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家父李世民 第十九章 取经启程
作者:月雨白的小说      更新:2023-12-05

  取经一事,不急于朝夕。

  需选良辰吉日,制通关文牒,再行出发。

  李福归至修真坊。

  井水翻腾,似是早有耳闻取经之事。

  龙女问曰,“殿下真要前往那西方净土,求取经书?”

  李福回答,“真的。”

  龙女沉吟一会,方才说话,“殿下,不知你可曾听闻西天路途遥遥远远,一路之上并不太平。”

  “西方之地不如东土。”

  “豺狼虎豹、妖魔鬼怪。”

  “只怕有去无回,难保自身性命。”

  李福轻声说道,“我当然知这一路艰难困苦,实为不易。”

  “可我又知,这一路之上虽磨难颇多,但注定无所大碍。”

  龙女不解道,“殿下为何这样说?”

  李福解释道,“东土传经一事。乃是佛门千年大计,计划悠长。”

  “乃是如来佛祖首肯,观音菩萨实施之项目。”

  “取经之人,只做添头。”

  “路途苦难,都当功绩。”

  “实际之意义,是在这取经途中,影响万国,拓佛之威名。”

  “若取经之人安危不能保存,那谁又肯相信笃信佛门,能得善终?”

  龙女听闻,有些懵懂。

  李福饮了一口水说道,“不过,在走之前我还有一事要劳烦龙娘。”

  “殿下您说。”

  “龙娘帮我把寸余十三王宅之内的七千两金,送于土地庙处。”

  龙女问道,“殿下之袈裟与锡杖,不是菩萨送于殿下,不取分毫么?”

  李福笑着说道,“你啊,你知不知道免费的才是最贵的啊。”

  李福说道,“我接下来的安危,皆系于取经一事之上。”

  “权当是买路安全之保险了。”

  “再说,此等钱财与我也无甚用处。”

  “哪怕存放,待我归来长安,亦不知何处去。”

  龙女说道,“小龙这就去办。”

  不过,她深潜井中之前说道,“哎,就是不知殿下取经途中,可还有人为殿下取蒸馏之水了。”

  李福托住茶杯的手,稍微停顿,过了会才松弛,把杯子放在茶桌之上。

  天下哪能没有不散的筵席呢?

  李福也不知龙女还在,亦或是已经游走。

  他似是自言自语,又似是在和龙女诉说,“我之一去,短不过五七年,长不过十余年。若府内门头之凤尾蕉开花向东,我既快回来了吧。”

  竖日。

  五鼓三点。

  唐皇设朝。

  两班文武齐聚于含元殿上。

  李世民亲笔书写取经文牒之文字,他再盖上蓝玉质地的通行宝印。

  只见那钦天监台正袁天罡高声诵道,“今日大吉,堪宜出行远路。”

  唐皇起身,黄门官禀奏道,“李福法师于朝门外候旨。”

  唐皇说道,“宣法师上殿。”

  “宣法师上殿……”

  “宣法师上殿……”

  “上殿……”

  李福身穿锦斓袈裟,手持九环锡杖,堂堂正正立于含元殿之上。

  在场之人,又有谁能料到,前日上殿之亲王,如今已为僧侣,还将路途遥遥十万八千里求取佛经。

  唐皇亦是唏嘘。

  他步下龙椅高台,手持取经文牒说道,“福儿,今日既是出行之吉日。”

  “这是通关文牒,路遇一国签字盖章即可。”

  “为父这里还为吾儿准备了紫金钵盂。若是途中需化斋吃食,亦可使用此钵。”

  “父恐我儿从未长途远行,就又选两位千里奔袭之行者,辅佐一二。”

  “为父也不知一路交通如何,特选一万里宝马,做远行之脚力。”

  “如此这般,福儿上路为父才堪堪放心。”

  李福心中感动,恐停留稍久,便再无启程之心。

  他口中说道,“谢父皇隆恩。”

  他再收了这些事物,一路向西。

  唐皇大驾与文武官员送至关外。

  只见于此关外,有众多僧侣等待于此,皆是李福水陆大会之时相识。

  僧中富者赠送盘缠,稍次之赠与衣物,再次之口诵经文祈保平安。

  唐皇静待僧侣寒暄完毕,又等李福与随从整理好行李马匹。

  然后,他命人执壶酌酒。

  唐皇举爵一饮而尽。

  复又第二尊。

  李世民方问道,“我儿可有雅号?”

  李福回道,“儿臣如今已经是出家之人,不甚有何称号。”

  唐皇举杯说道,“那日菩萨曾说,西天经文有三藏之多。吾儿十万里途求取真经。便以此为号,称为‘三藏’如何?”

  李福不料这三藏之名,竟落自己头上。

  他口中说道,“多谢父皇赐号。”

  唐皇说道,“只此一别,不知多久方能再见。”

  “吾儿与父痛饮一杯,权当告别。”

  李福口中说道,“父皇,酒水之物乃是僧侣头一戒事。儿臣恐不能饮。”

  唐皇哈哈大笑,他说道,“为父为之今日,早做打听。此酒为素酒,僧侣神仙亦可喝。”

  “吾儿无需多饮,只喝一杯即可。”

  “算是为父践行之意。”

  李福端起酒杯,还未饮酒。

  只见唐皇李世民俯身低头,于地上抓起一蓬尘土,御指轻弹,土落入酒中。

  唐皇言道,“吾儿这一去西天,不知多久可回?”

  李福答道,“短则五七年,长则十二三年。”

  唐皇说道,“年深日久,路遥行远。吾儿喝杯中此酒,当要记得‘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李福举杯畅饮。

  他说道,“吾之生于东土,长于中华。无论行千万里之遥,亦或是上山下海,始终为中国之人。”

  唐皇闻之感动。

  李福即刻启程。

  关外一路西行,再回头时已经不见唐皇、文武、僧侣之影。

  李福行走于广澳天地之中。

  时值九月。

  麦田正种新苗。

  晒谷场上金黄灿灿。

  直至法门寺。

  住持沙弥一众僧侣早早得知取经之消息,皆于寺门等待。

  五百余人罗列两边,夹道欢迎。

  待见李福,立即奉茶引入,再吃斋饭。

  如此这般,不知觉间竟就到了晚间时候。

  住持与群僧秉烛夜谈。

  议论佛门之定旨,取经之意义。

  有僧言,“意义之于,山高路远方显心诚。”

  有僧言,“意义之于,妖魔丛生,乃是艰难。”

  住持问李福何解?

  李福缄默其口,他只是以手指心,再略点头颅。

  群僧疑惑,恳求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