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我的猛将模拟器 第两百九十一章 汉王强援
作者:天府狂生的小说      更新:2024-02-11

  “报!叛贼营中兵马调动频繁,似乎有出击的迹象!”

  中军帐内。

  一名斥候统领正在向宋金刚与郝孝德禀报自己发现的情况。

  这些斥候,乃是宋金刚有意沿途安置,专门收集各处敌军的消息,正是准备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启用。

  “郝将军,你怎么看?”

  宋金刚相比于王恪。

  他的用兵更加谨慎。

  此时。

  在听完了斥候的汇报之后,宋金刚转过头,准备听取郝孝德的意见。

  “按照敌人这等兵力调度,他们多半会在今夜动手!”

  郝孝德站起身来,在大帐之内来回踱步,一边走,一边说道。

  “嗯,若是今夜动手,那么我们正好可以依计行事!”

  宋金刚点点头,心中已经下了决断。

  这些日子。

  他麾下重骑兵步步撤退。

  虽然,众人知道这是迷惑敌人的计策。

  但是,他们初次打仗,便被敌人逼迫后退两百里。

  这等事情说出来,回到蓟州之后,一定会被自家的同袍取笑。

  所以,如今的重骑营上上下下,都憋着一股劲,准备一举击溃敌军,洗刷后退之耻。

  ……

  很快。

  夜色降临。

  余公理兵马大营之内。

  诸多精锐士卒正在做最后的调度,众人磨刀霍霍,只待三更时分,便要袭击宋金刚大营。

  “大哥,我麾下兵马已经准备完毕!”

  “大哥,我这边也没有问题了!”

  到了二更左右。

  余公佑、余公良两人一起来到余公理身侧,拱手说道。

  “好!今夜一战,我等必然荡平蓟州王恪兵马,让我并州铁骑,从此名震天下!”

  余公理微微点头,一边擦拭着手中的凤翅大环刀,一边开口说道。

  不一会儿。

  三更已到。

  兄弟三人各自披挂整齐。

  余公理率领一万兵马,攻打宋金刚营寨正门。

  余公佑、余公良二人,各自率领三千轻骑,持火具,截断宋金刚左右两翼。

  听罢余公理的安排。

  兄弟两人拱手领命,旋即率领麾下兵马,绝尘而去。

  ……

  隆隆隆!

  隆隆隆!

  隆隆隆!

  铁蹄践踏着大地。

  宛如半空中响起的滚滚闷雷。

  余公理倒提凤翅大环刀,骑着北地骏马,跟着滚滚人潮,向前疾奔前行。

  不多时。

  借着幽幽月光。

  余公理已经看到了前方不远处宋金刚军营的轮廓。

  “传令!结锋矢阵!”

  紧了紧手中的大刀。

  余公理赫然下令道。

  “是!”

  很快。

  诸多兵马阵型变换,结成了最适合进攻的锋矢阵,奔着宋金刚军营的正门,冲击而去。

  “今日,定叫你知道我的厉害!”

  余公理心里冷冷说道。

  不料。

  就在这时。

  异变突起!

  只听得“咔嚓嚓”一阵巨响。

  冲在最前头的的数十名骑兵突然身子前倾,连人带马摔倒在地。

  紧接着。

  后面的骑兵收势不及,一个接一个,与前面的同袍撞作一团,整个阵型,顿时一片大乱。

  “稳住阵脚!不要慌乱!”

  见此情形。

  余公理心里一沉。

  他手舞大刀,勉力维持秩序。

  可是。

  在黑夜之中。

  自家兵马骤然生变,又怎么是余公理一个人能阻止得住的呢?

  “此等情况,莫非那宋金刚早有防备?”

  一边收拢兵马,余公理的心头一边想道。

  他正想间,宋金刚的军营当中,已经给了他正确答案。

  “杀!”

  “杀!”

  “杀!”

  突然之间。

  一阵杀声冲天而起。

  宋金刚军营里,突然灯火齐明,紧接着,一蓬蓬箭雨宛如飞蝗一般激射而来。

  在这样一轮轮如同狂风暴雨的箭矢覆盖之下,余公理麾下兵马宛如收割的麦田,成片成片的倒了下去,死伤甚重。

  “余公理,可认得大将宋金刚否!”

