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剑胆 第二章
作者:湍流中的漩涡的小说      更新:2022-09-30

  卫国,PY城。

  夕阳西下,红霞满天。

  荆轲在夕阳下。

  每当晚霞映红天空的时候,荆轲总是喜欢在夕阳下,惬意地感受着夕阳余辉的温暖。看着绿水映着红霞,红霞亲吻着夕阳,看着那袅袅上升的炊烟,呼吸着清风中淡淡的花香,聆听孩童追逐晚霞的欢笑声。

  每当此时,荆轲心里总是充满着欢乐,就像一个孩子正在玩耍自己最心爱的玩具。在他眼里,眼前这美景简直就是一首轻柔美妙的曲子!

  一想到曲子,荆轲总是忍不住走到琴案前,十只手指轻轻按在琴弦上。顿时,清朗嘹亮的琴声如同一泓潺潺的细流,从手指间缓缓流出,在夕阳下袅袅荡漾,跟这梦幻般的美景潜移默化地交融在一起。

  他已在人世间经历了十五个春秋了。他感激上天赐给他如此美妙的生命,感谢上天让他经常看到这样美丽的风景。他相信幸福一直都会陪伴着他,直到生命的终点。

  但是,他错了。幸福即将离他而去,因为秦王的铁骑来了。

  面对着排山倒海而来的秦国铁骑,弱不禁风的PY城就像沙滩上那用沙子堆成的城堡,马上被死亡的海洋所吞噬。

  PY城沦陷时,秦兵个个如狼似虎,扑向手无寸铁的老百姓。顿时,PY城里血雨腥风,哀嚎遍野,鲜血的颜色瞬间染红了大地,哀嚎的声浪悄然抹黑了天际。只有那一抹残阳,悲凉静肃地凝视着即将颓倾的PY。

  残阳西挂,霞光万里,

  秋风呜咽,似在悲鸣。

  又一个黄昏来临了,今日的黄昏还是以前的黄昏,但今日的荆轲已经不是以前的荆轲了。

  以前这个时候,荆轲正微笑着坐在窗前,惬意地欣赏着窗外夕阳的美景,弹奏着美妙的乐曲。但现在,荆轲却在承受着一生中最绝望、最悲痛的煎熬。PY城沦陷之时,荆轲侥幸逃离了PY城,逃进了深山里,躲过了秦兵的追捕。但他的父母及弟弟,却都葬送在秦兵的屠刀之下。此刻,他全身乏力地躺在山洞里,目光呆滞地望著洞外。

  洞外,夕阳正惶惶不安地俯视着大地,血一样的晚霞染红了天空。

  一只孤雁正艰难地向南边的山巅飞去,就像是在血泊里挣扎。突然,一阵狂风扫过,孤雁就像被无形的利刃刮了一下,惨叫了一声,直坠落山崖。

  荆轲顿时感到一阵撕心裂肺的剧痛,全身不停地颤抖着,他感觉自己就是那只孤雁,此刻正坠入无边的黑暗之中。渐渐地,他的意识越来越模糊,眼前的景色渐渐变成了模糊的缤纷的一片。恍惚间,他回到了梦里的水乡,感受到了夕阳余辉的温暖,看到那青山正荡漾在绿水上,看到那晚霞正亲吻着夕阳……

  他看到了爹娘,还有哥哥的笑脸。他们正在朝他微笑招手!突然,他们都化作一缕缕轻烟,渐渐消失了……

  “爹,娘!”

  “等等我!”

  荆轲又惊又喜,猛地一下子坐了起来,颤抖着大声呼喊着:“爹,娘!”

  没人回答他,回答他的是死一般的寂静。荆轲渐渐清醒过来,环顾四周,夕阳已经消失了,山洞里一团漆黑,寂静得像一座坟墓,天地间彷佛只剩下他一个人。

  又一阵刻骨铭心的痛袭来,荆轲他那正在滴血的心又被利锥猛戳了一下。

  同时,一股紫红色的火苗,也在他大脑里开始燃烧起来。

  荆轲咬紧牙关,挣扎著从地上爬起来,脑中的火苗正灼热地跳跃着,把他眼睛直烧得通红。突然,他对着黑沉沉的夜空,声嘶力竭地地大喊:“秦王嬴政,不杀你我誓不为人!”。凄恻的喊声冲出洞口,在空旷的山间回荡,格外地凄凉。

