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为人何来对错 不一样的童年
作者:一阙阑珊的小说      更新:2022-10-09

  从产房毕业之后,我终于被带回了家,据我父母回忆当时我已经完全适应了医院生活,带回家后还有点不适应,晚上认床睡不着,也不哭也不闹,扑棱个大眼睛四处打量,随后不久父母就开始去上班工作养家了,我被开始和爷爷奶奶一起过起了退休后的生活。

  我的爷爷奶奶相对而言在老年组里算是文化素质较高的,我的爷爷是乡村教师兼乡里文书,可以说是我的启蒙老师,而我的奶奶虽然书读的不多,但是在生活的道理和为人的原则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十里八乡的晚辈见到爷爷奶奶都叫一声二叔二婶或者二爷二奶。

  在我还是呀呀学语的时候,我的奶奶开始一点点带我尝试说话走路,而我就这样咿咿呀呀的学了九个月才会说第一句话,一般的孩子七个月左右就会说话了,但是我就会看着大家呀呀呀哼唧,可给一家人着急坏了,难道生了个小海伦凯勒?直到一个阳光微醺的午后我免开金口的说了一个字,不是妈妈爸爸也不是爷爷奶奶,而是饿,一开始家里人还以为我实在哼唧,但是连着说了六七遍之后家里人意识到,我这是在传递我的感受,饥饿果然会让人学会很多。

  随后的两个月我开始被爷爷强行进行特训,教我认识各种词汇并理解词的意思,爷爷拿出一个碗,告诉我这叫“碗”,然后装了点奶给我喝。直到我上了小学才知道原来我们家看门狗大黄也是爷爷这么教出来的,按照备份我还得叫大黄一声师哥。

  就这样到了十二个月的时候我已经大概能理解家里人说的那些意思了,可惜我一般只能趴着撅着和躺着,家里人非常希望我能直立行走,我能理解他们的心情,毕竟总撅着也不是个事,于是将我没事就立在墙角站军姿,希望我能迈出人生的第一步,我也暗自努力,直到一天清晨奶奶照例将我立在面对门的墙根,忽然发现锅烧糊了急忙去厨房看锅,我一看奶奶走了以为嫌弃我笨或者以为我是残疾不要我了呢,求生欲极强的连走了十多步,一直走到了对面的墙角,奶奶回来第一眼以为孩子丢了,撒丫子开门就要去报警,要不是我喊了声“耐耐”估计就出警了。

  从那天起我就开始了直立行走的生活,别人家孩子回走往往都是一家人喜笑颜开每天其乐融融,我会直立行走确是一家人提心吊胆,因为出生在农村,家里还算殷实,父亲是农学院的育种技术员,妈妈是初中老师,一般早出晚归。我的妈妈特别喜欢养小动物,因此在我家的大院子里养了一群鸽子,一群兔子,一只大波斯猫还有一只坐下一人高的大黄狗,也就是我口中的大黄,而爷爷呢又种了二十多颗桃树、梨树、苹果树,奶奶养了一群鸡鸭,这一来我就过上了翻墙越脊、捅猫逗狗、抓鸡撵鹅、上树下河的丛林生活,这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裴多菲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含义,童年的生活对我以后的人生有着特殊的意义,有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可有的人却要用一生治愈童年,我很幸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