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民族英雄传 第五十一章 谢用梓、徐一贯随同石田三成等人到达日本的名护屋城
作者:水墨丹青隐士的小说      更新:2022-10-09

  明朝万历21年、朝鲜宣祖26年(公元1593年)3月25日早上,在朝鲜的义州宋应昌命随侵朝日军去日本谈判的只有谢用梓、徐一贯二人,沈惟敬等其他5名使者则到时候留在釜山配合。

  谢用梓、徐一贯二人得知宋应昌只让他们二人前往日本,其他人都留在釜山后,二人都吓傻了,简直不敢相信,并且都呆呆地站在那里,过了好了一会儿,这二人才恢复正常,接着让人万万没想到只见这个两个大男人一起上前,竟然在宋应昌直接面前哭哭啼啼地说道:“都是沈游击所为,而宋爷乃如是分付于俺等,俺将何为?贼情真不真,俺何知之?”

  谢用梓、徐一贯当面请求宋应昌不要派他们去日本,但是宋应昌态度坚决。谢用梓、徐一贯二人只好心灰意冷,绝望地对宋应昌等人说:“死是一死,奈何?”

  第二天早上,也就是3月26日早上,谢用梓、徐一贯二人就和沈惟敬等人先前往王京与小西行长等人会面。

  4月2日到3日间,副总兵刘綎率领5000多名四川兵渡过鸭绿江进入了朝鲜境内。

  4月8日早上,到了约定好的日军从王京撤退的时间,谢用梓、徐一贯二人、沈惟敬等人也到达王京城下,沈惟敬先单独进城,结果一进城内就被扣留,接着就在这一天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等人就没有遵守在3月15日与沈惟敬达成的协议,没有撤退,也没有释放被俘虏的朝鲜的两位王子和陪臣们。

  4月17日,谢用梓、徐一贯、胡泽、沈思贤、周弘谟、吴宗道也才被允许进入城内,沈惟敬才被小西行长等人放了出来。明朝万历21年、朝鲜宣祖26年(公元1593年)4月19日,日军才从王京撤退离开,并前往朝鲜的釜山一带,但是日军还是没有遵守协议,撤退时带走了朝鲜的两位王子和陪臣们,并且也没有留下一名将领作为人质,只是撤退前日军将龙山仓剩下的2000石粮食留给了明朝联军,谢用梓、徐一贯、沈惟敬、胡泽等人也只好随日军一起撤退。日军撤退后,李如松立即率领明朝联军在第二天,也就是4月20日进占了王京。自明朝万历20年、朝鲜宣祖25年12月25日(公元1593年1月27日),李如松率领4.5万人的东征大军渡过鸭绿江后进入朝鲜境内的义州以来,只用了不到4个月时间,李如松率领的明朝联军就成功收复了朝鲜的三都:王京、开城和平壤。

  5月间,日军撤退到了朝鲜的釜山一带后,他们得到来自日本对马岛的援助物资,接着日军强征当地的朝鲜百姓建造城池,以此把这里作为堡垒来长期坚守。后来除了留下小部分日军驻守釜山一带外,日军的主力陆陆续续地返回到了日本的名护屋城,日军在釜山一带建造的倭城和驻守的小部分日军将成为日本方面接下来与明朝之间的一项和谈筹码。5月8日,和日军一起撤到釜山一带的谢用梓、徐一贯和随行人员一起离开釜山乘船先前往日本的对马岛,然后再前往名护屋城和谈,随同明朝使团成员回日本去的日本大名和将领有石田三成、小西行长、景辙玄苏、增田长盛和大谷吉继等人,而沈惟敬、胡泽、沈思贤、周弘谟、吴宗道则留在釜山配合谢用梓、徐一贯接下来到达日本后与日本方面展开的谈判。

  增田长盛(公元1545~1615年),是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和江户时代初期的著名将领,别称仁右卫门。早先增田长盛是织田信长的部下,后来成为丰臣秀吉的家臣,是日本最高权力机构“五奉行”之一。

  明朝的使团人员到达日本前,丰臣秀吉得知万历皇帝派出的敕使要来日本和谈,就想让明朝使者好好地见识和领略一下日本的威仪,并且准备让武士全部出动。5月18日,谢用梓、徐一贯和随行人员与石田三成、小西行长等人到达日本的名护屋城,这时,丰臣秀吉不知道谢用梓、徐一贯的敕使身份是冒充的,真实身份只不过是明朝两个职务低下的官员,所以他对使团一行十分重视,并派出了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和前田利家分别招待使团一行,这在中日两国的外交史上是非常具有戏剧性的一幕。

  前田利家(公元1539~1599年),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的著名大名和将领,加贺藩的第一任藩主,丰臣秀吉统治时期的“五大老”之一。明朝嘉靖17年、日本天文7年12月25日(公元1539年1月15日)出生于日本尾张国海东郡(今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

  5月23日上午,丰臣秀吉在名护屋城内接见了谢用梓、徐一贯。他带着谢用梓、徐一贯参观了名护屋城内的黄金茶室,并赏赐给他们二人300两白银、两把倭刀和几十件衣服,接着丰臣秀吉又命人赏赐给明朝使者的随行下级官员们500两白银,然后丰臣秀吉派日本僧人景辙玄苏与谢用梓、徐一贯等人进行会谈,接下来和谈就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