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大唐之问鼎沧溟 第二百六十一章 暗涌离长安
作者:徒己的小说      更新:2024-04-20

  皇宫里的生活,还是那样的,而这些在二皇子敖霆看来,用二字来诠释最合适不过了。

  虽然也有皇爷爷、皇奶奶的呵护和关爱,虽然也有两个小美女上官婉儿和薛金莲陪着他一块读书、修行,但是大明宫、丽政殿、太液三岛.....能去的地方也就那么多,就算是再好玩,敖霆也有腻歪的时候。

  到底是李治的儿子,似乎骨子里就有他老爹那种舒懒和追求自由自在的因子,更何况此前已经有过三年惊险而刺激的经历。

  勉强在皇宫里待了半年多,小敖霆就再也待不下去了。

  这一日,敖霆修炼完毕,到后宫去找德妃娘娘敖凌。

  偌大一个后宫,却只有敖凌和长孙娉婷在,唐皇李治的其他三位妻子都天各一方。

  好在有晋阳长公主李明达和白素贞这二人在,李治又不在宫中,自然是畅行无阻,同的皇宫比起来,此时的大唐后宫,已经算是相当的闲适和自由了。

  当然,即便是李治待在这里,他更多的也只是到前殿去处理政务,或者躲在太液三岛上,要么自己修炼、要么教导弟子。

  敖凌不说这个还好,一提到两字,敖霆的小脸就直抽抽。

  其实,这也是他想着尽快离开皇宫的原因之一。

  如今的大唐,四海升平、百业俱兴、蒸蒸日上,大唐境内、甚至整个南瞻部洲境内的魔族,早在一年多以前,就被彻底铲除或驱逐完毕了。

  大元帅薛仁贵,甚至还在大唐境外分八处驻扎了近六万大唐精锐,这还没算上驻扎的两万大唐禁军。

  当然了,此时的已经不能算作外邦,而是成为了大唐面积最大的一个道,太子李沉香亲自担任刺史,而隐隐是军中第三号人物的裴行俭,则任的都督。

  只是唐皇李治和太子李沉香一起消失了几年,朝中重臣商议过之后,又报请太上皇李世民的批准,刚刚向派遣了一位过去。

  裴行俭虽然也算是一代儒帅,处理起政务来毕竟还是差一些,尤其是这样特殊的地方,经过两三年的恢复性发展,已经显现出大兴之气象。

  被派到做副刺史的,乃是一名叫做的年轻人。

  真是年轻的有些过分,甚至比之前前往吐谷浑接替狄仁杰的姚崇,都要小了十三岁。

  姚崇还好说,那是高中皇榜第五名的进士,又在朝中跟着房玄龄历练了好几年,甚至都历经过三个衙门,年年考核才被放出去的。

  而这位叫做宋璟的年轻人,是去年秋闱的新科状元,这也是大唐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状元。

  在被点为状元之时,姚崇甚至都不满十五岁。

  就是这样的一位年轻的奇才,仅仅在长安城待了不到半年,就被委以重任,派往做了副刺史的位置。

  这样的决定,让朝中很多大臣都不解,甚至老成持重的大唐第一文臣房玄龄,亲自向太上皇李世民提出质疑。

  宋璟虽然是块上好的璞玉,只是如此任用,是否有拔苗助长之嫌呢?

  房玄龄的质疑,完全出自于公心,也得到魏征等多位重臣的附议,

  这两三年来,有了狄仁杰的加入,房玄龄肩上的担子轻松了许多

  ,日常要处理的政务已经减少了一大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就放在了为国举才上。

  可惜,李世民始终笑而不答。

  他总不能说,我家雉奴曾经有言,大唐吧?

  虽然这是一个神佛满天的世界,如果李世民真这样说了,众臣或许摄于多年对李治的敬仰,也说不出什么拒绝的理由来。

  可是,这毕竟是在朝堂举士,多少还是要注意到二字。

  于是乎,李世民索性就乾纲独断了一把,有什么不好的名声,自己先顶着就是了。

  能够在长安城逗留了小半年,已经算是李世民对宋璟的验收了,是人才早点放出去历练不是更好吗?

  再说了,这宋小子如果真有一个马高镫短的,一旁不是还跟着一位的嘛。

  许敬宗被当做安排在了宋璟的身边,这倒是远在吐谷浑那位武姓贤妃娘娘给出的建议。

  武媚娘顺带还给许敬宗去了一封私人信件,信中只写了四个大字:好自为之。

  关于当年在北境之事,知道内情的人并不多,而恰恰武媚娘就是其中之一,她太清楚这位许敬宗是什么人了。

  时移世易,如今的武媚娘,早已没有了往昔那份。

  自己已经是登记在册的大唐贤妃娘娘,又凭一己之力,打下并营造了吐谷浑如今的地盘,更是有了太平公主这样优秀的女儿。

  就连狄仁杰和吐谷浑她都能毫不顾忌地献出去,一个可能存在隐患的许敬宗,顺手敲打一下不是很正常吗?

