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回忆 第二十五章 实验日常,偶遇研究生老乡
作者:小胖麦的小说      更新:2022-10-13

  经过多天的培育和数据记录,基本上我们对实验植物的发芽催生阶段有了全面的了解。种子发芽所需的各类条件也基本上形成报告,加以完善就可以成批的催生种子。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实验的第二阶段--育苗,将刚刚发芽的种子,移植到温室大棚内,设定好温度和湿度,定期的过来观察发育情况,这成了我们的实验日常。

  刚刚过来大棚的时候,我们发现整个农场中大大小小有十来个大棚。这就勾起了我们的好奇心,一般情况下,农场里肯定都是农作物,农作物嘛,肯定都能吃啊。于是我们几个偷偷摸摸的溜进了几个从外面看不到是什么的大棚。不进不知道,里面种的是西红柿和草莓,因为是大棚培育的,不分季节,里面结的果非常多,而且非常的饱满。这下我们有口福了,几个人是又吃又装的。吃完后拿着摘得果子回宿舍给几位宿舍的舍友一起分享去了,这样的生活非常的惬意,干完活还有水果可以吃。过了两天我们发现另外一个大棚里还有黄瓜,不用多想肯定也难逃我们的魔爪。

  后来我们又发现在农场的角落里有很多的玉米,眼看着玉米马上就可以吃了。我们几个有按捺不住,等到干完活,下午6、7点钟的时候,我们直接钻进了玉米地,啊的一声。谁知道玉米地里还有人,这时候从地里出来了两个姐姐,一副农民的打扮,拿着铁锹好像在浇地。“好啊,你们几个,竟然敢偷玉米。”

  “学姐不好意思啊,我们错了。”

  看着我们几个态度诚恳,两位学姐也没跟我们计较,还顺手给了我们几个。后来话匣子打开了,才知道两位学姐一位是HD的老乡一位是大同的,都是来这边读研究生的。又聊了半个来小时后,这又是在一个农场干活还是老乡,这缘分可是难得,于是我们几个一起约着去吃了个饭,我们又去他们宿舍玩了一会。这研究生宿舍跟我们那宿舍真的是天差地别,人家就是公寓,我们就是工地,也是羡慕不来。后来我们又聊了一会以后的学习工作什么的便离开了。后来这位研究生老乡对我也是照顾有加,没事给我点吃的,指导指导我的论文,就跟自家姐姐一样。直到后来工作后我们依然经常联系。

  在做实验的这段时间,李老师又给我们安排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就是把大棚前边的1亩多地清理出来。他那边又接了一个项目,需要地块来种青稞。看着大棚前面1人多高的草,我们几个也犯了难。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我们几个想了个法,按一天50的价格找了一台割草机。我们几人轮番上阵,不到一天的时间把地整的干干净净。谁成想,整完后我们还要翻地,这可把我们几个弄不够呛,一亩地说多不多,翻起来也是够费劲的,考虑到我们还需要上课、做实验,李老师给了我们一周时间把地翻完。没有办法硬着头皮干了一周的时间把地翻完,还把青稞也种好了。我们几个又回归到原来的生活,做实验、记数据、吃水果。

  我们的日常被环境科学专业的一个老乡知道了,有一天他以每天20块钱的价格顾我们去给他老师翻地,好家伙整整20亩地,种的全是药材。我们需要把药材全部收了,再把地翻了。就这样我们每天做完实验数据记录,还有开着拖拉机去后山的地里去收药材,翻地。生活也算是过得有滋有味。

  就这样不知不觉我们就大四了,我们的实验也算是接近尾声。对于我们这段时间的表现,李老师也是非常满意,后来我们跟李老师又去了趟山上,采集些数据,可真是长见识。八一镇艳阳高照,温度适宜,山上是大雪弥漫,雪得有80公分,我们走下去都能到腰上。我们的实验也在寒假放假前完成了,数据很漂亮,我们几个也在学术杂志上进行了发表,这也算是我们在大学的一个成绩。这次寒假结束后就要认真考虑自己毕业后的工作了,想想自己在大学除了英语四、六级证、普通话证、藏语三级证还有一个初级园林证外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专业证书。索性想着,过完寒假后再跟导员请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