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 第七百七十四章:战争与和平
作者:雪中孤饮的小说      更新:2024-03-11

  雍太皇帝掌握大权日久,身上的权势威严也就越重。

  听闻雍太皇帝之言,贾芸并未觉着轻松多少,反而是沉声道:

  雍太皇帝的眼神里面充斥着一抹疯狂的恼怒之色。

  贾芸仍旧面露微笑,镇定自如的看着眼前的雍太皇帝,而后才说道:

  此刻雍太皇帝眼中的神色逐渐露出一抹沉思之色。

  贾芸与北静王勾结,那也只是他心头猜测和试探一下贾芸罢了,却并未抓住有什么实质的把柄,也不太可能凭借这么一个子虚乌有的猜测,就真的治了贾芸的罪。

  人都是要面子的,无缘无故的发怒杀人,那是暴君的举动,而非是仁德君王的举动。

  雍太皇帝是一个好大喜功的皇帝,怎么可能让自己在天下人跟前落得一个声名狼藉的地步呢?他可不想要当亡国之君。

  倘若是雍太皇帝仗着自己皇帝的身份肆意妄为的话,那么他距离死亡也就不远了。

  不提北静王等人虎视眈眈,便是皇室宗亲,文武大臣们都会生出异心来的。

  旋即,雍太皇帝就调整过来心态,却又笑说道:

  说罢,雍太皇帝就想起来刚才密折上所记之事,微微眯了眯细眼,望着贾芸说道:

  话音刚落,就见到贾芸眉头一凝,仔细斟酌如何来回答雍太皇帝的问题。

  许久之后,贾芸才回说道:

  自古以来朝廷都有对外普遍存在两个通用派系。

  一个是保守派,通常主张祖宗之法不可变,朝廷法度乃是先祖先圣所制定下来的规矩,一个字都不能改,改了就是乱了祖宗圣法,是会天下大乱的。

  这是人遵从固有的,过去的,不合时宜的教条和规矩,为自己的利益而呐喊。

  是因为改革就必定带来破坏,破坏就必定让他们的利益受损。

  与其进行大力度的改革,打碎一切,重头再来,还不如维持现状,以及眼前的富贵。

  而与保守派所代表的主和派系不同的是主战派。qδ.net

  主战派多数时候都主张用绝对暴力的手段,去开疆拓土,与敌国交战,主张发动战争,并且寄希望于在这样的对外战争当中,获得无尽的好处。

  正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放在这个封建社会亦是如此道理。

  一旦开战,那花银子就好似流水一样,从中捞取好处,中饱私囊的利润运作空间就会扩大,远远比和平年代所能够攫取的财富要多得多得多。

  无论是主战派,还是说主和派,那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考虑,绝非是真正的好心。

  而放在封建社会当中,就是文官集团普遍骨头比较软,主张和平和投降,尤其是宋朝便是文官集团治国最为典型的范例,哪怕是宋朝对外战争赢了,文官们也积极的主张割地赔款等等各种丧权辱国的行为

  ,以此来维持自己的地位和身份。

  毕竟,文官集团最大的对手是武官集团。

  武官集团素来都是主战派,主张以武力开疆拓土,封侯拜爵,走的是马上讨功名的路数。

  一旦没有战争,海内升平,天下太平,那么他们这些武将就不太有能够发挥的余地,更别提什么封侯拜将之类的美事情了。

  将军从来军中取,何来科举成王侯?

  文官集团是靠着科举文治,获得爵位晋升,越是太平,他们所发挥的余地和能量也就越大,自然希望天下和平,不生战乱,哪怕是牺牲朝廷的利益,丧权辱国,也是在所不惜的。

  武将集团则是相反,他们必须要靠军功才能够快速往上爬,获得战功,封侯拜将,只有发动战争才能够让他们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完成阶层的快速跃迁。

  皇帝自古以来都是在和平年代重用文臣,压制武将的。

  毕竟,皇帝比谁都清楚,只要掌握了军权就等同于掌握了天下的至理名言。

  宋朝的皇帝尤其是如此。

  哪怕是丧权辱国,也绝对不会给那些将军们任何反水和造反的机会。

  即便是知道能够打赢,他们也不会去努力的。

  这亦是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后的后遗症,导致历代以来的宋朝皇帝都对属下的文官们放任壮大,反而是对武官们竭尽全力的打压。

  以至于后来的皇帝,即便是这些执政的皇帝们发现了不对劲儿的地方,想要更改的时候,却是悔之晚矣。

  文官集团太强大的话,皇权就会被压制,哪怕是皇帝也就只是一个吉祥物,没有多少的实际权威。

  这也是为何雍太皇帝询问贾芸对战争的事情如何看待的缘故所在。

  军机处大臣的贾芸,作为文官集团的领袖和表率,他的意见就可以代表整个文官集团的意见。

  之前雍太皇帝力推贾芸上位,就是为了减少自己发动战争,在朝廷内部引起来的反弹,尤其是文官集团的集体反对。

  而若是有了贾芸这个缓冲和领头羊,那么文官集团纵然是心有不甘,打算反对,见到自己的老大都投降认怂了,就算是偶尔有那么一两个骨气比较硬朗的狠人,却也架不住众人拾柴火焰,被直接无视。

  除此之外,雍太皇帝还留了一手,那就是一旦战争吃紧,亦或者出现大败的局面,他也可以推卸责任,让贾芸承担这个责任,通过一系列的权谋手段,卸磨杀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