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第186章:勿谓言之不预也
作者:殆火的小说      更新:2023-09-29

  柴佬是个普普通通的矿工。

  靠着吕宋贵族,雇佣其挖矿为生。

  他做工的金矿,就在马尼拉港不远处。

  也听说了汉人来吕宋贸易的事情。

  一开始,他还不以为然。

  而且因为身处南洋,消息闭塞,吕宋的普通人,对大汉这个国家,也没什么感觉。

  只是认为,不过是一个外邦大国而已。

  但随着大量精美瓷器、华丽绸缎的流入。

  以及汉军水师,下洋捕鲲的事迹传来。

  柴佬和所有矿工们,都了解到了大汉的强盛。

  同时,对自己国家的担忧,也应运而生。

  大汉如此强大,会不会来攻打他们?

  甚至一些激进的吕宋人,已经做好了和汉人作战的准备。

  文化不同、语言不通,他们可不会像交趾人一样,那么容易接受大汉的统治。

  好在这种激进的情绪,随着汉商的友好贸易,而逐渐消散。

  还有罗舍王的心腹普里戈,以及两千吕宋士卒,与大汉结交。

  大汉,应该是个友好的国度。

  这时候,一些普普通通的吕宋人,也开始打起了和大汉贸易的主意。

  吕宋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但也并非没有余钱。

  那些家里有矿的吕宋人,不仅仅是自己家,连带着手底下的工人,也没少挣。

  毕竟只要接触到了金矿,像是偷摸着往屁股里塞上几粒,有的是偷漏一二的办法。

  柴佬为人做工了二十年,侥幸还在一次矿洞塌方中,活了下来。

  因而攒了些金子。

  不过他还是没打瓷器、丝绸的主意。

  这些东西,可太贵了。

  而且一旦被他人看到,还容易被怀疑。

  所以柴佬打算,买些汉人的药物。

  汉人也卖中草药,好些个中草药,偶尔听那些贵族大人说来,都是能救命的东西。

  柴佬想买些中草药屯着,以防不测。

  要是以后有机会了,见着哪个大人物病重,还能殷勤献上,说不准,就能被奉为神医药王,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就是那些汉商,着实有些不当人了。

  在马尼拉港停留的几个月里,不同版本的药物,卖了好几批。

  最开始,是不成熟的半成品。

  后面升了个级,变成了尾货。

  虽然味道难闻一点,样子抽象了一点,但总归是能治病救人。

  然后又变成味道好闻,只是样子抽象。

  再变成,味道既好闻,样子又好看。

  估摸着,后续还会对药效进行提升。

  甚至产出,复合型药物。

  实际上每一代的药效提升,都是那么一点点,偏偏价格又死贵死贵的。

  可是就算是如此,那些吕宋贵族们,也是一边暗自破口大骂着,一边笑嘻嘻含泪掏出金子。

  凭什么?

  就凭这中草药,是大汉独家。

  治病救人的玩意儿,你就说爱买不买吧?

  瓷器、丝绸,以及其他货物。

  大抵也是如此。

  最开始的产品,都是烂货。

  没点过硬的路子,还买不着升级迭代的产品。

  至于你说汉商心黑。

  那人家也自有道理。

  货物卖不出去,哪来的钱雇佣船工,拿来的钱请大汉水师护卫?

  他们那可是一船船的世家子弟,都是有学识,有良知的人。

  船上的船工要吃好要穿好,护航的水师得伺候好,哪一样不要钱粮?

  偏偏吕宋贵族们,都是冤大头。

  拿着金子,为了那成本只有十几数百文的丝绸、瓷器,疯狂凑上去。

  大汉从指甲缝里,漏出点茶叶,都是香的。

  柴佬的家底可没那么厚实。

  只能等着一个适合的版本,再入手。

  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吕宋官方,对贸易的限制,对贵族的大肆监控。

  严格限制了买入大汉货物的数量。

  不过这都难不着柴佬。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这些日子里,他早就偷着闲,摸清楚了汉人的路子。

  比如那汉人因为有感于,吕宋文娱活动缺乏,而特意投资,建造的勾栏瓦舍。

  当今大汉天子,喜欢唱曲。

  甚至还曾以曲乐,赚了一座城。

  也算是投其所好。

  据说那出资人,之前还是交趾国的国君。

  端的是个高端场所。

  不过也不限制普通人进出就是。

  这次,柴佬便带着半副身家,偷摸着来到了马尼拉港近海的地方。

  这有一块儿划拉出来的空地。

  正当中,就是那处莺莺燕燕的勾栏瓦舍。

  楼内曲径通幽,点着鲲烛。

  飘逸的胭脂香气,随处弥漫。

  隐隐约约,能见着一群俏丽的女子,她们妆容精致,身穿绫罗绸缎,宛如莺莺燕燕,吸引了众多寻欢作乐的男子。

  柴佬有些面红耳赤,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他能通过部分特征,依稀辨认出,那些女子,都是吕宋本地的女子。