  平心而论,许敬宗这老小子绝对还是有能力的,这也是武媚娘决定再给他一次机会的主要原因。

  要不然,处理掉一个许敬宗,对如今的武媚娘来讲,那还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吗?

  四方皆定,众位大臣的目光就聚集到了中枢长安,尤其是宫墙之内。

  坦率来讲,现在的大唐很是微妙,或者说,历朝历代都没有见到过,甚至都没有听说过这样的。

  这都已经过去几年了?

  皇帝,皇帝不在长安,太子,太子也不在长安,就连皇后娘娘都不知所踪,即便是有太上皇李世民坐镇,而大唐臣民的心中,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落听。

  于是乎,就逐渐有人上书,要求业已九岁的二皇子李敖霆从旁学习政务,甚至让老魏征给晋王李敖霆做了晋王傅。

  这不,才刚刚过去一个月而已,小敖霆就有些受不了啦。

  敖凌虽然是东海七公主,可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道理她是懂得的,已经成为了大唐的德妃娘娘,自然就要遵守大唐的规矩。

  敖凌可不想在这样的事情上,给不在长安城的李治添乱。

  ......

  一听说敖霆要远赴,皇太后长孙无垢第一个就持反对意见,一向温文尔雅的长孙无垢,甚至把随行而来的敖凌都好生说教了一番。

  巅峰的敖七公主,也只能在一旁尴尬地陪着笑脸,谁让她摊上了这样一个儿子呢?

  李世民倒是没做任何的阻止,甚至完全持赞成的态度,只是他这番话听起来,真的是在夸赞人吗?

  这话说的,两名巅峰做保镖,再加上两万多大唐禁军精锐,就不说那些潜在暗中保护的了。

  单单敖霆自己的实力,都不是一般人能够对付的,更何况,这一路还是在大唐的疆土之上啊。

  原本由小白龙陪着敖霆会更好一些,毕竟现在的敖霆主修龙族功法,能有小白龙这样一位龙族的在一旁照应着,修炼起来也会事半功倍一些。

  可惜,小白龙恰巧前些时日开始闭关了。

  回到长安城没多久,小敖霆就有些,他还是将分享给了娘亲和他的烈舅舅。

  这二位都是地地道道的龙族,又是自己的至亲之人,有这么好的东西在,小敖霆没理由不分享给他们。

  敖凌还则罢了,更多的是感动儿子的一番孝心。

  单单说这小白龙,有了之后,于修行之事就更加的刻苦,立志要在唐皇李治回来之前,将自己的修为再提升一大截。

  众所周知,在李治当年册封的大唐三大护法之中,小白龙也名列其内,却是三人中境界和战力最低的一个。

  而小白龙同唐皇李治认识的时间最久,也是三人中同李治关系最亲近的一位,虽然李治从来没说过什么,小白龙自己心里却总有些不是滋味。

  他内心是一个很要强的人,再加上整个龙族的殷勤期望,小白龙变强的心思日趋加重。

  如今,有了小敖霆给的这部,小白龙甚至觉得自己将来突破到境界,都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

  就这样,李世民来了个一锤定音,别人再想说什么反对的话也无济于事了。

  在一个没人注意的清晨,九岁大的二皇子李敖霆,由因陀罗护法陪着,悄悄地离开了长安城向西而去。

  等敖霆离去之后,长孙无垢的情绪还是有些没有转变过来,等没有外人的时候,她又埋怨起李世民来。

  李世民那是什么人?

  当年能从大唐的二皇子秦王殿下,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唐太子,继而让老爹李渊禅位之人,那能够是一般的善男信女吗?

  朝臣们纷纷上书,让二皇子李敖霆学习政务?

  当然了,这样的事情,如果是皇帝李治亲自吩咐的,李世民问都不会问,甚至还会认为是绝顶的好事。

  那是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儿子能够完全掌控一切!

