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孽子 第439章 张升的第二春来了
作者:南山堂的小说      更新:2023-06-07

  北京城的粮食价格稳住了。

  虽然相比去年还是下降了一些,但是价格已经触底反弹,维持在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城里面的百姓看到粮食价格没有继续下降,多少是有些失望的。

  但是卖粮食的百姓,此时心中就松了一口气。

  有些大量的种植了玉米、土豆之类的粮食的勋贵官员,也松了一口气。

  户部尚书夏原吉更是松了一口气。

  “皇上,目前北京城的粮食价格稳住了,这酿酒作坊看来可以继续推广,这样子就不影响大明明年继续扩大耕地面积。”

  夏原吉觉得粮食产量自然是越多越好。

  只要价格不下跌,继续扩大粮食种植,继续提高粮食总产量,这个目标永远是不会变化的。

  大明现在已经在大规模的开发北京城北面的草原。

  这里水土条件都很不错,是一块潜力巨大的沃土。

  “大明这几年的人口增加速度很快,也在不断的从海外运输奴仆回来。”

  “不需要几年时间,人口就会突破一个亿,需要的粮食也是在不断增加的。”

  “就现在的产量,完全是不够的。”

  “户部不用担心扩产带来的粮食下跌的问题,朕有各种办法去消耗粮食。”

  朱瞻墉这么一说,夏原吉就彻底放心了。

  酿酒作坊已经给了他活生生的例子,朱瞻墉再说他能搞定,夏原吉是一点疑问都没有了。

  “微臣明白。”

  “户部制定的方案,会继续按计划推进下去。”

  “到时候大明的粮食还会以每年一成以上的增幅在增加。”

  夏原吉觉得自己从来都没有像今天那样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以前的朝代,户部尚书都是担心粮食不够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只有自己这个户部尚书是反过来的。

  传开了,似乎也是一件美谈啊。

  ……

  大明是不是所有百姓都能敞开来吃饭?

  肯定不是。

  大明是不是已经没有饥荒,每个人都有饭吃?

  肯定也不是。

  但是不得不承认,大明现在的粮食问题,已经大大的缓解了。

  饿死人的情况,已经非常少见了。

  至于吃饱不吃饱,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话题。

  整体来说,大明现在的粮食已经可以考虑多样化消耗的时候了。

  酿酒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今后会消耗不少的粮食。

  除此之外,朱瞻墉想到了另外一个领域。

  “舅舅,你这些年折腾了那么多的生意,也没见你折腾出什么名堂出来啊?”

  “我听说你前段时间还找我娘,想要做水泥的生意?”

  文华殿里头,朱瞻墉难得的正式跟自己的舅舅张升见了一面。

  一直以来,他对这个舅舅是不大满意的。

  觉得他不仅没有给东宫带来什么好处,反倒是处处拖后腿。

  让老爹都维持多挨骂了不少。

  “皇上,现在的生意也没有以前那么好做了。”

  “不少读书人也开始去做生意了,花样百出的,我这人老了,有点跟不上了。”

  “水泥这种比较简单的生意,其实就是比较适合我。”

  “朝廷修建那么多的水泥道路,如果把这些水泥的采购全部交给我的话,肯定会给皇上您一个满意的结果。”

  张升显然还是不死心。

  要不然今天他也不会费尽心思的过来找朱瞻墉。

  在他看来,不管朱瞻墉喜欢不喜欢自己,舅舅的身份是不会变的。

  自己姐姐虽然经常骂自己,但是真的出现问题了,姐姐还是会支持自己的。

  “水泥的事情,你就不用操心了。户部和工部会去考虑这个问题,不会让你们当二手贩子的。”

  朱瞻墉一下就把张升的希望给捅破了。

  原本他以为今天能够见到朱瞻墉,这事情有戏了呢。

  “皇上……”

  张升露出一个可怜巴巴的表情,想要再争取一下。

  哪怕是不能全部都做,做一小部分也是可以的啊。

  “行了,你不用那样子可怜兮兮,朕有一个新的生意交给你来做。”

  “如果做好了,挣钱不会比水泥低。”

  朱瞻墉这么一说,张升的眼神立马就亮了。

  果然,今天自己没有白来啊。

  “皇上,是什么生意?”

  “售卖酒水吗?”

