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 第251章 尊儒,但别太独
作者:龙孙绕凤池的小说      更新:2024-03-15

  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力挽狂澜第251章尊儒,但别太独刘禅挑这个时机跟老刘说改革的事,是有明确用意的。

  荆州属于老刘事业起步的“老区”,麾下很多核心都是荆州士人。

  而荆州一战之后,不止平民百姓,当地士族的归心程度也更上一层楼,只要高层能达成一致,荆州方面推广新政不成问题。

  至于益州,如今的形式也很好,随着老刘和太子刘禅的先后数场大胜,展现出积极态度的益州家族已经越来越多了。

  谁掌握着强大的武力,就意味着谁能掌握话语权,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在益州推行新政,亦非难事。

  更何况随着老刘势力的发展扩张,益州本地家族也在受益,不太可能有人傻到在这个时候跳出来送。

  刘禅想的是最好能在北定中原之前初步完成改革。

  这样,如果中原大族不愿接受新政,势必会坚决地站在曹魏一边。

  那他就有足够的理由向其举起屠刀,而不会将自己摆在天下所有士人的对立面上。

  若是等到天下已定再做这件事,反而会变得束手束脚,陷入长期的内耗与扯皮。

  先把制度框架做好,然后……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三人谈笑饮宴,谈论着改革的种种可能性。

  而挑起这一切的刘禅除了偶尔补充附和,其他大部分时间都在闷头狂炫……

  随着体质与年龄增长,刘禅的食量也变得十分惊人。

  短短时间,许久没吃过一顿像样饭的刘大太子,已经炫进去快二斤肉了……

  这还是因为他刻意留着肚子,准备宴后“转场二战”。

  许久未见的母亲肯定已经给自己备好了醒酒汤,还有些亲手做的小菜。

  ……

  翌日,成都高层会议召开,先赏有功之臣。

  除去马谡等留任南中的将领官员又得了一笔赏赐之外,其他参与南中之战的将领皆有升迁。

  一直属于拥刘积极分子的张翼,此次率军大破雍闿主力,因功升迁至梓潼郡太守、裨将军。

  李严以西路第一功由犍为太守调入中央,升为尚书台尚书。

  在牂牁郡一战中崭露头角的巴西郡吏马忠,升任巴西郡汉昌县长。

  丁奉攀象生擒昆明王,升赤星偏将军,在绕了一大圈之后,他终于从一个赤星军预备队小兵,又凭本事做回了当初归降时刘备就给的偏将军。

  但他并未表现出任何不满,他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收获了同僚的尊重,也被赤星军中的生活打上了一生抹不去的烙印,令他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归降的爨习升任偏将军,在陈到统领的禁军中任职,官虽不大,将其安排在禁军中却彰显了老刘的信任,这让作为老刘迷弟的爨习十分感动。

  而孟获,虽是此次南中之战的发起者之一,有罪在身。

  但既然愿意归降,考虑到榜样示范作用,也为了安定南中夷民之心,暂任其为督军从事。

  其族弟孟琰任蜀郡都尉。

  至于诸葛亮……老刘虽有赏赐,但仍旧诡异的没有升官。

  这当然不是他对诸葛亮有什么不满,给穿小鞋,而是军师将军这个他发明的官职实在太好用了。

  军师可出谋划策、将军能领兵打仗、署大司马府事能兼理政务……总之,想干啥干啥。

  诸葛孔明充分发挥了革命一块砖的作用,哪有需要往哪搬……

  老刘与诸葛亮君臣鱼水,两不相疑,纵然暂不升官,也丝毫不影响其在刘备集团中左膀右臂的地位。

  另一条左膀右臂自然便是法正。

  安排好了人事任命,众人便开始了正式议事。

  主要是太子刘禅与诸葛亮介绍南中的情况,而后法正再汇报荆益的发展情况,以及另外两家的动作。

  刘禅一边说着,视野右下方的好感度一边刷着屏。

  tryc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