  茫茫尘世,光阴似箭。弹指间,十二年光阴已逝。光阴如刀,刀刀催人老。谁都无法躲避光阴那无处不在的的刀光。多少绝世容貌,绝代风华就这样在这刀光下孤独老去。

  荆轲自然也无法躲避光阴之刀。十二年的光阴无情地吞噬了他的青春年华,在他脸上刻下了一道道岁月沧桑,并把他的两鬓雕刻为白霜。但是再锋利的刀刃也无法砍断荆轲对秦王的仇恨,无法割断荆轲刺杀秦王的决心。

  在这十二年里,荆轲不知流了多少血,也不知有多少次跟死亡擦肩而过。

  为了拜师学剑术,他冒着大雪在剑术名家盖聂家门口跪了三天三夜,盖聂深受感动,毅然打破剑术不外传的家训,破例收他为徒。

  八年后,荆轲剑术已成,随即拜别盖聂。盖聂知道他的心思,面露忧郁之色,摇了摇头:“秦王也是一名剑术高手,身边更是高手如云,凭你一己之力刺杀秦王,无异于以卵击石啊!”

  “先生教诲,我没齿难忘。”荆轲目中流露出悲愤之色,咬了咬牙,斩钉截铁地说,“秦王暴政虐人,犯我卫国,杀我家人,如此国恨家仇,我不能不报。”

  盖聂一听,心里顿时百感交集。他明白荆轲意志坚定,无法劝说他,不由得一声长叹:“‘我已无我,我就是剑,剑就是我’此乃剑术至理。倘若你能参透这其中奥秘,登上剑术的最高境界,那刺杀秦王就有一丝希望。”

  荆轲眼睛顿时一亮,噗地跪了下来,嘎声道:“什么是无我,如何才能达到无我,请先生赐教。”

  盖聂又长叹一声,无奈地说:“剑术至理仅仅十二个字,只能意会而无法言传。无我就是放下自我,只有放下自我才能无我。我一生痴迷剑术,早已看破人世间的恩怨情仇、悲欢离合,放下七情六欲,但至今都无法参透‘无我’真义。你天资聪慧,悟性绝佳,若能投身江湖,博采众家之长,定能参悟剑术至理,登上剑术的巅峰。”

  荆轲顿时如梦初醒,眼里噙着泪水,颤抖着说:“多谢先生赐教,先生的恩情,荆轲无以为报,唯有来世再报了。”

  说完,荆轲恭恭敬敬对着盖聂磕了三个响头。

  盖聂顿时心中一酸,一时间竟然不知说什么好,过了很久,才轻声说道:“江湖险恶,你多多保重。”。

  “多谢先生教诲,也请先生多多保重。”荆轲又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这才起身而去。

  从此,为了博采众家之长,参悟剑术至理,荆轲浪迹江湖,挑战各国剑术名家。在刀光剑影,刀头舔血的江湖生活中,他的剑术突飞猛进,同时身上的伤口也日渐增多。

  终于,荆轲在与江湖第一剑客欧阳雪决斗中,顿悟出剑术至理,击败了欧阳雪,创造了一段永不褪色的江湖神话。

  很多年以后,江湖中人依旧对这段神话津津乐道……

  齐国,泰山。

  秋风起,枫叶红。

  当第一缕秋风刚刚爬上泰山的时候,漫山遍野的的枫树就迫不及待地绽放出色彩斑斓的枫叶。

  枫叶醉初秋,红霞染泰山。从泰山山脚下的郁郁葱葱到山顶上的红黄相间,泰山上的每一级台阶、每一寸土地都浸染在枫叶的绚烂中。

  江湖中谁都知道,江湖第一剑客欧阳雪平生只对两件事情感兴趣,游览泰山就是其中之一。每当秋风乍起,万物归根的时候,他都要到泰山长住,欣赏那漫山遍野的红叶,聆听桃花峪那潺潺的溪声,在观日峰看日出……

  而他最感兴趣的是跟江湖剑客比剑,最渴望的是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出现在面前,让他去冲杀,去征服。出道二十年,他不知与多少剑客一决高下,也不知有多少剑客倒在他剑下,长眠在的黄土之中。但他从来没有败过!