  以往还没发现,竟有这么多俏丽女子。

  汉人的脂粉,着实厉害。

  柴佬的目光游离不定,尽量避免与这些婀娜多姿的女子们对视。

  在这绚烂的环境中,他感觉自己格外拘束。

  忽而,他见到了一个吕宋军官打扮的魁梧男人,在女子媚眼如丝的款待下,入了楼中。

  柴佬当即表现得愤愤不平。

  好家伙,我们向罗舍王缴纳税赋,这群士卒,竟然用税赋,来做这种事?!

  必须好好批判一番。

  柴佬立即走入楼中,没一会儿,就在那鲲烛的清香之下,被勾没了魂儿。

  “旁友,皮子要伐?”

  神情恍惚的柴佬,忽然被一个低沉的声音,拉回到了显示。

  只见何洪阴恻恻的站在他旁边,将他拉到角落里,随后将衣襟略微往上一拉。

  整个人,显得狼腰猿臂,身材修长,很是英武。

  尤其是眼神。

  眼神之中的欲望,难以掩饰,几乎像是要把他给吞了。

  嘶.

  柴佬没来由的红了脸。

  这勾栏瓦舍里,竟然还有男侍?!

  “皮子要伐?”

  何洪见柴佬愣神,指着身上的鲲皮,又重复了一遍。

  嗯?

  皮子?

  柴佬认真看了眼,还真是。

  这人身上,穿的是鲲皮衣物,是来带货的?

  他挠着头道:

  “你这么穿,不热吗?”

  鲲皮在汉人的货物之中,销量不是太好。

  主要源于,吕宋的气候太热。

  一年到头几乎没有四季的概念,全是大热天。

  这种天气下,都是怎么穿着凉快,就怎么来。

  鲲皮只能拿来装饰、收藏,几乎没什么人,会买来穿。

  尤其是像柴佬一样的普通吕宋人。

  根本不会有闲钱,去买这种没啥用的东西。

  何洪又是将头压低了些,声音也更加阴沉:

  “大汉天子封了鲲为吕宋府君。”

  “你们要是家里供着一张鲲皮。”

  “会有府君保佑。”

  什么玩意.

  我是来买中草药的,谁要你这屁大点用都没有的鲲皮?

  柴佬正要将何洪打发走,可话到嘴边,看着那鲲皮衣物,竟是不知怎么的,挪不开眼了。

  吕宋府君?

  鲲?!

  柴佬也不知道自己心里,到底是在想什么。

  就是没来由的,想要和鲲鲲接近。

  以他的身价,自然不能像大汉水师一样,甚至还能养虎鲲。

  但他也想,吃一吃鲲肉,将鲲鲲装在胃里。

  或是穿着鲲皮衣物,和鲲鲲贴贴。

  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道吕宋,真的被鲲所护佑着吗?!

  “要不试试?”

  何洪不知怎么,眨眼间,就将身上的鲲皮衣,给脱了下来。

  “试试.”

  柴佬想象着巨鲲遨游大海,所向披靡的场景。

  想象着在鲲鲲护佑下,吕宋的风调雨顺,连年丰收。

  竟是跟着了魔似的,也不顾炎热,将鲲皮衣拿起,换在了身上。

  没想到,这二手鲲皮衣,穿在身上,却是再也脱不下来。

  总能给人一种,独特的触感。

  仿佛轻柔细腻的丝绸,与坚韧厚实的皮革,完美融合。

  软硬适宜的质地,将身体包裹得恰到好处,不紧不松,仿佛少女亲吻般,贴合肌肤。

  甚至柴佬试了试,穿着鲲皮衣,无论是行走、坐卧,心中都能感受到一种,无比舒适的慰藉。

  柴佬还看到了,刚才先一步,进入勾栏瓦舍之中的吕宋官兵。

  那员军官,竟也是在汉人的忽悠下,换上了鲲皮衣。

  他倒是不像柴佬那么纠结。

  穿在身上,感受着心中那种奇异感,便开始细细摩挲,挑选起了,适合自己的鲲皮衣。

  柴佬咽了咽口水。

  已经完全将购买中草药的念头,抛诸于脑后。

  中草药能治病救人,鲲鲲难道就不行了吗?