  可是,现在李治不在长安城,那些大臣鼓捣出这样的事情来,即便表面上看来完全是出于,而玩弄权术几十年的李世民,也闻出了一丝异样的味道来。

  如今的李世民

  ,一心只想在里修行,甚至连儿子带回来的都被他给无礼霸占了。

  在中修行,的确要比外边增速数倍,而李世民在自己修炼的同时,往往也会把从来不热衷修炼的长孙无垢给带进去。

  就这样,李世民的修为突破了境界,而长孙无垢单单在旁边被动着,都已经渡过了雷劫。

  当然,功劳最大的,还是中出产的那些天材地宝,而就是其中之一。

  长孙无垢也想明白了,自己就算是再不愿意修炼,好歹也要好好活着啊,她可不希望因为自己的离去,给这些最亲近的人带去痛苦。

  一听李世民这样说,长孙无垢的眼睛登时就亮了。

  这样的事情,她也算是历经过两次了。

  第一次是李世民做秦王的时候,被当时的太子李建成多番针对,甚至可以说是九死一生。

  最终,还是以那样惨烈的结局收场。

  虽然,李世民坐上了大唐最高的位置,却也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坏影响。

  君不见,在大唐的三代皇子之中,又上演了一幕幕争权夺利的戏码?

  只是经历第二次的时候,长孙无垢已经成为大唐皇后多年了。

  即便如此,她作为大唐皇后又作为娘亲,却也无力阻止那些不好的事情发生。

  好在有李治这样一个儿子横空出世、力挽狂澜,以绝对的优势压倒了一切。

  李治的优势不仅仅在于他本身的强大,更是有着让长孙无垢都有些佩服的胸襟,就算是那些所谓的,李治都没有真正过分追究过。

  老大李承乾,当年的大唐太子,如今被封为实权唐王,同房玄龄、魏征和狄仁杰四人,几乎掌控了大唐所有的政务。

  老三李恪,并不是长孙无垢所出,却也被李治恩待,在如今辽阔的大唐北境,但凡提起凉王殿下、贞观城主李恪,那是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老四李泰,算是对李治最为敌视之人,然而其彻底失败之后,也只是落了一个被圈禁府中的下场。

  而时过境迁之后,慈母心泛滥的长孙无垢,又偷偷让人给李泰重修了王府,府中日常一应用度几乎等同于正常的王爷。

  这些事情,难道作为大唐帝君的李治能完全不知晓吗?

  可是,他就偏偏听之任之,那既是他对自己娘亲的一种尊重,更是对手足的一种宽容吧。

  反正,这件事情落在很多有心人的眼里,暗中是在对着李治挑大拇指的。

  殊不知,李治在第一次从那里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是......了两声。

  李治成为了大唐得的第三代君主,如今年过五十膝下却只有两子,即便如此,居然还是有人跑出来站队?

  中的谈话,只是在李世民和长孙无垢二人之间进行,甚至连他们最亲近的小女儿李明达也没有告知。

  ......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便是小敖霆此刻的心情。

  离开了那个束缚的

  皇宫,小敖霆就像出笼的鸟儿一般,一会儿停留在地上,走街串巷,似乎对这俗世中任何的东西都异常感兴趣。

  毕竟,他虽然也离宫三年,却从来没有真正在民间生活过,要么是在龙族秘境之中待着,要么就是......昏睡过去了。

  不知道第几次吓到行人之后,小敖霆终于提出了自己的抗议。

  因陀罗虽是一副好脾气,可是也不太愿意跟着小敖霆到处溜达,问题是他一个活了这么多年的老怪物,不能真的变成一个保姆和跟班啊!

  小敖霆建议无果,他们只好放弃了步行,飞身在云海之中穿梭。

  这样一来,反倒是因陀罗有些尴尬了。

  因陀罗是有巅峰的修为不假,可比起小敖霆略有小成的来,飞行速度上还是要差了一些。

  往往小敖霆像是在闲庭信步,因陀罗就已经有些疲于奔命了。

  紧赶慢赶的,这一日他们终于还是进入了吐谷浑地界。

  此行吐谷浑,是太上皇李世民的主意,甚至在小敖霆的储物袋里,还带了不少的礼物,自然是送给小公主太平的。

  唐皇李治这四个孩子,严格意义上来讲,似乎只有这个年纪最小的太平公主,才属于真正的。

  太子殿下李沉香,那算是人族和仙族的结晶,杨婵本身也只有二分之一的人族血脉而已。

  二皇子李敖霆,典型的人族和龙族的结晶,如今有了龙族秘境一行,他身上龙族的印记似乎更加明显了,甚至都能够毫无压力地化身为龙形?

  这个发现,着实惊呆了敖凌和小白龙,他们也是不甚理解,为何小敖霆会出现这样的怪现象。

  这可不同于普通的变化之术,而是根本就像敖凌和小白龙那样,直接显现了原形一般?

  只是,小敖霆娘亲的本体,明明是一头赤红色的火龙,就算是有血脉传承的关系在,可小敖霆现在变身的怎么会是一条银白色的龙呢?