  “那二锅头可以全部都交给我来售卖吗?”

  “我绝对可以把二锅头卖到大明各地去。”

  张升很是激动的说道。

  不过,朱瞻墉却是再一次的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二锅头你就不用想那么多了。”

  “你怎么尽想着好事呢?”

  朱瞻墉很是无语。

  自己这个舅舅,有点拎不清自己的定位啊。

  还真以为是自己的舅舅,就可以为所欲为吗?

  自己要给他送钱,还用那么麻烦吗?

  “那……那是什么生意?”

  张升没有失望,反正朱瞻墉都说了有好事给自己。

  那么肯定不会欺骗自己的。

  “养豚,养鸡,养鸭。”

  朱瞻墉慢悠悠的吐出几个字。

  张升听了,脸色一黑。

  养豚?

  养鸡?

  养鸭?

  什么意思?

  自己沦落到这种地步了吗?

  “皇上,您不想让我挣钱也没有问题,您不想要徇私舞弊,我也能理解。”

  “但是您没有必要侮辱我吧?”

  老实人也是有脾气的。

  “舅舅,你着什么急呢?”

  “朕今天叫你入宫,就是为了侮辱你吗?”

  “朕有那么无聊,有那么多的时间?”

  朱瞻墉很是无语的看着自己的舅舅。

  果然,这个家伙折腾了那么多年都没有挣到什么大钱,也是有原因的啊。

  这智商和情商,就没有一个是高的。

  “皇上,自古以来,就没有听说谁是依靠着养豚、养鸡鸭挣大钱的啊。”

  “除了普通农户养殖一些,有些去做这个事情啊。”

  “传出去,大家不得笑话我?”

  张升很是委屈的说道。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

  “这时代在变化,事情自然也是在变化。”

  “像是以前,有玉米这个东西吗?”

  “像是以前,出现过粮食价格太多,户部都在操心这个问题的事情吗?”

  “这养豚、养鸡鸭的事情要是做好了,不敢多说,一年你挣个几万两银子还是没有问题的。”

  朱瞻墉给张升画了一个大饼。

  反正他也没有说谎。

  养殖业做好了肯定是可以挣大钱的。

  特别是大明现在的肉食很少,但是百姓的生活水平在提高。

  粮食的价格虽然在下跌,但是豚肉、鸡鸭的价格却是一直都很稳定。

  这其实就是变相的提高了鸡鸭的利润。

  “这……”

  “这……话是这么说,但是我还是想不明白养殖有什么好搞的。”

  张升找不到反驳朱瞻墉的理由,但是心中显然还是不理解的。

  “朕跟你说一个大概的方向,回头你去找京师大学堂农学院的人合作。”

  “大家一起研究一下大规模的养殖牲畜的过程之中需要注意的事情,以及采用何种方式是最佳的。”

  “比如瘟疫的防止,牲畜的饲料的制作,以及中间养殖过程有没有可能跟其他的东西相互结合。”

  “打个比方,养殖场里头是不是可以有鱼塘,是不是可以有一些果园,然后跟养殖场相互配合。”

  “于此同时,养殖之后这些牲畜的宰杀也好,再加上也好,是不是也可以同步的考虑起来。”

  “如果搞的好,到时候大明第一大养殖场就是张家的。”

  “北京城里头家家户户都购买你的养殖场出来的鸡鸭豚肉,你还会觉得没有办法挣钱吗?”

  伴随着朱瞻墉的说明,张升的眼神慢慢的变化了。

  这个事情,似乎真的有搞头?

  皇上似乎没有任何理由来欺骗自己吧?

  他要是真的想要搞这个东西,完全也可以安排其他人去搞。

  现在把自己叫过来,看来是真的想要给自己一个机会啊。

  自己等了那么多年,终于等到了这么一个机会。

  想到这里,张升的鼻子一酸,眼泪都差点要掉出来了。

  “皇上,这个养殖场,我搞了!”

  “等会我就去一趟京师大学堂,跟他们好好的商量一下。”

  “你放心,我知道这个行业自己不懂,我不会不懂装懂在那里瞎搞的。”

  “到时候我会充分的听取京师大学堂的教谕们的意见,好好的把这新式的养殖场给搞起来。”

  张升心中升起了一股斗志。

  自己人生的第二春,要来了!

