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 第59章 闷声发大财,低调才是王道
作者:妙笔入梦的小说      更新:2023-11-20

  上书房。“你是说,蓝玉和徐达在下朝之后,进行了密谈?”朱元璋眉毛微微皱起,冷声问道:“他们说了什么?”一名小太监匍匐在朱元璋面前,向朱元璋汇报着今日下朝之后发生的事情。虽然朱元璋成功将封王戍边的圣旨传达了下去,但是对于文武百官的反应,朱元璋也在密切关切。“小人也没听清,只听到永昌侯说着什么大买卖。”“还大叫着自己不是傻逼!”底下跪着的小太监,正是经常给李进送旨的那个马和。“扑!”旁边的朱标听到这话,忍不住笑出了声。朱元璋却是面无表情,这个蓝玉,简直就是一个混账。“去,把徐达给咱叫过来。”徐达的性子他老朱是知道的,很少与人交往,是重臣但也是孤臣,他老朱就喜欢这样的性格。再加上徐达与朱元璋是发小,又是老乡,一同征战了这么多年,朱元璋与徐达的情谊自然是十分深厚的。这次传唤徐达,不是对徐达的怀疑,只是想知道蓝玉这个混账给徐达说了什么。很快,徐达就来到了上书房。“上位,不知叫我何事?”徐达见到朱元璋,拱手见礼之后,直接开门见山就向朱元璋询问。徐达与朱元璋共事多年,自然知道朱元璋的脾气,该如何与朱元璋相处最合适。“无啥大事,只是你嫂子好几天没见你,有些想你了,晚上一起吃个饭。”朱元璋就好像唠家常一样,显得十分亲切。“好啊,我早就馋宫中的酒了,只不过不好意思来喝。”“还是嫂子知道疼我啊,知道小弟喜欢喝酒,吃饭还知道带着小弟。”“难道咱就心疼那几壶酒?等你晚上回去,多拿几壶!”“嘿嘿,多谢上位,如此,小弟就却之不恭了。”....晚宴上。朱元璋徐达朱标以及马皇后同桌共饮,没有皇帝见大臣的那种规矩,更像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徐达,你这么久不来看我,是不是把你这个嫂子给忘了?”马皇后开口就是责怪徐达,把徐达弄了个大红脸。“嫂子哪里话,嫂子对我的好,我一直记着呢。”“这不是不想麻烦嫂子做饭吗?每次我一来,你就亲自下厨,我实在是过意不去。”“行了,你就不要得了便宜还卖乖了。”朱元璋插话道:“你嫂子也只有在你来的时候,才会亲自做饭。”“就连咱平时都吃不到她做的饭了。”“来来来,先喝一杯。”觥筹交错间,气氛显得极为融洽。看上去就好像一家人,其乐融融。酒至半酣,朱元璋好似无意中提起,朝徐达问道:“咱听说,蓝玉要给你做买卖?不知道是什么买卖?”徐达心中一突,连忙朝朱元璋看去。在看到朱元璋只是若无其事的吃着东西,心中的担忧才缓缓放下,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说道:“说是有个年轻人给他提到一个大买卖,一年能挣几十万,想要让我入伙。”“他还说此事上位也知道。”“上位,你知道吗?”朱元璋听到这话,就知道怎么回事。肯定李进那个混账又要给蓝玉做买卖了,不知道这次又是什么买卖。“买卖?咱不知道。”这种事当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闷声发大财才是王道。毕竟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嘛!朱元璋摇了摇头,说道:“一年能挣几十万两的买卖,还有这种好事?”“咱要是知道,咱早就去干了,哪还轮到他蓝玉?”徐达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朱元璋,问道:“上位,你不会骗我吧?”“想要把这么好的买卖给独吞掉?”“怎么会?咱是什么人,你能不知道?”朱元璋被徐达盯得有些发毛,但是面色却是毫无波动,一本正经的说道:“蓝玉那小子,你又不是不知道,满嘴胡言,没有一句真话。”徐达又看了看朱元璋,缓缓点了点头,说道:“那看样子是蓝玉骗了我,明天非要揍他一顿,出了这口恶气。”“揍他就算了,毕竟都是公侯,别让别人看笑话。”朱元璋却是劝起了徐达,毕竟如果蓝玉被打之后,肯定不服气,会找自己理论。到时候他闷声发大财的事情,可就要败露了。...深夜,等到徐达走后,马皇后忍不住向朱元璋询问道:“重八,为啥不让徐达也参与进来?”“如果真的挣钱,咱们可以带上徐达一起啊!”朱元璋没有回答,反而问道:“上次的那些镜子卖掉了吗?”“还没有,拍卖场才刚刚搭建完成。”马皇后回答道:“但是我已经在那些达官贵人面前,多次拿出镜子给他们观看了。”“反响十分热烈,想必到了开拍那日,绝对会异常火爆。”马皇后和朱元璋商量之后,还是决定按照上沪县的那种拍卖方式进行拍卖。毕竟那种模式的好处显而易见,对于镜子这种宝物,如果进行拍卖,恐怕真的可能卖出天价。这些天一来,马皇后一面让人搭建拍卖行,一面则是不断的邀请达官贵人来宫中做客。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宣传她镜子的产品。那些贵妇人见到镜子之后,果然一个个爱不释手,甚至可以说为之疯狂。全都向马皇后打探从哪里弄来的,个别人甚至愿意出三倍的价钱买一个。不过全都被马皇后给拒绝了,马皇后守口如瓶,只是应天的上层圈子里,已经知道了镜子这样一个东西。全城的商人也都是闻风而动,不断打探这些镜子的来源,结果却是一无所获。“既然如此,那就等镜子卖完之后,再说其他。”朱元璋决定还是等到结果出来之后,再去考虑和李进合作的事情。在这之前,为了避免被人捷足先登,朱元璋自然不愿意看到别人和李进合作。“那就看过几日拍卖的结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