  多少年无病无灾,还能从矿难中脱身,肯定都是这身命中注定的鲲皮衣,在护佑着自己。

  “尊贵的大人,请问这个鲲皮衣,是怎么一个价钱?”

  柴佬完全掩饰不了眼中的渴望,迫切问着何洪。

  他算是倒了大霉。

  碰见其他人,估摸着兜里还能剩俩子,说不准儿,还可以在这勾栏瓦舍里,正儿八经吃杯茶,听听曲。

  可在何洪面前。

  只要不屈身在勾栏瓦舍里,给别人奉茶、唱曲,就算成功。

  何洪掰着手指,这柴佬看着就是个穷逼,榨不出几两油水。

  但几两油水,他也得全都榨干。

  “一件鲲皮衣,得要两锭金子。”

  这年头,商贾是贱业。

  那些跟着出海的世家子弟,大多是族中不怎么成器的家伙。

  真正的宗族希望,可不会屈身做些商贾的事情。

  不过即便如此,他们也有着自己的骄傲。

  放在以往,他们是绝对不会,在勾栏瓦舍里,做着这种如摊贩一般,还得偷偷摸摸,买卖的活儿。

  可吕宋人手里,金灿灿的金子,摆在眼前。

  全都是暴利。

  重利之下,没有面子。

  如今的船上,可以这么说。

  明月之珠,鸦鹘之石,沉南龙速之香,麟狮孔翠之奇,梅脑薇露之珍,珊瑚瑶琨之美,皆充舶而归。

  都不带夸张的。

  出海简直是暴利!

  但在何洪觉得,还可以再暴利一些。

  “如果你嫌贵了,也可以拿五十斤胡椒来交换。”

  “我需要胡椒,很多很多的胡椒。”

  “十斤的胡椒,甚至和可以换一匹丝绸。”

  “不过只限这个月,你们罗舍王,对咱们的贸易,有限制。”

  何洪心里的算盘打的直响,估摸着何坤在琼州都听见了。

  胡椒这种香料,甚至比一些南洋特有的珠宝,更为暴利!

  一贯钱的胡椒,等回了中原,能卖到百贯钱。

  百倍的利益!

  刘恪将一切尽收眼底。

  虽说他现在的贸易方针,是跳过罗舍王对贵族们的监视,从小民之中取利。

  但也没想到,加上,所带来的的吸引力,有那么大。

  几乎敢来勾栏瓦舍里,偷摸着买卖的吕宋人,临出去了,都得买上点鲲肉、鲲皮。

  要么,就是为了鲲鲲被迫卖身,出不去的吕宋人。

  “这还是最初级的,如果再搜罗一些商业相关的天命,针对合成一番,像一样,升个级.”

  刘恪想都不敢想。

  那不得比烟草还好使?

  一旦他国对大汉形成了贸易依赖,捏扁搓圆,还不是轻轻松松?

  “说到,这吕宋怎么还不震?”

  早前出海之前,他就对吕宋送过国书,预警过地震。

  现在暹罗都已经震完了,暹罗王被吓得拱手称臣。

  吕宋咋还没震?

  刘恪一直等到现在,也是为了等地震。

  还不待他展开思绪。

  只听得一阵轰隆声。

  “陛下,海上有大浪!!”

  典褚急慌慌的向刘恪道着,大有皇帝要是不赶紧撤离,他就直接扛着走的势头。

  “不急,去看看。”

  吕宋岛如果发生了地震,其实不太妙。

  因为沿海,地震之后,很容易引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像是大海啸、火山爆发,都有可能。

  不过吕宋受灾,大汉正好展现上邦大国的人道主义精神,紧急救灾。

  我们泱泱大汉,可是为了救助灾民,你还能不让我们深入腹地吗?

  再借着救灾,趁机给你吕宋全境来个生态调查。

  给你保护保护环境,看看土地还能不能耕种,金矿还能不能挖掘,不是很正常?

  如果在吕宋如此行为,颇有成效,后续就可以继续模仿。

  反正有个在这里,管你什么天灾,咱都能预警。

  同样的手段,再去同样有着大量矿产,同样多灾多难的东夷,依葫芦画瓢。

  俗话怎么说来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嘛。

  等刘恪去到海边,就见着海面上浪花翻滚的剧烈。

  一层卷比一层高,那冲天的浪花,时不时就卷的港中的房屋还要高。

  不少就近的吕宋人,也都见到了这一幕,一个个忧心忡忡的。

  甘文禁提议,赶紧将船队迁离。

  他可是知道,早前皇帝就给罗舍王送过国书,说吕宋会有地震。

  这不就是地震的征兆吗?

