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风起1998 第一百九十二章 新生(一)
作者:风吹晌午的小说      更新:2024-04-21

  第192章新生

  包拯做天长县县令时,发生了一起案件,有个农民晚上把耕牛拴在牛棚,早上起来发现牛倒在地上,牛舌头被人割了。

  牛是农民宝贵的资产,农民到县衙报了案。

  包拯对这个农民悄悄说,你晚上回去把牛杀了。被割了舌头的牛活不了多久,反正是死,农民回家后就把牛杀了。

  第二天,有人到县衙告发农民私自宰杀耕牛,包拯脸色一沉,对告状者喝道:“真是大胆,你偷割了人家牛舌头,还敢来告发人家。”

  告发者一听,跪在地上直磕头,承认牛舌头是他割的。原来这人和那个农民有仇,晚上到他家牛棚悄悄割了牛舌头,然后又来告发人家杀牛。

  很简单的一个案子,甚至没有断案,只是嫌疑人愚蠢作死才破了案,甚至还拍不成一集电视剧。

  他身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像样的案子,居然拍了40集。从哪里找来的?

  而且包拯29岁才中进士,少年时代的主要事情恐怕还是读文章吧。

  当初小说在杂志刊出来后,是有人问能不能改成包拯,现在看来是有原因的。

  杨舒力决定这几天在家和秦华玉一起追剧。

  2000年9月5日,农历8月初8,“我家卤”凌江大学分店开业。

  这次开业比以往都隆重,门口摆了花篮,放了鞭炮,“我家卤”所有菜品8.8折优惠一天。

  开业后,门口排起十几人的队伍,分店准备的30只飘香鸭虽然限量每人买一只,但很快卖完了,杨升元又从百福广场调来30只,卖完作数。

  凌江大学分店开业后,杨升元和向叔叔并没有轻松下来,接下来是观音庙分店,装修队伍马上进场。

  选址找店是件不容易的事,有一次,向叔叔坐公交车去一个地方看店,在车上发现一个店铺拉着卷帘门,门上贴着铺面转让几个字和电话号码。

  向叔叔下车后,回想起那个店铺的位置,觉得不错,走过去一看,门上的电话号码竟然被撕掉了,就那么一会,被人捷足先登。

  向叔叔找店址的眼光比杨升元强,除了百福广场是杨舒力定下来,其他店铺都是向叔叔找的。

  7、8月份,杨升元每月转给杨舒力的红利超过2万,这种局面会持续到年底,这笔钱就用在图书公司的日常开支上面。

  明年图书公司有进账了,会断掉凌江这边的收入,杨升元和向叔叔的钱包会进一步鼓起来。

  向叔叔现在拿多少,他没问杨升元,也不打算过问,不管他拿多少,只要事情在正向发展就行,大家日子过得下去就行。

  9月5日晚,眼看明天就要去锦城“上学”,秦华玉终于没有忍住,开口了。

  “舒力,那个……黄同学,考的哪个学校?”

  “凌江大学。”

  “哦,那还可以嘛。”

  杨舒力没有做声,面无表情沉默着,这事没法说清楚了。

  现在没法否认,实体有目击者,两个人在电影院被薛琪看到,南山小学那边有传言佐证,而且真的是黄主任出手帮忙。

  “你以后周末都可以回来嘛。”秦华玉说道。

  显然,秦华玉的意思不是让他回来吃点好的,而是……但他不是姜哥,回来干什么?

  以前揶揄人家是“合同灯泡”,他要是回来,算“正式灯泡”,因为人家是正式恋爱。

  “看情况。”杨舒力回答比较委婉。

  9月6日,杨舒力到锦城“上学”,秦华玉请了假,同事听说她要送儿子去读大学,就让她送走后再回学校,也耽搁不了多少时间。

  杨舒力无可奈何,不过还好,到汽车北站,挥挥手就上车了。

  “砰砰”,有人敲门,秦华玉赶紧去开门,姨妈居然也来了。

  “我来送舒力去读大学。”姨妈也显得很精神。

  杨舒力心里有点小惭愧,如果是西蜀大学,来送一下没关系,锦城大学就没必要了吧,关键姨妈心里是清楚锦城大学档次的。

  就一个双肩包,里面装着几件换洗衣服和本子,姨妈还要抢过去帮着背。

  一行三人坐出租车到汽车北站,姨妈叮嘱说,节假日,黄金周,都可以回凌江,交通这么方便,要经常见面,不然感情就淡了。

  这话意思很明显,说明秦华玉把黄敬蜀读凌江大学的事告诉了姨妈,杨舒力感到有点压力,以后要是不回凌江,如何向这二位解释呢?

  大巴向锦城疾驶,车窗外的景色转瞬即逝,新的生活终于开始了。

  杨舒力的大观园时代结束了,虽然不是繁花似锦、诗词歌舞、欢声笑语、但也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一幕幕已经成为回忆,但愿人长久。

  如今,倒不是食尽鸟投林,白茫茫一片真干净,但也是雄关漫道,重起炉灶。

  熟悉的旋律和歌词在脑海浮现,“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风雨。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至爱的亲人。”

  唉,又是从头再来。

  今天以新生的身份奔赴锦城,别人是读四年书,我是做四年书。

  再乘以2,8年。

  做书当然比读书有成就感,不仅能解决几个就业,还能赚一些钱。

  这样想着,心情逐渐平息下来,在车上美美地睡了一觉。

  从锦城汽车北站出来,坐出租车赶到南河边,花了27元,价格不便宜,但他实在不想把公司设在城北,那里环境他不喜欢。

  到顺和苑下车,张有路已经在小区门口等着,两人先去看了张有路的住处。

  4楼,一室一厅,屋里家具电器齐全,空调都有,张有路很满意。

  办公室在顺和苑小区另一栋楼,3楼,离小区大门很近。

  和中介通电话,约好下午3点来看办公室并签合同。

  然后去看杨舒力的住处,两人走出顺和苑小区,与南河平行走了十多分钟,来到一个名叫时代南岸的小区。

  的确比顺和苑档次高,墙面是咖啡色的,散发着一点富贵气息,每栋楼层高只有5层,小区环境干净,也很安静,符合杨舒力高档小区的定义。

  中介就在附近,赶过来带他俩上去看房。

  房子在四楼,进门后杨舒力眼前一亮,果然如张有路所说,是惊喜。

  一切都是新的,包括木地板,家具也是新的,杨舒力仔细看了,不是那种专门用于出租的廉价家具,质量不错。

  中介说,时代南岸的房子出租的不多,这种套房的价格一般是8百元,它这屋比其他的贵2百元。

  “这房子里的东西为什么都是新的?”杨舒力问道。

  “嗨,本来是结婚用的,没有结成,空两年了。”中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