  而且,小敖霆化身为银龙之后,身上竟然没有彰显任何的属性,这就是更加奇怪的一个现象,哪怕你是最普通的水龙呢。

  大公主离洛,那是李治的长女,也是所有子嗣中年龄最大的,更是如今李家第四代中唯一的。

  好吧,这位是人族和阿修罗族的结晶,李世民也是只闻其名、未见其面。

  最后一位,小公主太平。

  虽然李世民也没有见过小太平的面,但毕竟她的娘亲武媚娘乃是真正的人族,其祖父武士彟更算是大唐的开国功臣。

  在李世民看来,在李治所有的妻子当中,只有这位武媚娘勉强算是门当户对了。

  这倒不是李世民有什么傲慢之举,实在是他打心眼里觉得,老李家的门第万万赶不上,赶不上,更赶不上那高高在上的。

  就算是如今的武媚娘,都已经是吐谷浑的一国之尊了。

  哎,雉奴这小子找媳妇儿的本事,都是这样让人望尘莫及啊——

  比较了一番过后,李世民无奈地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

  之中,小敖霆冲着武媚娘大礼参拜。

  武媚娘亲自上前,将小敖霆从地上搀扶了起来,看着眼前这位大唐的二皇子,她真的感慨万千。

  到现在为止,武媚娘依然没能突破到,临门一脚总是觉得有些欠缺。

  而眼前这个孩子,他才多大啊,修为上仅仅只比自己低了一小阶而已。

  敖霆事先已经问清楚了,自己和最小的妹妹太平本是同岁,他只是早出生了两个月罢了。

  事实上,如果不是敖凌作为龙族,怀胎的时间更长一些,敖霆的真实年龄还要再大一点。

  就在这时,从外间走进一个一身公主服的小丫头,细高挑的身材,火红的公主服,白皙的瓜子脸。

  尤其那一双眼睛,呼扇呼扇的,显得那样的调皮可爱,竟然也有着中期的修为。

  看见自己女儿进来,武媚娘先是一喜,然后俏脸一板佯装呵斥道。

  小孩子没有不喜欢礼物的,尤其是小女孩,还是她从未见过面的皇爷爷、皇奶奶让人带过来的礼物。

  敖霆没想到,第一次见面的妹妹会这么的......热情,她可比平日里的上官婉儿和薛金莲多了。

  有点像......对了,有点像太子哥哥小时候的样子。

  好嘛,李敖霆或许还没有意识到,其实现在的他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的性子呢?

  只是,第一次进入吐谷浑皇宫,这位武姨娘他也是第一次拜见,无论是礼数问题,还是不太熟悉的关系,难免让他行为和言语上拘谨了一些。

  武媚娘是知道大唐那两位至尊对自家孙女的大方程度,哪一次给小太平送礼,不是拉了好多大车啊。

  不说别的,单单那些小公主的服饰,小太平这都已经快九岁了,六岁头上的衣服还有好多从没有上过身的呢。

  于是乎,平日里整洁庄严的,瞬间就变成了杂货铺一般。

  各种吃的糕点蜜饯、果脯肉脯,大唐皇宫秘酿的奇汁珍露,出品的一些奇花异草、天材地宝,林林总总的摆放了一大堆。

  小太平一眼就发现了一个透明水晶制作的食盒,里边整整齐齐摆放着十二枚蟠桃。

  最初的蟠桃,乃是孙思邈从师门带回来那个不显眼的桃核,而后来的那些,则是李治大婚之时,二郎神杨戬从

  天上带来的蟠桃留下的。

  经过这几十年的精心培育,蟠桃的药效的确是有了长足的进步,唯一的是,这蟠桃成熟的时间却越来越长了。

  原来是一年开花,一年结果,再过一年就完全成熟,现在所用的时间直接增长了三倍。

  好在并不需要大量对外供应,每隔数年,咱们大唐最爱显摆的老李同志,甚至还会在里,召开一次百人规模的。

  在小太平面前,敖霆还真有作哥哥的风范,对小丫头提出的各种问题,不厌其烦地给出他自己知道的答案。

  看到这兄妹之间相处的如此融洽,武媚娘禁不住又想起自己那两个同父异母的兄长,真是天差地别啊。

  看着敖霆一脸坚毅的样子,武媚娘很是欣慰。

  唐皇的这两个儿子她算是都见到了,太子殿下十二岁就正式上了战场,已经在大唐军中有了一定的声威。

  而这位二殿下,刚刚才过了九岁吧?

  也从皇宫中走了出来,没有一个愿意待在深宫大院之内养尊处优的啊!

  武媚娘骨子里还是佛门功法占据主导地位,对于入世修行有着天然的执著,更何况一个皇室子弟,体会人间疾苦理当是必修的课业。

  听到自家娘亲同敖霆哥哥的谈话,小太平的眼睛也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