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全能超顶流 第三章 狼人文抄公
作者:嵩南的小说      更新:2023-02-10

  登陆华国诗词网的平台,点击征稿链接,注册、认证,等这些必备而又繁琐的步骤全部弄完之后,叶知秋还很郑重地十指交叉用力抻了一下。

  征稿作品:《题龙阳县青草湖》

  作者:江南(唐温如)

  叶知秋直接用了自己的笔名。

  很显然,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机会,一旦诗词火了之后,作者的知名度自然也会水涨船高,就有机会带动如今还是不温不火的《仙剑奇侠传》,再收一波人气值。

  简单来说,如果叶知秋想要尽快提升自己的体质,那他就只需要做到三件事。

  高调,高调,还是他吗的高调!

  既然要做文抄公,那就要做狼人文抄公!

  毕竟在极其有限的条件下,能够让他把握的机会属实不多。

  做直播不会制造直播效果,做短视频也没有什么好的想法。

  唱歌方面虽然已经有了系统奖励的神级演唱感染力技能,但奈何叶知秋五音不全。

  本身唱得就已经够难听了,如今又有技能辅助,一旦开嗓,就是妥妥没有技巧,全是感情!

  就像某毁灭世界的高音。

  至于作词作曲...

  叶知秋根本不会。

  系统倒是可以抽奖,也能定制,但所需要的花费却是他根本承受不来的。

  单单抽奖就要十万一次。

  定制歌曲更是贵得离谱,需要根据歌曲质量判断所需,百万起步,上不封顶。

  当然抽奖和定制也不仅限于歌曲,同时还包含了很多其他东西,简单来说就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但这一切的前提却都需要人气值。

  叶知秋稍稍走神片刻,清醒之后,才继续敲击键盘,嘴里碎碎念道:

  “感谢原世界的各路大神,小弟重活一世,实在不想再当短命鬼了,万望恕罪,恕罪...”

  与此同时,屏幕上的内容一栏,光标迅速跳跃。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这是叶知秋前世最喜欢的一首诗。

  尤其后两句。

  这是元末诗人唐珙的作品,生平并无记载,仅知“珙豪于诗”,统共流传下来八首作品,其中就数这首最为经典。

  尤其后两句,简直堪称神来之笔,给人留下了太多可以幻想的美好与浪漫。

  如果是让叶知秋来评价,那这两句就是一幅凌驾于现实之上的唯美画卷!

  写完之后,叶知秋重新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错字之后,才点击提交,再点确定。

  “恭喜您,参加征稿成功,期待您的...”

  网页上弹出的提示还没看完,叶知秋就直接关掉了。

  下一首!

  题目:《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作者:江南(晏殊)

  内容: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提交,确定。

  再来!

  题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作者:江南(陆游)

  内容: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提交确定。

  继续!

  ...

  既然要做文抄公,那当然要捡好的抄。

  但说虽如此,做事的时候最好还是留些退路,小心无大错。

  所以叶知秋在选诗的时候,也是经过多般考量的。

  一要名诗名句,二是风格不能相同。

  既然要高调,同一人连作十首风格迥异的诗词,无疑会是最佳选择。

  有争议,有怀疑,才有更多流量和人气值。

  这一点叶知秋考虑得很清楚。

  再就是第三点,所选诗词的水平不能太高。

  像《登高》、《春江花月夜》、《念奴娇·赤壁怀古》、《蜀道难》这些就不太行。

  虽然也有背不下来的原因在吧。

  但如果真要直接拿出来,毫无疑问就会变成出道即巅峰,之后则走下坡路的情况,容易被人诟病。

  一锤子的买卖可不能干。

  将十首诗词全部提交之后,叶知秋终于松了口气。

  按照华国诗词官网给出的信息,这个活动会在九月一号的零点停止征稿,十二点则会更新页面,把所有投稿的诗词全部排列出来,开始投票。

  京都音乐学院的开学时间是九月四号,前面两天则是报到时间。

  也就是说,今天是这个活动征稿的最后一天。

  差点儿错过。

  叶知秋瘫在椅子上,突然意识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其实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多。

  像今天这样,如果不是偶然刷视频看到广告,可能就要等最终评选结果出来之后,他才有可能从网页新闻上发现,原来还有这样一个活动。

  这可不好。

  但真要细数起来,文娱所包含的方面却又太多太多,显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了解完的。

  “算了,还是慢慢来吧。”

  叶知秋抬手搓了搓脸颊,一口气干掉杯子里的大半茶水之后,便拿上钥匙,起身下楼。

  站前小区,位靠汽车站与火车站而得名,地理优势还不错,周围最不缺的就是各种街市,北门正对购物中心,南门正对古玩街,东门是一条商业街、大马路,西门则有一片小吃规划区。

  叶母张蕙兰打工的牛肉面馆便在东门,出去之后一拐就到。

  此间晚高峰,牛肉面馆的生意也很不错,虽然没到排队的程度,但也已经没有空桌了。

  叶知秋推门而入,一眼就看到了个子不高,身材微微有些发福的张蕙兰,正忙着叫号送面。

  下意识地想要过去帮忙。

  但一想到自己这个体质,就还是算了吧。

  大概率会越帮越忙。

  等到张蕙兰送完面后,他才走了过去。

  “妈!”

  “哎,来啦,先去找个地方坐着吧,今天想吃啥,妈去给你点!”

  “不用麻烦,您忙就行了,我随便吃碗面。”

  说完之后,叶知秋就转头跟柜台的中年女人笑道:

  “翠姨,小碗牛肉面,多加香菜。”

  说话同时,已经掏出手机准备付款。

  后者没好气地伸手盖住收款码。

  “我都懒得说你们母子俩了,该干啥干啥去,面好了自己端!”

  叶知秋哑然,只得收起手机去一旁等着。

  张蕙兰也只苦笑着摇头叹气,没说什么,继续忙活。

  很快,一碗面就被送到了餐台上。

  跟翠姨确认过是自己那碗之后,叶知秋便自己端走,只是周围看了一圈之后,发现确实已经没位置了,就连拼桌都不行,干脆也不去贪店里的空调,直接出门坐在台阶边上,呼噜呼噜地吃了起来。

  天色刚晚,华灯初上。

  路边街上人来人往。

  全是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