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娇女,禁欲首辅他美色撩人 第170章 相认
作者:桔子面条的小说      更新:2023-01-09

  姜瑶带着狗崽和甜宝去找了姬淮野。彼时,姬淮野刚好从县衙回来。见着母子三人,眼中闪过一丝欣喜。姬淮野去换衣服。姜瑶则带着俩小家伙在客厅里坐着。实际上,姜瑶时常来,对这院子熟悉的不得了。莫回拿出很多瓜果吃食。姬淮野不爱这些,都是备着给俩小家伙的。甜宝拿着东西往嘴里塞,很快将小嘴塞得鼓鼓的。不一会儿,姬淮野就换好衣服出来了。一身便服,风度翩翩。甜宝看着他,放弃吃东西,擦了擦小手和小嘴,往他身边黏。姬淮野直接抱起她,让她坐在自己的腿上。小丫头的脸上顿时露出幸福的表情。姜瑶快被小丫头逗乐了,甜宝是真喜欢姬淮野。姬淮野这幅样子,都能把小孩吓哭的,也不知道哪一点,讨了甜宝欢心。姜瑶说明了来意,想请姬淮野给两个小家伙取名字。他们这种普通人家,一般刚出生的时候,会给个小名。等长大一些,便请乡里读书最多的人,取个名字。姬淮野乃是状元,自然是这绿水县文化最高的人了。谁能得他取名,都是荣幸,够吹一辈子。姬淮野欣然应允了姜瑶的要求。他牵着两个小家伙去书房,拿出几本书翻看了起来。其实吧,这种取名,于他而言,便是信手拈来。但是,狗崽和甜宝与他是不一样的。所以,格外慎重。还用了这样笨拙的翻书方式。姬淮野坐在书桌前,拿着书翻着。狗崽对自己的名字很期待,他钻进了姬淮野的怀里,踮着脚,眨巴着大眼睛,盯着书看着。姬淮野将垫脚的小家伙抱了起来,让他坐在自己的腿上。姬淮野看着,小家伙也盯着看着。看着他小脸认真的样子,姬淮野也觉得分外有趣。“这一句诗怎么读?”狗崽好奇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姬淮野低沉的嗓音响起。姜瑶看着这一幕,狗崽坐在姬淮野的怀里,就犹如父子一般,格外温馨。“这句话什么意思啊?”狗崽奶声奶气问道。“大鹏终有一日会同风起,借着风力上九万里。寓意是……”姬淮野认真解释道。见小家伙听得认真,很喜欢这句诗。姬淮野其实也挺喜欢的,便道:“不如便从这句诗中取名如何?”这正合狗崽的意思。“那我可以给自己取名吗?”自己给自己取名,倒是闻所未闻。姬淮野觉得有趣,问道:“那你想取哪个字?”狗崽胖乎乎的手指,指着一个字。姬淮野念出了那个字。“扶。”狗崽胖乎乎的手指,又指向另外一个字。“风。”“扶风。”狗崽跟着念了一遍,仰着小脑袋看姬淮野,道,“我叫扶风怎么样?”扶风。扶风。这两个字的寓意,自然是极好的。却令姬淮野脸色大变。因为上辈子,那一剑刺向他的,亲生儿子,便叫扶风。那青年满脸仇恨和杀气,是一柄杀人的利器。而眼前的孩子,则眨着天真无邪的眼睛。姬淮野先是震惊,然后心跳加速。说起来,狗崽并没有父亲,年岁也在四五岁左右,会不会……姬淮野开口,才发现自己的声音格外干涩。“狗崽,给我看一下你的小腿。”姬淮野道。狗崽很大方地将一条腿的裤子撸了起来。肉乎乎的小胖腿,很光洁,甚至连一颗痣都没有。姬淮野心跳并未减慢,而是道:“还有一只。”狗崽将另一只腿抬了起来,撸起裤腿。在膝盖内侧稍微偏下方的位置,赫然有一个胎记。一个梨形胎记。姬淮野定定地看着他,情绪翻涌,一时竟是反应不过来。“阿野叔叔~”狗崽叫了两声,才将姬淮野叫得回过神来。姬淮野是真的惊到了,他派人四处寻找没有父亲的四五岁的小男孩。怎么也没想到,竟是身边人。这就是等下黑,怎么也没想到啊。而且,他告诉瑶瑶很多事,唯独漏了说,自己那亲生儿子,小腿上有梨形胎记。于是兜兜转转这么久,竟是一直没发现。若不是因为这次取名,还不知道要等多久才发现。所以,狗崽和甜宝是他亲生的孩子,五年前,那与他春风一度的姑娘,其实还是瑶瑶。这个认知让姬淮野很惊喜。横亘在他和瑶瑶之间的,便是那个孩子……如今,这横亘在他们之间的矛盾,被完美解决了。姬淮野又惊又喜。神色几番变换。倒是把狗崽给弄愣住了。“阿野叔叔,你是哪里不舒服吗?”狗崽关心地问道。姬淮野摇了摇头:“没有,就是太开心了。”他将小家伙的裤子整理好,继续替两个小家伙取名。最终,将名字定下来。狗崽既然喜欢,那还是叫扶风,上辈子,他是被束缚的雄鹰,而这辈子,他将护着他,让他成为自由自在的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甜宝叫扶雪。扶摇万里,如雪一般轻盈透彻。姜扶风。姜扶雪。俩小家伙都很喜欢新名字,开心得很。姜瑶听完后,也觉得好听。寓意好,很特别。俩小家伙开心地在院子里玩。姬淮野却将姜瑶拉进了房间。姬淮野将门关上。姜瑶看着眼前高大的男人,有些莫名。刚姬淮野取名的时候,姜瑶在和莫回聊天,并未看见他的异样。现在看着他目光灼灼,眼神闪耀着莫名的光,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是可以肯定一点。就是姬淮野很开心。喜悦是从心里散发出来,蔓延在脸上,传递到四周。姜瑶也跟着高兴,好奇问道:“是有什么好事吗?”“扶风,狗崽叫扶风。”姬淮野低沉着嗓音道。狗崽叫扶风,这件事她知道啊,这件事竟让得姬淮野兴奋至此?不过说起来,这个名字确实莫名耳熟,总觉得在哪里听过。“瑶瑶,狗崽是我的孩子,甜宝也是我的孩子。”姬淮野的声音都染上兴奋,“他们是我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