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仪华夏易悠悠 第四十九章 竹票
作者:银河小树的小说      更新:2022-12-28

  攸喜把先拉上山的的一筒子山寨蜀茶,和龙上山一起扛到庙殿的捐赠殿堂。

  来庙司捐物捐钱的人员,陆陆续续总有不断,碰上大的善举,还有特别的宣扬仪式,看仪式热闹的人不少。

  慈善事业自古就有,而在重大的节日里,通过庙司的渠道,更能够收获到声名,名与利是紧密相连的,因此,龙方一些贵盛人家,颇为热衷此道。

  今天,捐赠的宣扬仪式有三场,其中,包括攸、龙的捐茶。攸喜跟龙上山说好,这次捐赠,也把他的名字写上!

  攸、龙二人进到堂里,眼尖的庙官们早已经认出了他们,极为热情地上前招呼、接待。

  热茶是不肖说的;两个大庙官,也在得到消息后,陪同着文灼公主第一时间前来看顾。因为公主的到来,殿堂内外围得水泄不通,让人感觉仪式场面必然显得与其他捐赠活动很有不同。这,肯定是本日庙会里的一个高潮。

  殿内殿外的人们,交头接耳,热议纷纷。

  “两位大庙官亲自出场,这阵仗……啧啧!”

  “.…..”

  “看,公主也来了呢!”

  “在哪儿?我看不到诶!”

  “是她吗?天哪,我们龙国的公主,真是美若天仙!”

  “.…..”

  “这是小民第一次目睹公主神采!”

  “什么捐赠,这样引起重视?”

  “.…..”

  围观的人,其实此时最想观瞻,毫无疑问是公主的风采了。不必说寻常百姓,就是聚邑许多有头有脸的人物,也未必就有接触或者会见公主的荣幸呢。

  动静很大,有很多本身就在这庙会里做生意的,只要能走得开,也闻讯赶到了捐堂这边的高地上来。

  ……

  云水先生果然没有哄骗小喜,他推荐的哪些草药卖得很快,即使到了后面稍抬了一下价格,也是供不应求。

  银风竹有些失落于草药数量的不多,他放下装药草的空框,与小黑交代几句,就拿起特意帮着留下的几副打蛔虫的积药,去找昨日来买的篾匠去了。

  小黑哥的盐巴生意一如昨日那样不温不火,咸鱼干也还是不怎么卖得动,一得空儿,他就抓紧时间,与初二一起作伴打着盹儿。

  在原来的地方没有找到篾匠,听人说今日篾匠竹器带得多,不想上山,已在山下另择了一处地方做着他的生意。小主的那些什么茶叶子,按计划要等明天才会拉倒山上来售卖,银风竹自忖可以离得开半日,他也是人老心不老,不怕折腾的,口里破天荒地哼着一支什么调儿,兴冲冲地找篾匠去了。

  小主有龙老板陪着一起耍子,老头子放心得很。只要不添乱就好,小孩子家家,也不希图他能作多少什么事情!

  捐赠茶叶的事情,小喜是与银伯说过一些的;昨日在庙老官那里混茶、混杯子的事情老头子已经从龙上山那里知道了。今日,还是让他们继续玩闹去;龙上山现在还是发自己工资薪水的老板呢,自己不放心小主的方面,就委托给他好了。以小主的话说,那种树叶子,本来就是劳宫所的一个劳友做的山寨货,还搞什么捐赠仪式,自己有些丢不起那人呢!

  攸喜坐在堂里,悠悠地喝过两碗代表了荣誉的热茶,昨日那些二庙官和三庙官们,看他的神情与眼色也不同了,满满的都是说不出来的钦羡。两位大庙官彼此细细低语几句,又转头与文灼公主商议什么,然后,庙监就提议:仪式放到正殿外的大禾坪上去。

  外面的场坪更加宽阔,也没有边界,能容纳得下正在增加的更多人员。

  由公主陪着庙长去正殿上过香祭拜过了神像后,就出到了殿外的禾坪里来。接着,庙监向攸喜、龙上山两人索要捐赠者的正式名姓。小喜略一思索,报出了三个名字:

  一个是龙上山,一个是还在劳宫所服役的阿车,此外,还有一个银风竹的大名。

  攸喜并没有报写自己的名字,他认为,在对外来说,银伯至少是名义上的家长,这个捐献的荣誉留给他,显得更合乎礼仪一些。

  大家都已经知道这场仪式所要捐赠的是茶叶了,就以为是三家合资买来的蜀茶。那捐台上,放着的捐品,就是一大竹筒里面盛着的东西!

  一百两蜀茶,还是很值钱的,不过,如此大动干戈,还上署三家名字,这就略微显得有些夸张。一筒叶子,分摊数额后,捐量并没有多少么!

  大家看见了龙上山,认得他的人不少,晓得他作为一坊之主,多年来未有像样的捐赠过一回,这样来一次,似乎很做作呢。

  “下面,我宣布,有三位客商,向庙司捐赠一千两——聚龙茶!”

