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民族英雄传 第五十三章 日本僧人玄圃灵三和明使谈判,两国各自拿出和谈条件
作者:水墨丹青隐士的小说      更新:2022-10-09

  万历21年(公元1593年)5月23日下午,在名护屋城内的第一次谈判中景辙玄苏又在纸条上写道:“太阁殿下让我向两位天使报告出兵朝鲜的本末。三年前,日本告知朝鲜国王,说有要事要通报大明,请朝鲜代为转奏,朝鲜答应了。但是,日本等了三年,也没收到朝鲜的回信,于是起兵,目的不是为了侵犯大明,只是想从朝鲜借路,前往大明,向大明直抒胸臆。因为朝鲜遮截日本前往大明的通道,所以日本发军讨伐朝鲜,这是对朝鲜欺骗日本的惩戒。天朝现在派遣两位使者来为朝鲜说和,若仍旧惯纵朝鲜,那么太阁将领兵直入辽东,亲向天子禀告。两位使者回国以后,将这个意思如实转奏而不进行欺瞒,那么和亲之事可成,愿思量。”

  此时的景辙玄苏在颠倒黑白,他想用丰臣秀吉将亲自率领日军出兵明朝的辽东这句话来威胁谢用梓和徐一贯,迫使两位明朝使者答应日本提出的大明要与日本和亲的要求,但是谢用梓、徐一贯还是拒绝了景辙玄苏提出的要求。

  景辙玄苏见两位明朝使者一直拒绝和亲,于是他又在纸上写道:“如果大明继续惯纵朝鲜的欺骗行为,那么日本的怨恨就会继续加深,而难以对大明忠诚。二位天使宜速速促成与日本的和亲,到时候就可以带着太阁游历北京和明朝各处名胜风光了,而这都将是你们两位好媒人的功劳。”最后谢用梓、徐一贯看了后仍然拒绝和亲的要求,这样第一次谈判就结束了。

  6月21日,丰臣秀吉改派日本南禅寺(今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境内)的僧人玄圃灵三为主要谈判代表与谢用梓、徐一贯在名护屋城内进行了第二次谈判。

  玄圃灵三,日本战国时代的著名僧人,是丰臣秀吉身边的三大高僧之一(另外两名僧人分别是西笑承兑和惟可永哲),熟读经书,会说汉语。

  谈判开始后玄圃灵三先把丰臣秀吉亲自起草出来的日本与大明和谈的7项条件先拿出来给谢用梓和徐一贯看,这7项和谈条件分别是:

  1.明朝皇帝的公主要下嫁给日本天皇为后妃。

  2.恢复日本与明朝两国的勘合贸易(通贡)。

  3.明朝与日本两国大臣互相交换誓词,表示永远通好之意。

  4.大明居中仲裁,朝鲜八道的咸镜道、江原道、平安道和黄海道还给朝鲜国王,剩下的庆尚道、忠清道、全罗道、京畿道4道割让给日本。

  5.朝鲜方面要把没有被俘虏的朝鲜王子和一两个大臣作为人质乘船渡海前往日本。

  6.日本释放去年俘虏的两位朝鲜王子和陪臣们回朝鲜。

  7.朝鲜大臣向日本提交永不背叛的誓词。

  谢用梓和徐一贯看到丰臣秀吉亲自写的第一项条件,也就是“大明皇帝的公主要下嫁给日本天皇为后妃”,再次表示了拒绝,并且也一起气愤地对玄圃灵三说道:“我方再次重申大明自太祖开国两百多年来从未有过和亲之事。”

  然后谢用梓和徐一贯拿出了宋应昌等人要他们出示的明朝提出的三项和谈条件:

  1.日军要把所占领的朝鲜领土全部还给朝鲜国王。

  2.释放日军俘虏的朝鲜两位王子和陪臣们。

  3.丰臣秀吉要向明朝皇帝上表谢罪。

  同时,他们二人也出示了一项交换条件: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其实早在5月23日,谢用梓和徐一贯在与景辙玄苏谈判之前就已经出示了这四项条件给景辙玄苏看,并且在那次谈判中他们几次都拒绝了景辙玄苏提出的和亲和替大明讨伐鞑靼的要求,也详细地阐明了这四项条件,并且一直坚持两点:一,明朝和日本都要撤军回国;二,日本方面要派使者到北京向明朝皇帝呈上丰臣秀吉的降表,而且在这次与玄圃灵三的谈判中,他们也再次重申了要坚持这两点。

  丰臣秀吉现在之所以起草出来“明朝皇帝的公主要下嫁给日本天皇为后妃”这一项条件,是因为丰臣秀吉他此时是希望通过与明朝的和亲使日本成为明朝的一个附属国,但是只有他们日本和明朝是和亲关系,其他的藩属国家都不是,也就是说丰臣秀吉想通过和亲来达到他们日本是要凌驾于其他藩属国之上的目的。

  谢用梓和徐一贯拒绝和亲的条件后,玄圃灵三先是说道:“两位天使,这是太阁大人起草的条件,是不能更改的。”

  谢用梓和徐一贯只好无奈地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任凭尊说。”

  接着玄圃灵三却突然退让了一步说道:“那这样,两位天使现在可以把你们的想法说出来,我之后会报告给太阁大人。”

  然后谢用梓和徐一贯继续向玄圃灵三说道:“我们二人代表我国来到日本,是想和日本延续旧好。但是现在看到你们太阁起草出来的条件,其中很多都是不通情理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难道让我们两位将此意隐瞒,不报告给我们大明天子吗?还是说把这些话直接上奏天子?隐匿不报的话,就是涉嫌欺骗了。如果直接上奏,则与日本和好的事情就很难办了。一定想要和好的话,请删除几项条件,则和好的大事可成。”

  那么接下来谈判会怎样继续进行下去,下一章再为大家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