  高州的地震,他可是见识过的。

  要是让船队遇上了地震、海啸,十有九沉,估计这一趟的收益,全赔了。

  “别迁,别迁,船上都还挂着网呢!”

  匆匆赶来的何洪,连忙劝阻着。

  “浪大了,撞进网里的鱼越多。”

  “就你们那请客吃饭的法子,多少银子也不够花啊!”

  一众人不由得侧目。

  这狗东西,是真扣啊,不仅扣,就连格局都没有。

  要不是带货确实有点水平,早被人暗戳戳沉海了。

  “不急,看着就是。”

  刘恪倒是老神在在的,安抚了众人。

  甚至亲自登船,又把连着船舵的绳子,攒在了手里。

  真要是地震,没有地方,比在驴头船上更安全。

  退一万步,就算真的坠海了,还能海漂漂起来。

  整个马尼拉湾,足足一整天,风起云涌,海浪都没有停歇。

  那些居住在近海的吕宋人,即使是躲在家里,都能听到海浪翻腾击打的声音。

  那柴佬更是捏着身上鲲皮衣,不断喊着鲲鲲保佑。

  虽说他距离海边,还有些距离。

  但是耳边听着,都感觉太吓人了……

  仿佛近在迟尺,随时都能,把他人给冲没。

  甚至马尼拉港,也难得的在夜里,多点了好几盏灯。

  普里戈,也是加急采买了一些鲲烛,用来照明。

  今天的海浪,真的惊到了所有人。

  一些人听着,大汉天子早前就有预警过,说吕宋会有地震。

  因而更加害怕。

  万一夜里突然来地震,或者来海啸,把港口给冲了,跑都跑不脱怎么办?

  不仅仅是普里戈代表着吕宋官方,开始行动着。

  下面的普通吕宋老百姓,也各有各的方法。

  有的人,坐在家门口,坐了一整晚。

  又有人,有的人将鲲皮衣、鲲肉什么的,都收拾在桶里,随时准备提桶跑路。

  还有人,索性直接躲到山上去了。

  汉人倒是没有那么夸张。

  普里戈虽然暂代罗舍王,同意让汉人进入到更深的地方,避难。

  但他们都听着刘恪的命令,蹲在了船上。

  一夜过去,倒是没什么大事儿。

  海浪一卷一卷,但大汉船队,稳如老狗,比地面上,都安全得多。

  以至于,大清早的,天刚亮,海岸周围就站了许多煞是惊异的吕宋人。

  “吓死我了,全家整晚都没有睡,还以为真的会发生地震海啸,没想到是自己吓自己。”

  “谁说不是,我们大半夜就坐在那里等,结果到天亮,啥事也没有。”

  “别提了,我们都在山上吃了一晚上的西北风。”

  “就是,你看汉人都不带怕的,直接待在船上。”

  “就在风尖浪口的,都不带躲闪,咱们还怕什么?”

  “有没有一种可能,或许是今天才会出事呢?”

  “闭嘴!”

  “不至于不至于,有吕宋府君保佑着。”

  “我看就是有大汉天子封的吕宋府君,有鲲鲲在,这才没有事。”

  “你们看看,海面上的浪,好像也没有昨天那么大了。”

  “难说……”

  “说不定是八打雁出事儿呢,咱们这儿隔得远,所以也就有了点浪。”

  “可别瞎说,八打雁可是王都。”

  “王都怎么了,王都还不是吸着”

  又是一整天的看海。

  吕宋人都关注着潮水,看着浪花一直翻腾着,并没有想象中,减弱几分。

  人们提着心,见得天色又黑了下来。

  算了,还是再准备准备,要么提桶跑路,要么直接去山上。

  昨夜收拾好的家当,都不敢松手,全是抱在怀里。

  然而又这么熬了一晚上,啥事也没有。

  第三天的马尼拉港近海,充斥着一阵吕宋土话的骂骂咧咧。

  听得一众汉人连连摇头。

  你们的国骂也太贫乏了。

  甚至还有些人,对大汉都起了些怨念。

  要不是你们的皇帝,提前好几个月预警,说会有地震。

  他们也不至于,见着几叠浪,就这样战战兢兢。

  忽的。

  浪头又大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