  尽管欧阳雪身材并不高大,但在江湖中人的眼中,他就跟泰山一样高高在上,不可撼动。

  遗憾的是,这几年来他再也没有遇到势均力敌的对手了。他越来越觉得人生是多么的寂寞和空虚啊!一个寂寞的人,身处在热闹之中,只会更加孤独。为了逃避这刻骨铭心的孤独,他常常独居在泰山上,每天徘徊在枫树下,数着随风飘落的红叶,叹息着一个绝世高手的孤独和寂寞,等待他梦想中的对手前来挑战。

  终于,荆轲来了。

  于是,一场百年来江湖中最惊心动魄的决斗在泰山之巅展开了。

  泰山之巅,秋风呜咽,落叶萧萧,天地间充满了凄凉肃杀之意。夕阳犹如伤口中缓缓淌出的鲜血,染红了泰山的一草一木。

  荆轲和欧阳雪已斗了三百多招。两人都已将自身的功力发挥到极限,只见两道剑光,如惊芒掣电,如满天星雨缤纷,亮得人眼睛都睁不开。满山枫叶竟已被他们的剑气摧残得七零八落,漫天飞舞的残叶,看来就宛如满天血云。

  十多个围观的人也都是剑术名家,此时也都看得目眩神迷,不知不觉都已满身冷汗。突闻一声惊叫,满天剑气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两条身形骤然从空中坠落地面。

  荆轲落地后踉跄后退了好几步,终于支撑不住,“哇”地吐出一大口鲜血,整个人直挺挺地摔倒在地,脸色比月色还苍白,额头沁出黄豆般大的汗珠,显然已受了极重的伤。

  而欧阳雪落地后却纹丝不动,只见他大口喘着气,脸上洋溢着兴奋的光芒,就连眼角的皱纹里都充满了笑意,就像一个饥饿难耐的乞丐正在享受一顿丰盛的宴席。

  看到势均力敌的对手终于倒在地上痛苦地挣扎,欧阳雪觉得身上每一根神经、每一块肌肉都舒坦无比。他紧紧盯着荆轲惨白的脸,狞笑道:“痛快,真是痛快!”。话音未落,身形一闪,剑光晃动手中长剑化作一道白虹,挟着劈山砍岳之威,刺向荆轲的胸膛。

  望着飞驰而来的剑光,荆轲咬紧牙关,想站起来,但刚一动,全身便如针扎似的疼痛,随即又吐出一大口鲜血,他的心随即沉了下去,他知道死亡已经到了眼前,一切都无可挽回地结束了。

  但就在这电光火石间,荆轲眼前又浮现出PY城沦陷时的惨状,顿时热血沸腾。“不!国恨家仇未报,我不能死!”荆轲紧握双拳,脸上青筋一根根凸起,全身骨节都不住地响动,血红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欧阳雪那飞驰而来的剑光。他从来没有距离死亡这么近,可以完全看清死亡。原来死亡既不可怕也不痛苦,既不神秘也不复杂。荆轲犹如醍醐灌顶,顿时恍然大悟,原来人们畏惧死亡,只是因为没有看清楚他,才会对死亡产生太多的想像。其实死亡非常平凡,非常简单,就像沙漠里的一粒沙子,森林里的一片树叶。

  就在这时,荆轲好像被闪电击中一样,一个念头瞬间在脑海出现:“看清死亡,看透生死,就是无我!”

  这个念头一闪现,他感到有某种东西正在他的身体里慢慢苏醒,整个躯体也随之流动起来,和天和地丝丝相连,滴滴相融,如气如雾,如梦如幻。紧接着,脑海里浮现出‘我已无我,我就是剑,剑就是我’这十二字剑术至理,很快,这十二字剑术至理在他脑海里跳跃着,飞舞着,盘旋着。渐渐地,自己的身子正在变瘦,变长,最后变成一把剑,一把闪耀着光芒的剑!

  荆轲突然发出惊天动地的努吼,随即冲天而起,整个人化做一道青虹,向欧阳雪卷而去。这一剑足以泣天地、惊鬼神、震苍生、裂乾坤。

  欧阳雪只觉得眼前剑光一闪,又迅速消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但突然感觉到胸口一凉。低头一看,荆轲已在眼前,而手中的剑已经刺入他的胸口,血不断的从心口冒出,很快胸襟染红了一片。欧阳雪没有感觉到疼痛,只觉得全身一阵冰凉,彻底的冰凉。

  欧阳雪一张脸顿时全都扭曲起来,眼睛直勾勾瞪着荆轲,眼珠都快凸了出来,狂吼道:“好……好快的剑,什么……剑法?”