  ……

  “娘,我听说皇兄让舅舅去养豚?这事应该是谣言吧?”

  东宫之中,朱瞻墡殷勤的陪着张妍吃饭。

  这段时间,他不是在京师大学堂老老实实的上课,就是在东宫之中陪着父母,一副孝顺儿子的模样,倒是让张妍夫妇对他越是喜爱了起来。

  当他听到朱瞻墉让张升去养豚的时候,觉得挑拨离间的机会来了。

  当然了,他也没有指望着这一次的机会就能有多大的效果。

  只不过日积月累之下,将来肯定会有点用处的。

  “什么不可能,这就是事实。”

  “你舅舅现在确实是在准备养豚了。”

  “为了搞那个什么新式的养殖场,他把这些年挣的钱全部都投进去了。”

  “甚至还把自己住的院子都抵押给了大明银行,借贷了一万多两白银。”

  “什么饲料厂、孵化厂、养豚厂,乱七八糟的搞了一堆。”

  张妍对自己弟弟的动静还是非常关注的。

  张升在决定搞这个东西的时候,也是找自己的姐姐专门汇报了的。

  本来张妍是想要阻拦的,奈何这是自己儿子提供的方案,张升又很动心,她就只能选择了不说话了。

  “啊?这个消息居然是真的啊?”

  “这不是在坑舅舅吗?”

  “他堂堂一个外戚,现在却是被逼着去养豚,传出去也不好听啊。”

  “我在京师大学堂里头都听到了一些议论声,不少人都在等着看舅舅的笑话呢。”

  朱瞻墡一脸担忧的表情,让张妍的心情立马就不好了。

  “这新式的养殖场,跟以前的不一样,也许这一次能够做出让大家不一样的情况出来也是有可能的。”

  “你二哥的方案,这些年就没有失败过,这一次应该也不例外。”

  张妍给自己找了一些理由。

  不过,朱瞻墡却是很不客气的补刀,“娘,话是这么说,但是天下挣钱的生意那么多,舅舅完全可以选择其他的生意啊。我听说他之前一直都想要做水泥生意,只是皇兄不同意而已。”

  “哪怕是不能做水泥生意,也还有许多挣钱的生意可以做的。”

  “没有必要跟泥腿子抢着去养豚和鸡鸭啊。好听不好说啊。”

  朱瞻墡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

  张妍都不知道要如何去反驳。

  这么一来,心中就觉得更加郁闷了。

  “对了,娘,要不我去找皇兄聊一聊,看看他是不是可以改变主意?”

  “他哪怕是不喜欢舅舅,也没有必要为难他啊。”

  朱瞻墡一副很是替自己的舅舅考虑的样子。

  这让张妍对他的好感度上升了一个台阶。

  “算了。”

  “这事你舅舅都已经开始搞了。”

  “又是你皇兄的主意,如今这事都已经传开来了,再变化也不合适。”

  虽然张妍觉得自己的弟弟去养豚确实不是很好,但是现在改弦易辙的话,那就更加不好了。

  这一点政治敏感性,她还是有的。

  ……

  “范金,你去找一些书生给报社投稿,让他们围绕着养殖场的事情多写一些报道。”

  “让更多的人都知道当今皇上的舅舅,被逼着去养豚了。”

  从东宫出来之后,朱瞻墡立马就安排自己的管家去搞事了。

  在他看来,这是给朱瞻墉使绊子的好机会。

  反正自己说的都是事实,也没有人刚反对。

  “王爷,这个事情不需要我们去推动,就已经有不少的报社在报道了。”

  “甚至《大明日报》上面都还主动的报道了这个事情,在鼓励更多的人去搞养殖业。”

  范金有点犹豫,觉得这会不会是多此一举。

  “那能一样吗?”

  “他们报道的内容,大部分都是说养殖场的好话,没有抓到我们想要的重点。”

  “我等会写一篇范文,你就让人对着这个调子来写,肯定有些报社会感兴趣的。”

  大明的报社竞争也是变得越来越激烈了。

  除了《大明日报》独领风骚,北京城还有不少的报纸存在。

  哪怕是成立了宣传局,也不可能完全杜绝这种竞争的。

  “属下明白,现在就去办。”

  被骂了一顿,范金立马低着头,乖乖的去办事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