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嘉靖,成功修仙 第六百九十八章 看来这严阁老还挺讲原则的嘛!
作者:春又至夏的小说      更新:2024-03-27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皇帝册封皇后的日子也越来越近,朝野上下,不可避免地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而身为礼部尚书的李春芳更是感到责任重大,最近一段时间,他都在与鸿胪寺那边,忙着演练册封典礼当天的相关流程,不敢有丝毫放松。毕竟,这可是大明朝自方皇后死去以后,时隔多年,再一次册封皇后,其中的意义,不可谓不重大。李春芳甚至不敢想像,要是在这件事情上面出了纰漏,自己往后该怎么在朝堂之上立足。因此,他只得一遍一遍地演练具体的流程,以保证在册封典礼当天,一切顺遂,不出任何意外。傍晚,礼部值房内。李春芳在从徐学谟的手中,接过有关册封典礼当天的流程安排后,便份外专注地浏览了起来。先前送去乾清宫的那份,由于流程过于繁琐,被嘉靖打了回来,现在,这是第二份。待李春芳将上面的内容悉数浏览完毕后,微不可查地摇了摇头。随后,只见其抬起头来,看向徐学谟所在的方向,紧跟着开口道:李春芳说完,便顺势拿起一旁饱蘸墨水的毛笔,在这份册封典礼当天的流程安排上,圈了几个圆圈。徐学谟在应声后,一脸感激地从李春芳手中,将册封典礼当天的流程安排接过。在这之后,只听李春芳的声音再次响起:徐学谟听闻李春芳此话,在思衬许久后,方才小心翼翼道:李春芳闻言,微不可查地应了一声,随后,只见其收回目光,冷声吩咐道:徐学谟听闻李春芳此话,当即神色一凛,沉声应道。只见李春芳一脸郑重地看向徐学谟所在的方向,出言叮嘱道。徐学谟说完,在向李春芳躬身行礼后,未作丝毫犹豫,向着值房外走去。刚走出去没几步,只见徐学谟又重新折返回来,一脸担忧地看向李春芳,出言劝诫道:此刻,站在徐学谟的视角来看,此时的李春芳面色苍白,眼中满是血丝,整个人也显得十分憔悴。李春芳在听完徐学谟的劝诫后,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紧跟着开口道:徐学谟见此情形,当即低下头,恭敬道:李春芳闻言,点了点头,出言应和道:在这之后,只见徐学谟收回目光,转身离开了房间。李春芳看着徐学谟离开的背影,脸上不由得闪过一丝忧虑之色。在李春芳看来,像被皇帝打回奏疏的这种事,有一次两次也就够了,一旦次数过多,将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自己在皇帝心目中的形象。一旦给皇帝留下了坏印象,那么这个人的仕途,基本上可以说到此为止了。满朝文武,能臣干吏那么多,哪个不想获得陛下的赏识,从而更进一步?而李春芳身为嘉靖二十六年的状元,对于自己的要求,则更为严苛,他不希望给皇帝留下一个自己不能胜任手头工作的印象。毕竟,李春芳为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实现天下读书人的夙愿,顺利进入内阁,成为高高在上的阁老!只有到了那个位置,方才能够顺理成章地参与到国家大事中。……徐学谟那边的效率很快,他在下去以后,便马不停蹄地将李春芳先前用毛笔圈出来的地方,进行了修改,然后再次送到了李春芳的手中。房间内,徐学谟见李春芳许久未曾给出回应,鼓起勇气,小心翼翼地询问道。李春芳听闻此话,猛地回过神来,看向徐学谟所在的方向,点了点头,出言回应道:徐学谟在听到李春芳对此的评价后,整个人不由得松了一口气。自从不久前送去乾清宫的流程安排,被皇帝那边打回来后,礼部这边,从上到下,精神都高度紧绷。毕竟,有吏部珠玉在前,礼部这边,也不敢有丝毫地放松。眼看着就要到年底了,谁不想在皇帝的面前,好好表现一番啊!