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温侯 第46章 慈惠直言相告
作者:塞上枫的小说      更新:2023-05-31

  沉吟良久,慈惠的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

  “包大人果真明察秋毫,贫尼佩服,还请屋中一叙。”

  包拯随慈惠进入禅房。

  “不瞒包大人,那位曾带兵进入大宋领地,并抢夺诸多财物的西夏国将军,乃是贫尼的生身之父。”慈惠满是皱纹的脸上充满了对以往的怀恋,“当年,贫尼尚幼,老父奉命进入大宋,并在大宋掀起了一场浩劫。所幸的是,太祖皇帝神勇,最终将老父的队伍打败,免其成千古罪人。老父行前慌乱,只得将财物藏于这里。”

  “如此,公主当年主动要求来此出家,亦和此事有关?”包拯问道。

  慈惠点头。

  “当年,贫尼被作为礼物敬献来此,举国皆称我为拉尔公主。只是天未遂心愿,贫尼福薄,被群臣死谏,先帝无奈,放弃纳妃之念,只好要我奉旨出家。想老父当初所藏宝物皆在这里,于是,便选定在了青莲庵。奈何,此地广大,贫尼实在无处寻找,于是,只得和江湖匪类一样,意图夺回紫金壶。若非如此,恐包大人也已遗忘了贫尼。”

  “原来如此。”包拯释然,“公主出家数年,依然记得老父生前之事,下官亦十分钦佩。敢问公主,妙玲小师傅这满身武艺,可否是得益于公主?”

  慈惠再次点头。

  “贫尼只是幼时曾和老父学得一些,妙玲初来,容颜俊美,贫尼恐她受那些市井泼皮欺辱,不得已,才会如此。”

  包拯再次对着慈惠拱手。

  “下官此来只为证明公主与那位将军关系,且为公主带来一些经卷,料想放在此地,才正可发挥其作用,还要因公主告知紫金壶秘密而登门致谢。待下官回京,定会如实禀告万岁,将庵堂重新修缮,以示对公主之表彰。”

  慈惠稽首。

  包拯从肥大的衣袖里拿出经卷。

  由于在地下埋藏日久,经卷上面的字迹很多已经看不清,但是,慈惠依然如获至宝,连连称谢。

  包拯告辞出来,却发现吕布和妙玲依然站在庵堂外面,低声说着什么。

  包拯轻轻摇头。

  “好汉大哥如能记得小妹,他日定要带嫂夫人来此小住。”妙玲一副恋恋不舍的样子。

  吕布摸了摸身上口袋。

  包拯微笑,从口袋里掏出一锭大银,交到了妙玲手里,算是替吕布交给妙玲。

  “他日若小师傅有事,也可去京城找寻你好汉大哥,此银权做路资。”

  妙玲的小脸微微泛红。

  二人上车。

  第二天,天还没亮,十辆马车便在四十名武士的护送下出了城。

  包拯叮嘱扈承,不可将此事对外声张,耐心等待新任知府前来。

  车子出城不久,府衙门前便来了一乘小轿。

  轿子里下来的是当地安乐宫府的大管家——赵安的弟弟,人称滁州二爷的赵孔。

  安乐宫府的宫爷赵霁,是仁宗皇帝的亲叔叔,亦是此地官职最高的人,可以说是这里的二号皇帝。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地方上的所有官员,只要到任,第一件事便是要去拜见这位宫爷。

  这赵霁平时很少露面,有什么事情便可打发下人们来府衙,而知府大人便会立刻颠着屁股赶去府里。

  这位赵孔虽然不在安乐宫府里供职,但是,由于是安乐宫府里的大管家的亲弟弟,在这里亦是无人敢惹的存在。

  扈承亦对他敬而远之。

  不知道今日他因何来到府衙。

  赵孔背着手进入大堂。

  扈承站起来,拱手相迎。

  “二爷这一大早来此,想必定是有何重要事情要下官来办,还请二爷示下。”扈承嘴上这样说着,心里却早已经恨得不行,又碍于安乐宫府的权势,不敢有丝毫的表露。

  “不敢。”赵孔也拱了拱手。

  原来,这家伙是来给一个曾经跟随费涉的衙役求情的。

  这件事情扈承自然不敢做主,由于费涉的案子尚未了结,这些衙役的处理结果也还没有定下来,而且新任府台大人尚未到来,他一个小小的府丞自然不敢答应。

  “不知新任府台大人何日上任?”赵孔问道。

  “这个,下官实在不知。”

  赵孔嘿嘿一笑。

  “我料这费知府虽然不在了,但是,接替他的人一定也是其生前好友,或他费家的亲支近派,不然,这皇帝老子又该如何安抚那位侍奉了两代皇帝的御妃娘娘?”

  扈承的脸色一变。

  “二爷不可胡言,万岁岂能因私而废公。”

  赵孔哈哈大笑。

  “此事只能瞒得那些无知百姓,岂能瞒得安乐宫府的人?我虽未曾进京,但也从兄长处得知一二。老兄这个府丞的位置,还要继续坐下去的。”

  扈承面带不悦。

  “此乃国事,你我不可妄言。”

  “算了。”赵孔站了起来,“我早已经料到老兄没有这个胆量放人,还是等到新任府台大人上任后,要我家兄长来和他提起吧。”

  “如此最好。”扈承烦的不行,站起来说道,“下官恭送二爷。”

  赵孔自然对这个扈承很不满意,于是,只是摆了摆手,算作是告辞。

  扈承站在那里,心里猜测着这赵孔的话是否是真的。

  包大人说,向皇帝推荐了自己,却未得到皇帝的恩准,想必是皇帝心里早已经有了人选。

  此时,包大人等人的车子早已经进入了滁州通往汴京的官道。

  吕布骑在马上,紧跟在包拯的车子后面。

  四十名武士各自跟在车子的旁边,手里的刀枪映着阳光,闪起一道道冰冷的寒光。

  大约只走出二十几里的路程,包大人便叫住了车子。

  “你等可以回去复命了,余下的路程,由本官和各位差官自行行走。”包大人对一名武士头领说道。

  武士有些吃惊。

  “大人,我等接到府丞大人的命令是:护送你们出了这滁州地界方可回转,大人因何要做出如此安排?”

  包拯摆手。

  “此一路并无盗匪,而且有唐壮士等人跟在身边,料也不会出事,你等还是先行回去吧。”

  武士头领面有难色。

  吕布和几名差官也有些不解。

  “你家府丞那里日后本官自会和他交待,你等不必多言。”包拯的话不容置疑。

  武士统领无奈,只好先带着人离开了。

  “唐壮士。”包拯忽然叫道。

  吕布上前。

  “烦劳去告知其他差官,今晚我等无需找驿站休息,只在荒野僻静之处即可,一切听本官安排。”

  “难道大人还有其他事情要做?”吕布问道。

  包拯却没有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