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江湖录 陶陶面馆
作者:玄甲亲军的小说      更新:2022-11-02

  陶陶面馆坐落在这座国内最大都市的东北角,是一幢日式建筑的街面房。据说这栋建筑是当年侵华日军海军陆战队的马厩,现如今已经成为闹市中的保护建筑了。

  面馆不大,只有六张桌子,但干净整洁,并没有一般街边小店那种黏糊糊的感觉。生意不错,每到饭口食客们还要排队等候。面馆的招牌是雪菜肉丝面打底,加上各种“浇头”。有现炒的也有提前做好的,最火的就是现炒鳝丝爆腰花,几乎是来客必点,有的客人等上半个小时也愿意。

  店里只有老板和下面工两个人,老板负责炒菜,客人自己端面加浇头,拜现代科技所赐,自己扫码付钱。至于是不是有人逃单,老板好像并没有怎么担心,即便有也不会干预。

  老板姓张,因为脑袋大,人称张大脑袋。张大脑袋今年四十出头,见人总是笑眯眯的。年轻的时候当过兵,新兵连训练一结束就被分到了炊事班。不过张大脑袋的炊事班可不是一般连队的炊事班,属于大军区级单位的机关食堂,除了炊事班的战士以外,还有两名老师傅,一个司务长,直接领导是管理处的管理员。后厨设备堪比星级饭店,宽敞的主副食操作间,一水儿的不锈钢猛火灶,还有主副食仓库、调料仓库和一个二十平方的大冷库。

  除了设备好,那两个老师傅才真是不得了。白案师傅是位五十多岁的老大姐,这一行干了几十年,面食在她手里能变出花儿来,龙须面二十扣打底,拉得跟头发丝一样细。

  红案的老师傅更是厉害,姓曹,当年是开国大将家里的炊事员,手艺是在BJ饭店学的。咱们跟老毛子友好的时候,苏联代表团来访问,都是曹师傅掌勺,可谓学贯中西,技惊四座。

  在这样的炊事班里张大脑袋是真学到了手艺。曹师傅特别喜欢他,总说这小子天生就是当厨师的料。有人问曹师傅,为啥这么偏爱张大脑袋?老曹说:“因为他会吃!”

  很多行业就是这样,想要成为专家,首先得热爱。厨师和美食家就是这样一对关系。美食家并不一定以厨师为职业,但好的厨师一定要首先成为美食家。要想成为顶级的厨师,必须贪吃、爱吃、会吃。把制作和品尝美食作为一种终身的享受,当作一种艺术创作,而不是在烟熏火燎的厨房里为了生计的一个职业。

  在军队的张大脑袋没有生存的压力,又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于是爱吃的本能被充分的激发出来,在曹师傅的慧眼之下,成为了一个厨师。

  原本张大脑袋可以作为专业人士在部队转志愿兵,然后一直按部就班地干到转业,回到地方再进国营单位,一直安安稳稳地过完一生。

  就在张大脑袋被确定选志愿兵的第二天,他犯了一个男人都会犯的错误。跟招待所的小姑娘谈恋爱被抓了现行。姑娘姓向,叫美女。没错,名字就叫向美女。四川人,长得不算漂亮但很耐看,特别是笑起来两只眼睛弯弯的特别水灵。向姑娘有着四川女孩特有的温柔和豪爽,俩人其实都已经偷偷好了两年多了。

  那天张大脑袋想把转志愿兵的好消息告诉向美女,带了吃食到女孩宿舍庆祝,俩人喝了酒稀里糊涂地钻了被窝。睡到半夜,张大脑袋酒醒了,慌里慌张地返回自己的宿舍,一进门,就见到了满脸怒气的军务参谋。这下,志愿兵算是干不成了。领导看他平时表现不错,也没造成什么大的影响,按义务兵退伍处理了。

  临走的前一天晚上,曹师傅特意在家弄了了几个小菜给张大脑袋送行。“小子,论起来,我是你师傅。”老曹喝了口酒说道:“要是在以前,你要磕头拜师的。在部队,咱就不兴这个了。”“师傅,这事是我错了,我真舍不得您。”张大脑袋诚恳地说。老曹摇了摇头说道:“没什么,回家也不错,你有手艺,到哪儿都能吃饭。不过今天我要跟你说的是咱们门户的事情。”

  “咱们门户?”张大脑袋有些不明白。

  曹师傅挺了挺身板,说道:“厨师行当跟其他很多传统行当一样,有师承,讲门户。都知道中国有八大菜系,鲁、粤、川、苏、闽、浙、湘、徽。其实这只是对菜系的分类,并非厨师的门派。厨师行当自古以来大致分南北两派七大门户,北三南四。手艺个有千秋,竞争中有融合,合作中有恩怨。今后你自己行走美食江湖,有些事情一定要记住。”

  说到这里,曹师傅禁不住咳嗽了两声。“师傅,您接着说,都有哪些门派?”张大脑袋被提起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