  “……没……没名字。”荆轲咬着牙,用力挤出这四个字,他整个人都虚脱了,刚才那一剑,他所有的力量都已用尽了。

  “……没……没名字?”

  “……我……我刚刚……创建的。”

  “好!”欧阳雪惨白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满意笑容,喃喃道:“我欧阳雪一生嗜剑如命,今日能够……”,说完,慢慢倒了下去。

  一代剑客,就此告别了滚滚红尘

  荆轲也笑了,自PY城沦陷后,荆轲第一次笑了。他突然觉得自己变成一把剑,犹如划过天际的流星,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直线,越过万水千山,刺入秦国的咸阳宫,插进秦王的胸口……

  两个月后,荆轲混入秦国,准备潜入咸阳宫准备刺杀秦王。

  但出乎荆轲意料,咸阳宫里警备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每个角落里还暗藏着侍卫高手。整个咸阳宫就像是一个密不通气的铁匣子,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荆轲尝试了几次都无功而返。

  荆轲不禁沉浸在失落和茫然之中,他完全没有料到咸阳宫防守竟然如此森严。

  他明白,单枪匹马潜入咸阳宫刺杀秦王比登天还难。

  他需要帮手,需要能够帮助他刺杀秦王的帮手。

  但普天之下,有谁能够帮助他刺杀秦王呢?

  就算有,这样的应该是远在天涯海角的绝世高手,或者是远离红尘的世外高人。

  这样的人应该是可遇不可求的,荆轲能找到这样的人吗?

  但荆轲却轻而易举就找到了。

  因为此人既不在天涯海角,也没有远离红尘,就住在燕国蓟城的皇宫里。他既不是绝世高手,也不是世外高人,而是燕国最有权势的人—燕国太子燕丹。

  荆轲眼前又浮现出第一次见到太子丹时的情景……

  太子丹紧皱着眉头,尽管脸上竭力地保持着淡定的神情,但眼里却不自觉流露出失望之色。他需要的是一个胆大心细、剑术高超的剑客,但眼前这个叫荆轲的人好像不符合他的要求。他暗中叹了一口气,目光长久地停留在荆轲那瘦弱的肩膀上。

  荆轲知道,这个时候无需多言,实力就是最好的证明。他慢慢地拔出腰间细长的薄剑,对着太子丹低头行礼道:“请赐教!”

  “好!”太子丹紧皱着的眉头舒展开了,眼底泛起一丝笑意,对着身后的侍卫挥了挥手。

  立刻有两个侍卫躬身领命,走到荆轲跟前,一起躬身行礼:“荆先生,请指教。”

  荆轲摇了摇头。

  太子丹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脸上的笑容更多了,他指着身边一名高大魁梧、虎背熊腰的侍卫说:“李统领,你也跟荆先生切磋一下。”

  “诺。”李统领随即走了出来,铁塔般耸立在荆轲眼前,随后低头瞟了荆轲一眼,皱了一下眉头,最后用鼻孔哼一声,“荆先生,请吧”。

  荆轲依旧摇了摇头。

  太子丹顿时睁大了眼睛,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凝固了,过了一会儿,才摇摇头说:“荆先生莫要轻敌,这三位都是燕国的剑术高手,三人联手,威力已经不容小觑,莫非荆先生要以一敌四。”

  荆轲道:“鄙人不才,愿意一试。”

  “好,好!荆先生果然艺高人胆大。”太子丹顿时眼睛一亮,随即站了起来,哈哈一笑,拍手道,“还有谁想跟荆先生切磋一下。”

  话音未落,只见一个虬髯大汉站了出来,沉声道:“在下不才,想领教荆先生的剑术。”

  “好!”太子丹满意地点了点头,“尔等要全力以赴,要让荆先生看到我们燕国剑术的精妙。

  “诺。”四名侍卫恭恭敬敬地向太子丹行礼。随后各自摆好备战之势,等待荆轲出手。

  看到荆轲如此自信,太子丹心中不禁升起一丝希望。他知道荆轲绝不是狂妄自大之徒,若非剑术已登峰造极,绝对不敢以一敌四。但他很清楚这四名侍卫的实力,普天之下,任何高手都无法轻松打败他们,就算荆轲剑术再高,至少也要百招之后才能取胜,所以这场较量至少要持续半个时辰。想到这里,太子丹不禁精神为之一振,他端起茶杯美美地喝了一口,准备好好欣赏一场精彩的剑术较量。

