兵,万历10年(公元1582年)年,担任宁夏总兵。万历19年(公元1591年),遭到阅视少卿曾乾亨的弹劾后麻贵被贬到边疆去防守。万历20年(公元1592年)3月间,哱拜之乱爆发、宁夏之役开始后被万历皇帝重新启用,后来因为平定叛乱有功,被提拔为总兵,镇守陕西的延绥。万历25年(公元1597年)间,麻贵担任备倭总兵率军去救援朝鲜,抗击日军。

  4月间,监军御史梅国桢向万历皇帝上奏举荐李如松率军去平叛,万历皇帝于是下旨任命李如松担任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并统率辽东、宣府、大同、山西,以及浙兵、苗兵等军队一起前往宁夏境内对叛军进行围剿。

  李如松(公元1549~1598年),字子茂,号仰城,辽东铁岭卫(今辽宁省铁岭市)人,明朝中后期的著名将领,民族英雄,辽东总兵李成梁的长子。李如松在少年时代就跟随父亲李成梁征战沙场,并且骁勇善战,曾和二弟李如柏一起跟随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渭学习过兵法,年轻时由武进士承父荫,被授予为指挥同知,充任宁远伯勋卫。后来因为战功被提拔为都督佥事兼神机营右副将,接下来又担任过山西、宣府等地的总兵。万历20年(公元1592年)4月间,经监军御史梅国桢的举荐,万历皇帝下旨任命李如松担任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并且命李如松率领辽东、宣府等地的军队前去宁夏围剿哱拜叛军。后来平定哱拜之乱成功之后同年10月16日,万历皇帝下旨任命李如松担任东征提督,万历20年、朝鲜宣祖25年12月25日(公元1593年1月27日),李如松率领蓟、辽、保定、山东等地一共4.5万人的大军进入朝鲜,帮助朝鲜抗击日军。

  李成梁一共有九个儿子,除了长子李如松以外,还有次子李如柏,三子李如桢,四子李如樟,五子李如梅,六子李如梓,七子李如梧,八子李如桂,九子李如楠,九个儿子都是将军,都跟随过父亲李成梁征战沙场,号称“李家九虎”,李家出了许多将才,麻贵他们家族也出了许多将才,他们两家在历史上并称为“东李西麻”。

  万历20年(公元1592年)6月间,李如松率领平叛大军到达宁夏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