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江湖录 大帅光临
作者:玄甲亲军的小说      更新:2022-11-02

  夜色深沉,四周万籁俱寂。不知不觉曹师傅跟张大脑袋已经聊到了深夜。

  “师傅,那咱们算是哪个门派的呀?”张大脑袋问道。

  曹师傅点了一支烟,深吸了一口,缓缓说道:“这事你还得听我慢慢道来。”

  曹师傅大名曹元魁,河北献县人,跟新中国同岁。曹元魁兄弟四人,他排行老大,父亲在县运输公司赶大车,一个人挣钱养活一大家人,日子紧巴巴的。

  十二岁那年,赶上自然灾害,曹元魁放学回家的路上实在饿的走不动路,靠着墙躺在家门口巷子里,那一阵真是觉得自己快要死了。幸好他家邻居供销社食堂的大师傅老陈路过,塞给他一个油渣粉条包子,这才救了他的命。

  从那天以后,曹元魁的人生目标就成了要当一名厨子,永远饿不着。回家就跟他爹说不上学了,要跟着老陈当学徒。他爹一合计,老大学个手艺也能减轻负担,当然愿意。跟老陈一说,老陈觉得曹元魁年龄太小,不合适。曹元魁跪在老陈面前央求不要工钱,帮工只要管饭就行。老陈同意帮他说说。

  那时候单位管理并不严格,再说领导们也都知道曹家的情况,等于救个人了,也就睁眼闭眼。于是,曹元魁就开始了他的厨房生涯。

  要说那时候就算是在单位食堂,其实也没啥手艺可学,主要是没有食材,也就是比外面能混个半饱。陈大厨整天也挺空闲,没事就跟曹元魁讲厨行的故事。

  原来,这陈大厨名叫陈金生,早年可了不起,解放前在京城的大饭庄雍和居掌勺。这雍和居前清就有,京城数一数二的大饭庄子。大师傅基本都是稳鼎门的高手。

  说是那一年东北的张大帅打进京城,当了安国军大元帅。

  陈金生那时候还是小陈,拜入稳鼎门已经三个年头了。前年跟随师兄们接掌了雍和居后厨,平时切墩,忙不过来的时候也上灶补个缺。

  那天正好是清明节,京城天空阴沉沉的,但是没有下雨,空气难得的清爽。临近中午,陈金生正在店门口的货架上整理时令的点心盒子,大都是枣糕一类的,供人们上坟祭扫用。

  突然,街角拐过来两辆大汽车,“嘎吱”一声停在了雍和居门口。头一辆是蓝钢大轿车,美国定做,线条威猛,副驾驶窗户外安着一挺马克沁机关枪,黑亮的套筒闪闪发光。

  后面一辆小卡车迅速停稳,上面跳下来十几个全副武装的大兵,挺着明晃晃的刺刀,分两排站在了雍和居的大门两侧。

  这时,蓝钢车门一开,下来个高个子军官,跑到后座右边,弯腰打开车门,左手伸出去遮住了车门框。

  在高个子军官的遮蔽下,从车里钻出一位小个子老者。老者穿着十分普通,光头没戴帽子,一身青缎长衫,外罩黑色马褂,挽着白袖头。脚上蹬着一双千层底布鞋,显得潇洒随意。就是这么一个看上去好似普通乡绅的瘦小老者,两只眼睛却如点漆般黑亮黑亮。

  “张大帅到!”随着副官一声大喊,名震中外的张大帅懒懒散散地走进了雍和居饭庄。

  还没到饭点,又赶上清明节的正日子,店里没啥客人。掌柜秦学正看这架势赶忙从柜台后面抢步迎了上来。

  秦掌柜今年五十岁,从跑堂开始就在雍和居,接待过皇亲国戚、外国使团,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

  “大帅光临,实在是鄙店荣幸,大帅楼上天字号雅间请”。秦掌柜边说边摆手让伙计赶紧通知后厨准备。

  “听说你这儿菜不错,我今天就过来尝尝,走着。”张大帅声音不高,但透着威严。

  天字号雅间是雍和居最大最好的一个包间,内外套间。外间是宾客休息室,猩红的波斯地毯,成套的硬木家具,茶几上早已摆上了时令水果和武夷山香茶。

  里间是餐厅,红木大圆桌足够十二人团团围坐并不显得拥挤。最特别的是餐桌分三层,成同心圆向上收缩,上面两层由电机带动缓缓旋转,一个顺时针,一个逆时针,使所有宾客都能优雅地品尝佳肴。这种转盘餐桌在现代司空见惯,但三层电动餐桌在二十世纪初绝对是极为稀有。

  “排场,真他娘的排场!”张大帅有些戏谑地说道:“没想到,你一个饭馆比我帅府还排场!哈哈哈。”

  秦掌柜赶紧陪笑道:“小的这里再排场不也就是个饭馆儿,您大帅府那可就是前清的金銮殿呀。”

  张大帅笑着拍了拍秦掌柜的肩膀:“你小子会说话!”

  “大帅用点什么,还请示下。”秦掌柜不失时机地说道。

  “中午就简单点儿。”张大帅大马金刀地往主座上一坐:“你给我整八个菜,一壶酒,随便点儿。”

  “不知大帅有没有啥忌口?”秦掌柜问道。

  “随便上,我啥都可以。”张大帅掏出一支大雪茄,点燃猛吸了一口。

  “您稍候”。秦掌柜不再多说,转身退了出去。

  秦掌柜快步来到后厨,今天的头灶是稳鼎门二师兄罗如意。这罗如意从小拜掌门李天元为师,厨艺功夫十分了得。稳鼎门的镇山之宝“十全十美”这二十道大菜已经炉火纯青。

  “罗师傅,大帅已经吩咐下来了,一个人吃,要八个菜,俩字:随意”。秦掌柜语言精炼准确。

  “这几个菜倒是无所谓,随意却是最难。”罗如意皱了皱眉头道。

  “开饭馆还怕挑剔客?”旁边的二灶高胖子说道:“我看十全十美里选六个拿手的,再配俩全素,再加个现成的云南菌子汤。也就差不多了。”

  现在农历三月,天儿还凉,今天又是清明,寒凉的尽量少弄,以温润为佳。”罗如意思索道:“这大帅又是北方人,鱼货海鲜只能是点缀。”

  秦掌柜插话道:“我看大帅今天面色微青,想是昨晚没有睡好,这点也要留意。”

  罗如意看了看手下二十多个兄弟,缓慢却清楚地报出了食谱:“冷盘:春色满园大拼盘;热炒四荤:油爆双脆、九转大肠、黄焖牛肉和干煎黄花鱼;两素:锅塌豆腐、茄子闷豆角;汤就来个云南牛肝菌干贝鸡丝汤。大家赶紧干活!”

  “主食备不备?”高胖子提醒道。

  “这张大帅辽南人,我看就熬上一锅大碴子粥,再蒸一屉大窝头。”秦掌柜说道:“窝头蒸得喧腾点儿。”

  “得嘞!”后厨的人们得到了指令,顿时忙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