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造物能升级 第61章 快速推进
作者:猫李猫气的小说      更新:2023-07-07

  “哎呦,这不是吴老板吗,欢迎欢迎啊~”

  “啊,咱们公司竟然有老板的吗?”

  “什么,老板不是灵哥吗?”

  “我超,吴老板竟然来咱们公司了,是来谈合作的吗?”

  吴用:“……”

  这就是跟熟人,不,是跟非常熟悉的沙雕网友一块创业开公司的代价。

  又熟悉,又沙雕,阴阳怪气起来可带劲了。

  吴用自己觉得自己很忙,天天要干一堆事,其实灵哥他们也忙的一批。

  虽说升级科技现在就是在大量申请专利的阶段,业务还不多,可吴用提供的专利太多了,而且是天天都有,质量还非常高。

  世界上每天都会诞生大量的发明,有的会申请专利,有的会卖掉,有的屁用没有。

  要是没有特殊情况的话,选择卖掉的专利一般质量都不高,顶多是有点屁用。

  甚至很一部分专利的质量也不高。

  所以吴用这一堆高质量的技术专利到底哪来的?

  问就是特殊渠道。

  其实初期的时候吴用送过来的专利申请不算多,因为他忙不过来,但是自从有了智能系统天机星之后,吴用就解放了很大一部分。

  虽然天机星不能自创技术,也不能在硬件技术上帮助他,毕竟它不能通过摄像头分析一块材料的专利技术,那需要各种探测系统的配合,吴用并没有给它安装。

  但它可以接入飞行器的系统,也可以跟巨鲸号联络,这样就能接触到各种控制系统和软件技术。

  专利申请书的格式很好模仿,当它研究了一阵之后可以替吴用写软件方面的专利申请了。

  只要写好了让吴用检查一下,然后再告诉它哪种级别的技术不用申请,之后它就可以处理的非常好。

  于是灵哥、卫哲和敖世光等人的工作量就剧增。

  而且他们也不是那种想着得过且过的员工,打算跟吴用创业的时候是充满激情的,不是头脑发热的,而且各个都很有实力,所以工作之余还在不断的学习。

  但是当吴用搞来了越来越多的专利之后,他们就发现事情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但同时也激起了他们的好胜心,工作之余更加疯狂学习,跟一块干涸的海绵似的。

  要不是吴用隔一段时间给他们补充点丹药,真怕他们猝死了。

  他们也发现了这一点,不过不知道是吴用给他们上丹药,而是觉得公司前途无量,他们充满了激情,浑身都是劲!

  每天少睡一会也没事。

  毕竟正是年轻创业的年龄段……怎么睡得着觉!

  就是吴用这个当老板的经常见不到面,就知道给他们上难度,所以经常在公司群里阴阳怪气给自己减压。

  他们都是社牛一样的人物,群里都敢阴阳怪气了,见了面自然更牛批。

  “行了行了,赶紧说正事吧。”

  吴用对他们竖了一个中指:“一会我老爸他们就来了,他们可不会理解当代年轻人打招呼的方式。”

  “灵哥你在制造厂可还有投资呢,别让我老爸一气之下给你退了,毕竟投资人的精神状态很影响公司……”

  经过吴用这么一打岔,文灵灵他们才坐下开始做汇报。

  “……国内的专利申请很顺利,甚至顺利的过分,很多环节都是一溜绿灯,大大缩短了时间,最初申请的12个专利已经通过了……”

  “……国内专利通过之后已经有公司通过专利网站联系我们了,这样的话咱们公司的人手就不足了,所以我打算再招一些人……”

  “……国际专利的申请情况在预期内,我和敖广原来的公司有一部分国际渠道,但不全,所以有些国家的申请时间……”

  总体来说升级科技服务公司这边的发展不错,毕竟核心是技术专利,而吴用最不缺的就是技术。

  尤其是灵哥还说了“一溜绿灯”的事,显然是他跟专项小组的交易在起作用。

  有了这两方面的支持,公司想不发展都不行。

  制造厂那边就是由吴用的老爹吴新城在管,至于其他的管理人员,他老爹挖了几个造船厂的墙角,然后又通过猎头找了几個无人机领域的专业人员。

  目前制造厂那边还没有开展工作,一直在进行改造升级,最多到六月中旬就能升级改造完毕。

  然后吴用就告诉了他们一个好消息:“现在可以把研发部门建起来了。”

  “我之前发的那个飞行滑板的视频不知道老爸和各位看了没有,那就是咱们公司的第一款实体产品。”

  听到他们说“看了”,吴用就点点头接着说道:“那就好。”

  “目前我已经接了两单生意了,分别是青舟市安全部门和北海舰队的,把研发部门搭起来,让他们造一些样机去做测试,还要申请各种民用市场的证件……”

  听到吴用这么说,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笑意。

  工厂还没改造升级完毕就有订单了,非常好。

  吴用让老爹把制造厂的研发部门搭起来,为了就是把自己解放出来。

  制造供测试的样机还是小事,那台动力装甲能帮他完成一大半,但针对客户需求的小升级、小改动就不是动力装甲能帮忙的了。

  虽说飞行滑板是升级系统升级出来的,但他也不确定适不适合长时间待在海上,毕竟海上的海盐、海雾侵蚀还是很严重的。

  或许飞行滑板就要在这方面做一些升级改造。

  还有针对民用领域的改进。

  还是那句话,虽说飞行滑板的技术先进,但民用领域也有其特殊性。

  比如对面的私人航天公司设计制造的载人龙飞船,本来技术很高,可以使用“科幻”的反推喷射着陆,但是宇航局为了安全性,愣是让对方把反推着陆换成了保守的伞降。

  估计飞行滑板的民用版也得有相应的保险改装。

  有了研发部门,这些乱七八糟的小改进就不用让他费心了。

  小公司新组建的研发部门搞不了核心技术,也没时间搞,那就先用有核心技术的飞行滑板小修小改项目练练手吧。

  甚至可把一部分动力外骨骼的核心技术丢给研发部门,让他们攒出轻型动力外骨骼和工程动力外骨骼。

  这样一来吴用就可以搞新东西了。

  比如喷气动力的飞行器。

  到目前为止,不管是他自己造的还是随着升级出现的都是电动旋翼飞行器,虽然三级倾转旋翼智能隐身侦察机有18米的翼展,但它只能飞亚音速,无法飞超音速。

  这是旋翼飞机的先天缺陷。

  不够快!

  所以“低慢小”飞行器已经满足不了他了,他要造喷气式飞行器!

  如果他能造出超音速飞行器,那……

  想想就刺激!

  当然,这概率不是很大,除非它按照真的超音速飞机那么造。

  那可都是系统极其复杂的大家伙。

  联盟有一款最小的超音速战斗机,是几十年前研发制造的歼-12,它的翼展只有7.2米,空重3.1吨,能飞1.5马赫。

  是不是还有更小的他就不知道了。

  他打算查查资料,看能不能行,如果造不了的话他就造个航速尽量快的喷气……航模,整一个世界纪录出来。

  并且机体也尽量大一些。

  “低慢小”的飞行器已经满足不了他了,他要整“高大快”的!

  很快,升级科技公司的第一次全体会议结束了,大家按照新计划开始工作。

  制造厂快速组建了研发部门,开始造飞行滑板的“样机”。

  在提交了民用版的飞行滑板资料之后,吴用他好奇的了解了一下,结果发现事情确实没有他想的那么复杂。

  载人飞行滑板没有先例,但空重小于116千克的超轻型飞机却有先例!

  PS:感谢“咖啡喝得太过分”的100点币和“看起来像个好人”的100点币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