  “他们的名字是……”

  随着庙长的宣布,人群里炸开了锅!

  “什么?”

  “巨——龙——茶?巨龙茶,是什么好茶?”

  “是华阳的新品吗?”

  “没有听过呢!可能是荆楚茶吧?不然这价值……”

  “一千两!”

  “一千两?东西呢?”

  “如果是巴蜀茶叶一千两的话,确实是应该有这么一个仪式的……”

  ……

  “为什么庙司要弄这么一个仪式?这是因为,这聚龙茶,是实实在在的、由我们龙国本地出产的茶叶!”

  庙长说话之后,是文灼公主声情并茂的鼓动性演讲。

  “我们东方的民人,受到圣人的启发后,其实一直都从自己这片土地的神奇树上,采下叶子,制作可以饮用的食品……”

  “只是,因为国家的疏忽,没有很好地利用起这种神奇叶子,来为民众谋利造福……”

  “当然,我们曾经在安全、制作、经济成本、食用价值、栽培,等等方面,因为顾虑过多,把这种宝物的推广,迟滞了……”

  “巴蜀茶叶很好,可是因为产量小、交通不便,路途遥远,导致成本十分昂贵,使得能够享用它的人,仅局限在少部分富贵人家……再说,一方水土一方物产,两者特色也不相同……”

  “如今,我们要把这种东方树叶的价值发扬光大,让更多的寻常百姓,也可以吃到、用到这种——神奇而美妙的东西!”

  “这种东西,以前主要是被缺食的人们用来度荒年的……其实,根据树叶的特性,它更适当的作用,还是当做品鉴的饮品,清凉解渴,还可以提神……”

  “生产这种叶子的神树,我们龙国就有,聚龙城我也见过!所以,与一些人商讨之后,特别是——与这位少年文士——”

  文灼公主地把人们的焦点转向攸喜,并且特意强调了他的文修的衔位,以示后面茶叶的名字来历,并不是随意而取,而是有所根据的:

  “与这位少年文士商讨之后,决定给这种神叶取一个——嗯,聚龙茶——的名牌!”

  “.…..”

  “是聚龙茶!”

  “.…..”

  “以后我们也可以充充贵族,喝喝茶了。”

  “嗯,我将来要转行,准备做做这方面的工作了!”

  “.…..”

  “聚龙茶?能比得上华阳茶么?”

  “鱼凫公子呢?他不是也做这方面的生意么,不担心他们的华阳货受到冲击?”

  “.…..”

  “刚才我们公主说了的呢——不相关,因为华阳茶在这边本来就供不应求的!你不见蜀茶每年来这边的量,就那么一点点?”

  “.…..”

  ……

  启封,颜色和形态都不错,就是与以往所见的蜀茶有些不同。

  “根据庙司的意见,我们要从这捐赠的茶叶里,拿出一部分来进行现场拍卖,换得的钱财,再上账到庙殿,以后用于公益事业!”

  这时候,向大家讲话的是庙监大人。

  “在场有需要者,每人只有可以凭票限量购买一两。每两一个铜贝!需要的人士,请到旁边领票!”

  庙司一板一眼地说道,对这样的活动,他显得很有经验。

  一个铜贝一两,这价钱,只是比蜀茶略便宜一些,但是,因为是品尝新物,所购之量也不多,有热情愿意出钱财的,都蠢蠢欲动。聚龙茶可是一个新事物,第一批吃过这茶的人,以后可是很好的显耀的资本啊,何况,这也是一种行动上的义举呢。

  首先去领票的,是文灼姑娘。紧跟其后的,是她在易事殿的一些同事。然后是庙司的大老官、二老官和三老官们,一些与庙司熟悉的客商,榜样的力量是很大的,看到他们的举动,手里捏着钱贝的人,开始跟风上前。

  没有出现观望的节凑与场面。

  在这样带动下,抢竹票的人多了起来。

  正是时候,赶来了一位小喜很在意的人士:鱼凫公子。当然,鱼凫紫夏在其他人的眼里,还是一副高贵男装的打扮。

  与他一起前来的,自然包括文鱼姑娘。

  他们在聚龙城,可是类似于文灼公主一样的风云人物,而且与大家更熟识。在众人的眼里,他们代表了一种消费的潮流,从一定的程度上引导着聚龙城周围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趋势。

  其实,他们是由文灼姑娘特地派人请来的。鱼凫紫夏是文灼姑娘特意请来助力的贵宾!

  在大家看来,鱼凫公子,是既卖茶又喝茶的先锋人物,算是当下聚龙城最懂茶的人了。他的到来,很自然地,又把现场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

  鱼凫公子带着文鱼等人,与公主和两位大庙官打过招呼后,也去领了用竹签制作的票根。因为文灼公主和鱼凫公子等头面人物的加持,一百根票号,很快就领光了。那些后来者未得到购买资格的,无不发出遗憾的声音。

  然后是按票付钱购茶。如果今天还不想带走这茶叶,可以保存票根,等着明天付钱再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