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家乡 第四十二章 脱鞋上炕
作者:虚己大地的小说      更新:2023-06-22

  次日。

  回到母校的第二天,我就通知便民服务大巴的工作人员,要求他们监管司机,并作出具体的改进。

  要求就是只要乘客上了车就得开空调,无论寒暑都要保证车上等候的乘客能在一个温度舒适的环境中等候旅程的开启。

  母校方面,助学金、奖学金、校园保险(由校内得利的商户出资)、校园外卖和就业上的合作以及与农业院校的合作内容都在跟进中,毕竟是复杂的项目需要时间。

  但我的资助对象不仅仅是要家境贫寒、品学兼优的传统要求,只要你想完成学业,成绩又够毕业的校友,在资金上有困难了,都可以申请我的相应帮助,哪怕是创业上的帮助我也会管的,学弟学妹们,加油哦。

  与农校的合作也很重要。

  毕竟我地处黄金玉米带区域,此地的农业院校和科研力量都有且整体水平不低,少数还领先全国,个别傲视全球。

  潜力巨大,就差投资了,真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顺势而为,助理每一位有理想又努力的奋斗者是我的荣耀,而且这只是个开始。

  又在母校忙碌了几日,临近元旦了。

  新一天的清晨。

  篮球场边,已经一身行装的我,准备再次出发了,这次要回家,重走一遍学生时代的归家旅途。

  也为即将到来的春季销售与种植季节做准备。

  毕竟现在的农时是室内经济模式了与传统的自然农时是有区别的。

  室内农业更讲究的是高效和科学的可持续地地科技模式,种植规划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耕作模式机械与AI化是很高的,一直配套的设施也众多的,但我不能全都从系统里采购,毕竟其额度有限,还是要优先保障更重一体机与钢架大棚的用度。

  至于我的系统什么时候能升级,继续努力呗,我就不信了!

  我以赤诚待人,给予大家实实在在的利益,改善其衣食住行上的条件,这会有人处处与我作对?

  不想过舒心的生活了都!

  还是时候未到,继续努力。

  在回家的列车上,坐在由硬卧改成的座位上,就是硬卧车厢只能坐着不能躺着。

  这归家的旅途依旧是五六个小时,可大家的表现依旧,这也许是家乡的传统吧,到哪儿里只要条件允许就是“脱鞋上炕”的节奏。

  我是理解的,但是嗅觉就遭殃了,原本还想重温一下,学生时代的旅途,可忘了当年遭遇的艰难了。

  不过总体的是好的,旅行的条件改善了,我的选择也多了,好歹没有那么多放长假的女学生让我帮着抬箱子,记得当年我可没少干。

  列车行至本省省会,从窗观瞧室外气象,一般般,不愧是全国人口负增长第一的省会城,满眼都是不思长进的气象。

  不过以后会好的,毕竟我不能把所有的城市配套设施都往一个城市安排,前车之鉴,城市群才是未来,城市圈才是希望与实力的体现。

  届时还是会将一些产能转移到省会去的,比如未来世界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和哈Q城际高铁。

  回归现实,上午十点多的车,到家已是下午三四点了,一路上我就喝了点水,着实是没有胃口,这列车滚滚向前,乘客是一批批的换,不变的是“上炕脱鞋”的习惯,熏的我是头晕目相,还直反胃,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打击。

  最后我是受够了,直接离席去往硬座车厢,好歹那里的空气不错,还有出行带口罩挺好。

  下车吃饭之后回到家中已是黄昏,刚想补个觉,电话邀约就来了,几位久不联系的亲人邀我喝酒。

  别说我不饮酒,就算要吃晚饭我也不会和这些久不联系的亲人去聚会,免了直接婉拒。

  不过挂了电话,我的思维又开始工作了,他们如此低下的态度,让我很是意外,我们虽是亲戚,但血缘关系并不近,随着祖父辈的相继离去,我们的关系也是渐行渐远。

  还记得我五六岁时去给这位祖母的兄长祝寿,这也算是一场家族大聚会了,走进客厅就看到了好几个大蛋糕,每个至少有三四层,够大的,可是自始至终我是没分到一块。

  再就是一些趣事,比如当年祝寿时与我同行的小叔叔与其它家的同龄人在一间卧室大打牌,大家也是习惯性的“脱鞋上炕”,我则在一旁站着观战,这时一位亲戚家的孩子气冲冲走来,(应该是这个房间的主人),大吼着“你们这些乡巴佬老来我房间打什么牌!又气又哭的走了,我们这些人只能面面相觑的相继离开。

  哈哈,现在想来着实有趣。

  还有就是我的一位同学那天竟然也来祝寿了,看来我们应该是亲戚,可是从学前班到中学数年间都没人和我说过此女乃是我的亲人!

  可转到第二天,我的姑姑也致电来邀我去赴宴,我一问,作东的果然是昨天没邀约成功的那几位”亲戚“。

  这是开始迂回作战了,好吧我奉陪到底。

  请!

  于是我特地晚了半小时到,进了包间,长辈们邀我“拖鞋上炕”,被窝婉拒了,我坐在火炕的边上挺好的,哈哈。

  酒席宴间,推杯换盏,我是不喝酒的,抽烟也不会。

  本我就计划着坐下寒暄几句,在听听他们的言下之意,再就是吃饱了就撤退,绝不恋战。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见我情绪不高,又不饮酒抽烟的,这几位亲戚,也面面相觑、左右为难的,虽不似霜打的茄子,但焦急与失望之气纵横席间,不愿放弃,又难以开口,那我就来直奔主题吧。

  于是我直接就问这几位长辈的邀席之意,他们几位似乎还想寒暄一会,再恭维我一番。

  我可没那功夫,直言:“各位叔叔伯伯再不直说,那我就走了,谢谢大家的款待”。

  “底牌”亮了出来,也下了最后通牒。

  而他们的本意也浮出水面了,还是生意上的事情,他们也有类似的买卖,想与我合作。

  我也没有直接拒绝他们。

  并说:“我的公司虽是初创,但是规章制度齐全,想与我合作的,无论亲人否,我都会照章办事的,只要各位叔叔和伯伯能满足我公司的合作要求,我一定鼎力相助!还有谢谢大家的款待,再见。

  离席回家的路上,我想,看来有必要开一场家庭会议了,给大家分分利益,但想分到实在的,就得守规矩。

  攘外还需内部的团结,内部矛盾内部解决,对耗可不好,随着公司项目的开展,恐怕以后的问题会更多,开不了好的先例,以后会后患无穷的。

  具体的打算其实也简单,无论我的父族、母族的三代以内的亲属只要能按照我定的规矩来,都可以从日后的家族基金中分得自己的一份,但这可不是圈养的意思,我只保证眼前人在教育、医疗、居住等民生上的基本需求。

  至于想装暴发户,扯土豪类的显摆、炫富类类的想法就免谈了,我虽刚刚起家,但准备充分,态度是一贯切始终的务实,深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准则,当然介绍大家的生活好了,我的亲人们也不会差。

  这点上我主要是参考了“大盛魁”方面的教训,具体的章程我会和我的律师团队好好规划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