要知道,先前吏部因为出色地完成了朝廷三年一度的大计,从上到下,各级官吏,都获得了不菲的赏赐。正因为如此,礼部这边方才卯着劲,想要将册封皇后的典礼办好,只有把事情办好了,方才有可能从陛下的手中获得赏赐。随后,只见李春芳将书案上那份,已经被修改完毕的流程安排收好,向徐学谟吩咐道:徐学谟闻言,当即低下头,不假思索地应声道:李春芳听闻此话,在略微颔首后,便径直走出了值房,向着乾清宫所在的方向行进。……紫禁城,乾清宫。此刻,嘉靖正盘坐于蒲团之上,眼睛似闭非闭,此时的嘉靖,早已陷入了冥想状态。伴随着嘉靖的一吐一纳,逸散于天地间的灵气,仿佛与他产生了共鸣一般,被其尽数吸纳进体内。在这个过程中,嘉靖的面色变得愈发红润起来,整个人的气势,也变得深不可测,捉摸不透。很快,逸散于天地之间的灵气,便被嘉靖尽数吸纳完毕。在这之后,嘉靖退出了冥想状态,缓缓睁开了眼睛。此刻,嘉靖只感到自己的丹田气旋内,法力奔涌,自己的四肢百骸,仿佛受到了滋养一般,变得愈发地坚韧。就在这时,只见吕芳迈着悄无声息的步伐,进入了乾清宫。待进入乾清宫以后,只见吕芳快步来到嘉靖身旁,俯下身体,恭敬禀报道:嘉靖听闻吕芳此话,从蒲团上缓缓起身,在沉吟片刻后,转而开口道:吕芳在应声后,未有丝毫犹豫,当即迈步离开了乾清宫。此刻,等候在乾清宫外的李春芳,心情可谓是异常忐忑,时不时便瞥向袖中的那份,册封典礼的流程安排。李春芳如此想着,脸上不由得闪过一丝忧虑之色。就在这时,只见吕芳迈着悄无声息的步伐来到李春芳的面前,轻声道:李春芳闻言,连忙回过神来,向吕芳恭敬行礼道:在这之后,只见李春芳深吸一口气,在平复好心情后,当即迈步踏上了乾清宫的阶梯。……待李春芳进入乾清宫以后,便‘扑通\"一声跪伏于地,将目光转向此刻正坐于龙椅之上的嘉靖,沉声道:嘉靖闻言,在瞥了李春芳一眼后,摆了摆手,出言吩咐道:在得到嘉靖的应允后,李春芳方才从地上缓缓起身。随后,只见嘉靖将目光从李春芳的身上收回,出言询问道:李春芳听闻嘉靖此话,当即不假思索地从袖中,将早已准备好的那份册封典礼的流程安排取出,并高高举过头顶,恭敬道。一旁的吕芳见此情形,不等嘉靖吩咐,当即上前从李春芳的手中,将册封典礼的流程安排接过,并递交到嘉靖的手中。嘉靖在从吕芳的手中接过流程安排后,便分外专注地浏览了起来。时间就这么一分一秒地流逝,李春芳眼见嘉靖许久未曾给出回应,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正当李春芳思绪翻飞之际,只见嘉靖将手上的那份流程安排放下,抬起头来看向李春芳所在的方向,出言勉励道:李春芳听闻嘉靖此话,整个人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一直悬着的那颗心,也安然落地。随后,只见李春芳俯下身体,恭敬道:李春芳的话还没说完,只见嘉靖摆了摆手,出言打断道:嘉靖在说到这里的时候,停顿了片刻,又继续道:李春芳听闻嘉靖这般关切的话语,心中不由得泛起一丝暖意,随后,只见其低下头,恭敬应声道:嘉靖将李春芳脸上的表情尽收眼底,摆了摆手,斩钉截铁道:见嘉靖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李春芳只得点头称是:嘉靖见此情形,将目光从李春芳的身上收回,用手轻轻摩挲着龙椅上雕刻的龙头,下了逐客令:李春芳闻言,当即神色一凛,沉声应道:在这之后,只见李春芳向坐于龙椅上的嘉靖躬身行礼,然后,转身离开了乾清宫。待李春芳离开乾清宫以后,嘉靖看着书案上那份册封典礼的流程安排,然后转过身来看向吕芳,出言吩咐道:侍候在嘉靖身旁的吕芳听闻此话,脸上不由得闪过一丝雀跃之色,当即俯下身体,恭敬应声道:随后,只见嘉靖将书案上那份册封典礼的流程安排收好,踱着悠闲的步子,走出了乾清宫。而吕芳则如同往常一样,亦步亦趋地跟随在嘉靖身旁。在二人身后,还跟着一众负责侍奉的太监宫女,一行人就这样浩浩荡荡地,向着甘露宫所在的方向行进。……紫禁城,甘露宫。