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乡传奇 采花小仔
作者:桑青紫的小说      更新:2022-09-29

  窗外偶尔传来几声鸟叫“喳喳”“嘎嘎”,汽车轰鸣而过,也偶尔发出“嘟嘟”的叫唤,电动车摩托车就换成了“滴滴”“嘟……”。这些长短不一的背后,都是未曾谋面的同类在发出自己的信号。杨桐躺在床上,心想着,鸟叫无非为了求偶。而,人的工具车发出的声音,却是催促提醒。曾经一度,他听到汽车鸣笛的声音就很紧张。

  杨桐出生在平原省的一个小村庄里,他刚出生那会儿,村里的南北走向的主干道还是一条土路。那时候的交通工具还是自行车为主,不过很快农用三轮车,四轮车就开进了村。传统的两轮板车,被当地人叫做地板车就慢慢地退居二线了。

  四年级的时候,村里开始修柏油路。他爸妈用自家的毛驴拉了几板车土,完成了分摊的修路任务。

  三年级学会骑自行车的杨桐,在四年级的时候,是第一个从自己村里小学,直接沿着陌生的乡间土路,到达隔壁村学校的。因为,那时候村里的小学四五年级被停办了。打那儿以后,杨桐就在那条路上穿梭了好几年。虽然,柏油路平坦整洁。但他和小伙伴们,包括杨枣,常常喜欢走那段土路,因为那条路更刺激。

  刚出村口没多远,就有一处茂密的芦苇荡在路旁,而茂密的地方总会引起人的联想。他上小学那几年,一直流传着人贩子抓小孩挖器官的谣言。以至于小孩子们,心里都在害怕,但又没真的见过人贩子。人贩子,可能就藏在那绿油油密不透风的旱地芦苇丛里。于是,他们每次路过那里,他们就会拼命地加速冲过去。但是,车子不好的人,又不敢那么拼命。如果要是掉链子了,或者滑轮(干蹬使不上劲儿)了,那就更麻烦了。用喜欢玩游戏的人话来讲,就放技能太慢会被对方攻击,放太快又会空大招。进退两难,真是刺激。

  其实,他们也没那么胆小。一群男孩子还去过村东南方向,一个更大的芦苇荡。在那里,芦苇长的有两米多高,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连成一片。杨桐记得有一次,不知道怎么抽风,和一群顽皮的小孩子居然想到去芦苇荡里去掏鸟窝。在里面,小心翼翼地扒拉着芦苇前进。闷呼呼的,感觉并不舒服。但是,当发现用枯草编织好的鸟窝时,杨桐还是很激动的。虽然,没有看到鸟。但也满足了他的猎奇心,小孩子总是充满好奇的。而对于小鸟的好奇,更是杨桐童年的一大乐趣。这个我们后面再说,回到眼前的比竹林还密集的芦苇荡,杨桐不光是去里面掏鸟窝,他们还像远古人类一样,在春天的时候,到里面采集茅草尖。

  北方春天的田野,那时候并没有太多的零食。而天然的食物,自然是小孩子的主要目标。茅草尖是绯红色的,也有紫红色的。早在诗经里就有记载,古人用好看的茅草来传情的故事。杨桐那时候压根不知道什么诗经,他和小伙伴们贪恋的是茅草尖,也算是茅草花的甜。而他们这群采花仔对其他花也都很喜爱,例如紫色的泡桐花。春天落满地,蚂蚁也喜欢钻进去吸食里面的花蜜。他们在喇叭似的花尾一吸,香甜的花蜜就到嘴了。

  杨桐的名字也是有杨树和桐树得来的,父母像让他他像这两种树一样长大成才。而且也希望他能具有这两种树的品质,一个坚韧挺拔,一个轻盈芬芳。但是,杨桐并没有那么人如其名。

  他知道诗经里的茅草和他小时候的茅草是一回事,还是因为一个姑娘。那是他在相亲软件上认识的,加了微,不温不火的聊着。那是一个南方姑娘,有点娃娃脸,眼睛大大的。杨桐比较中意,但却过于急躁。那天,他对姑娘说,想看他。姑娘不乐意,直接告诉了他。他又坚持了一下,姑娘彻底火了。

  说:咱俩不合适,互删吧。

  于是杨桐备受打击的,接受了被拉黑。他意识到了自己的肤浅,但也记住了姑娘名字里的一个字,炜,彤管有炜的炜,出自诗经。

  杨桐的异性情缘颇为曲折,不像他的名字一样挺拔,而像一棵垂柳,弯曲生长的主干上,散发出千丝万缕。

  可是,他为什么听到汽车喇叭声就会紧张呢?因为,自从那条柏油路修好。他在上面骑了六七年自行车。在隔壁村读完小学,在镇里读完初中。去县城读高中的时候,他告别了自行车与少年时代,忐忑地坐上汽车进城。

  第一个月从县城,回到镇上。碰巧又搭上同村在镇上上班的一个哥哥的摩托,回到村里。回到那个熟悉的校园,打开堂屋门,一股往日的气息扑面而来,他一下子泪如泉涌。

  那是秋天,也就是阳历十月份。杨树叶子已经稀稀疏疏,空气中带着秋天的凉意。他不舍得告别故乡,但却一次次走远。而,汽车就染上了离别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