  正在这时。

  但听得铁蹄声滚滚而动。

  宋金刚亲自率领重甲骑兵飞驰而出,仿佛一道洪流,瞬间崩碎了残破的堤坝,已然杀到了余公理面前。

  呼!

  下一秒。

  贯石开山斧高高挥起。

  对着余公理的头顶赫然砸落。

  铛!

  见宋金刚已经杀到面前。

  余公理咬咬牙,手中凤翅大环刀运转,迎着开山斧斩了过去。

  两般兵刃猛烈碰撞。

  刹那间崩得火花飞溅。

  余公理感受到了宋金刚的膂力不凡,自知不能力战,只得虚晃一招,冲开重围,转身就走。

  望着余公理的背影。

  宋金刚冷冷一笑。

  此时,见敌将逃走,他并未追赶,因为前头,还有一重伏兵,已然安排停当。

  ……

  月色清冷。

  旁观着大地上的这场杀戮。

  余公理纵马狂奔,准备逃回马邑城,再起兵马,卷土重来。

  不料。

  他还没走多久,只听得一阵乱纷纷的马蹄声响起,转过头看时,原来是余公佑提着双剑,引残兵,前来汇合。

  “大哥!”

  看到余公理在此。

  余公佑眼中闪过惊喜之色。

  他急忙飞马上前,口中道:“我等中计,三弟……战死了!”

  “先不说此事,我等赶紧回马邑城召集兵马,以防城池生变!”

  听闻这个噩耗。

  余公理强行把心头的悲痛压下。

  他转过头,对余公佑说。

  “好!我听大哥的。”

  余公佑重重点头,口中道。

  两人商议已定,调转马头,继续向马邑城奔去。

  直到天色露出鱼肚白。

  众人终于抵达了马邑城下。

  此时此刻。

  只见城池大门紧闭,城楼上也没有一兵一卒存在。

  “大哥,这……”

  余公佑心里惊疑,下意识抓住了腰间的一对倒海分水剑。

  “哈哈哈哈!贼将听着,尔等不是看不起我蓟州兵马吗?今日王恪在此,已经取了马邑城,你们服是不服?”

  正在这时。

  那马邑城城楼上突然旌旗遍布。一柄柄刀枪如林竖起。

  刀枪丛中,王恪身着铠甲,披挂战袍,双手扶在城垛之上,看着下方的余公理、余公佑,冷冷说道。

  “罢了罢了!今日败在王镇北手里,虽败犹荣!不过,食君之禄,分君之忧,末将既然奉命镇守马邑,那么就要拼死一战!”

  余公理双手紧握凤翅大环刀,一双眼眸紧紧盯着城楼,口中喃喃说道。

  “大哥!”

  余公佑神色一变,连忙劝阻。

  “贤弟,伱快快杀出重围,向南禀报汉王,让他早些回来,若回防及时,兴许还有胜算,若是……哎!”

  余公理看着余公佑,口中说道。

  说罢。

  他一带战马,掌中大刀挥洒,率领数十名亲信,向着马邑城杀奔而去。

  ……

  黄河岸边。

  杨谅如热锅上的蚂蚁,在军帐之内来回踱步。

  梁师泰皱了皱眉头,问道:“殿下,休要这等焦急,末将不才,愿意率领兵马,北上并州!”

  “你知道个什么?这王恪身经百战,用兵如神,就连父皇也对他赞不绝口,说他是年轻一代的名将!我等在此地受挫,以如此兵马,怎能和他抗衡。”

  这个时候。

  杨谅方寸已乱,只能十分不耐烦的挥挥手,对梁师泰说道。

  “殿下,莫非我们军中,当真没有能够与王恪一较高下之人么?”

  听到杨谅这般说话。

  梁师泰有些不耐烦了,口中连声问道。

  “这……有一人,却不知可行不可行……”

  来回踱步思索了良久。

  突然,杨谅转过身来,快步走到桌案前,取过纸笺,写了一封信,旋即唤来一名亲兵,吩咐道:“将此信,用那只黑白花斑的信鸽送出,切记不要弄错。”

  “是!”

  亲兵微一躬身,双手捧着信札,快步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