嘉靖一行人刚到甘露宫,那些正在忙碌的太监宫女,眼见圣驾到来,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诚惶诚恐地跪伏于地。嘉靖闻言,微不可查地应了一声,他并未看这些跪伏于地的太监宫女,而是带着吕芳,径直步入了甘露宫。很快,皇帝亲临甘露宫的这一消息,便传到了此刻正跟随贴身婢女,绕着花园散步的皇贵妃沈氏耳中。沈氏在得知这一消息以后,脸上满是激动之色,顾不得其他,当即便决定结束散步,亲自前去迎接嘉靖。后来,在贴身婢女的苦苦劝慰之下,沈氏方才放弃了这一想法,并决定走完最后一圈。当沈氏走完最后一圈,回到房间里的时候,才发现,此刻嘉靖正怀抱着尚在襁褓之中的朱载垣,随意逗弄。待沈氏的话音落下,只见嘉靖停止逗弄朱载垣,转过身来,看向沈氏所在的方向。此时的沈氏由于刚刚在花园里走了好几圈,因此,额头上不由得渗出了些许细汗,整个人也有些喘气。嘉靖见此情形,当即上前,将手上的手绢,递到沈氏手中,缓缓道:沈氏有些不好意思地从嘉靖的手中接过手绢,将额头上的细汗拭去。一旁的贴身婢女见此情形,当即悄无声息地迈步离开,不仅如此,还顺带着将房间的门也一并带上了。在坐下歇息一会儿后,只见沈氏上前,拿起桌上的茶壶,替自己以及嘉靖分别倒上一杯热茶。在做完这些后,只见沈氏从嘉靖的怀里,小心翼翼地将朱载垣接过,脸上满是嗔怪之色:在这之后,只见沈氏将朱载垣重新放回到床上,然后倚靠在嘉靖的肩膀上,出言询问道:嘉靖自然听出了沈氏话中那酸溜溜的意味,只见其用手轻轻捏了捏沈氏的脸蛋,一脸正色地开口道:沈氏闻言,脸上满是雀跃的神色,只见其如同蜻蜓点水般,在嘉靖的脸上啄了一下。随后,只见沈氏抬起头来,一脸好奇地看向嘉靖,眨了眨眼,出言询问道:嘉靖将沈氏脸上的表情尽收眼底,在沉吟片刻后,点了点头,出言应和道:嘉靖在说到这里的时候,还煞有其事的用手比划了一下马车的大小。或许是由于嘉靖的动作过于滑稽,沈氏被逗得咯咯直笑。嘉靖自然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于是便用手挠起了沈氏的咯吱窝。一直到沈氏支撑不住,向嘉靖求饶,嘉靖这才作罢。在这之后,只见沈氏依偎在嘉靖的怀中,二人开始你一句,我一句地随意闲聊起来。话题从天上的星星,再到道听途说的育儿心得,总之话题千奇百怪,无所不包。随后,嘉靖仿佛像是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将那份册封典礼的流程安排拿出。沈氏在看到被嘉靖拿出来的那份,册封典礼的流程安排后,脸上满是好奇之色,抬起头来看向嘉靖,出言询问道:嘉靖闻言,挑了挑眉,不紧不慢地给出了回应:虽然嘉靖没有明说,但是沈氏已经感受到了话中的关切之意,陛下此番分明是在为她的身体着想,在这之后,只见沈氏的脸上不禁带上了一抹霞红,面带羞怯,嘤咛道:二人在耳鬓厮磨许久后,眼见天色已晚,嘉靖为了不影响到沈氏的休息,当即告辞离开。……嘉靖刚走出房间,在外等候许久的吕芳便迎了上来,俯下身体,恭敬道:嘉靖闻言,瞥了吕芳一眼,点了点头,出言吩咐道:在应声后,吕芳便跟随着嘉靖的步伐,沿着铺有石板的道路,向着乾清宫所在的方向行进。天色早已暗了下来,一轮明月高挂在半空,各处的灯笼也适时点亮,发出橘黄色的亮光,远处还时不时路过一队负责巡逻的禁军。嘉靖一行人就这么行走在紫禁城内,铺有整齐石板的道路上。就在这时,只见嘉靖收回目光,转过身来,看向一旁的吕芳,出言询问道:吕芳听闻嘉靖此话,在回忆许久后,方才小心翼翼地出言应和道:在这之后,只见吕芳面露难色,看向嘉靖所在的方向,在犹豫许久后,缓缓道:嘉靖闻言,在瞥了一眼吕芳后,挑了挑眉,转而开口道:吕芳闻言,整个人顿时有了底气,在反复斟酌完语言后,方才开口道:嘉靖听闻吕芳此话,脸上满是莫名的神色,笑着打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