  但很快,太子丹整个人就呆住了,手一抖,手中的茶杯掉在地上,摔得粉碎。他眼睛里充满了恐惧,脸上写满了震撼。他实在无法相信眼前所发生的一切。

  只见荆轲双手持剑,长啸一声,冲天飞起,人剑合一,化作一道寒光,闪电般刺向那四名侍卫。那些侍卫从没见过这样可怕的剑法,顿时都大惊失色,手足无措。眼看荆轲那凌厉的剑气已到,四人不得不施展平生绝学,挡住荆轲这可怕的一击。顿时,满天剑光交错。忽然“叮,叮,叮,叮“四声响起,火星四溅,满天剑光瞬间全都不见了。

  随即,大厅又恢复了静寂,死一般的寂静。所有的声音都似已在寒气中凝结,仿佛刚才那惊心动魄的一剑从来没有发生过。

  “这不是真的。”太子丹对自己说,可是他非相信不可!

  因为侍卫那惨白的脸,正在流血的手臂,地上那四把剑,还有地上那星星点点的血渍及散落在地上的茶杯碎片,这些都明确无误地告诉他,这是真的,绝对是真的。

  他的四个侍卫联手,竟然抵挡不住荆轲一剑,在一瞬间就被打败了。

  “好!荆先生,好快的剑。”突然,太子丹醒悟过来,忍不住失声高呼出来,随即双眼放射出炽热的光芒,快步走到荆轲跟前,紧紧握住荆轲的手,就像溺水的人突然抓到水面漂浮着的木板一样。

  为了这一刻,太子丹已经等了太久了。

  两年前,秦国已如日中天,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横扫天下。韩国已被攻破。赵国已成秦王囊中之物。

  而燕国,已经危在旦夕了。在秦国的咄咄逼视下,正瑟瑟发抖。

  太子丹很清楚,自己是燕国的太子,未来的君主,他一生的命运早就跟燕国紧紧绑在一起了,除了跟燕国共生死,共存亡之外已无路可走。燕国沦陷之时,就是自己灭亡之日。

  但燕国只是弹丸之地,跟秦国正面交战,无异于螳螂挡车。若能另辟蹊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可能还有一线生机。

  太子丹终于想到了刺杀秦王的计策。只要秦王一死,秦国群龙无首,必定大乱,再也无力攻打燕国,燕国危机就可迎刃而解。但他也清楚,咸阳宫是天下防守最严密的地方,而秦王本人也是一名剑术高手。想派刺客暗中潜入咸阳宫,刺杀秦王,这比登天还难。

  最终,太子丹做出了一个最疯狂、最大胆决定--派刺客光明正大刺杀秦王。

  太子丹知道,秦王一直都对燕国督亢的地图垂涎三尺,做梦都想得到它。他决定利用此机会,把短剑藏在地图里,并派出剑术高超的刺客,以燕国使者的身份携带地图出访,向秦国示好,献图时趁机行刺秦王。

  这个计策看起来太疯狂了,太大胆了,简直就是魔鬼的行为。但太子丹熟读兵书,深知“兵者,诡道也!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道理。正如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地方一样。有时候最疯狂、最怪诞、最大胆的计策却能攻其不备,出奇制胜。

  太子丹坚信,这个计策是拯救燕国唯一的办法。但如何寻到适合的刺客,却是他最头痛的问题。

  进入咸阳宫刺杀秦王,跟下地狱没什么两样。当刺客踏进咸阳宫大门时,就是迈进了地狱的门槛,永无回头之日。所谓寻找适合的刺客。准确的说,就是寻找一个武功高强,又甘愿下地狱的死士。

  试问,普天之下,那一个武功高绝的高手甘愿下地狱呢!

  太子丹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用之不竭的金钱。在燕国,他可以随心所欲地找任何人去做任何事。但他费尽心思,寻找了两年,却始终找不到一个适合的刺客。无奈之下,他只能耐心地等待,等待那个人到来,如同在漫漫长夜中等待一线曙光降临一样。

  现在,他终于等到了荆轲,也见识到了荆轲那举世无双的剑法。他无法形容那一剑的速度,更无法形容那一剑的璀璨和辉煌。那一剑比闪电还要快,比太阳还要灿***流星还要壮丽。这是上苍的怒吼,死神的一击!人世间绝没有一个人能抵挡这一剑,纵然是秦王也不能。

  太子丹知道,他现在紧握着不仅仅是荆轲的手,而是燕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