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到古董的记忆 第37章 拍卖会预展
作者:鸣雷的小说      更新:2024-02-13

  第二天早上,黄震便准备出门去拍卖会的现场了。

  今天是周末,莹莹吵着闹着要跟他一起去。

  所以,黄震便打了个电话给赵晨飞,问他能不能多带一个人。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黄震在他妈的千叮咛万嘱咐下,带上了莹莹。

  两人一起来到了位于东方明珠旁的香格里拉大酒店。

  在停车场里停好车后,黄震带着莹莹来到了位于九楼的展厅。

  在入口处,黄震看到了正在等着他的赵晨飞和高老两人。

  “小震,你来啦。这是莹莹吧,都那么大啦,越长越漂亮了。”赵晨飞看着黄震身后的少女夸赞道。

  “晨飞哥好。”莹莹红着脸,小声的给赵晨飞打了个招呼。

  “这是我师傅,高盛荣高老。你叫他高伯伯吧。”黄震给莹莹介绍了一下高老。

  “高伯伯好。”莹莹甜甜的向高老打了个招呼。

  “你好,小姑娘快高考了吧?”高老不愧为搞教育出生的,一见面就问对方的学习情况。

  “嗯。”莹莹点了点头,“明年高考。”

  “有没有想好考什么大学什么专业?”高老继续问道

  “师傅,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进去吧。”

  高老不满的白了他一眼,显然对他打断自己的行为十分不满。

  “走吧。”赵晨飞一马当先向展厅走去。

  在门口验过身份后,四人踏进了展馆。

  一进去,黄震就被琳琅满目的古玩字画晃花了眼。

  最显眼处的是一幅明代唐寅的石林消夏图。

  这幅画曾在2017年的佳得秋拍上以8395万成交。

  时隔五年,这幅画又一次登上了拍卖会。

  光看周围的人群就知道,这幅画是此次拍卖会上的热门。

  在这副画旁边的是一个宋代的汝窑的三足洗。

  有道是名瓷之道,汝窑为魁。历年来汝窑的瓷器在拍卖会上都能创出天价的成交记录。

  不过这些都不是黄震能买的起的,过过眼瘾就好。

  欣赏完门口的大热展品后,黄震便问高老道,“师傅,我们先去哪一块看?”

  高老笑着摆手,“你们自己做决定。”

  随即,黄震看向赵晨飞问道,“你有什么想法吗?”

  赵晨飞摇了摇头,“暂时没有,我先陪你们逛逛吧。”

  拍卖会的预展上,放在醒目位置的基本都是大热的拍品。

  摆在角落的往往就没那么重要,这些东西才是行家最喜欢的。

  而黄震的目标也就是这些便宜的东西,说不定里面能有什么好的发现。

  “我们往里走吧,外面的东西不适合我。”说完,黄震便带头向深处走去。

  走了没多久,他就看到展台里赵晨飞送拍的那两枚靖康小平钱。

  拍卖行给出的估价是100万,这個价格比黄震预想的低的多。

  不过去年那枚靖康通宝真书小平的估价才60万。最后还不是以190万落锤,含佣218.5万元成交。

  加上那枚靖康元宝小平钱,估价100万也差不多。

  不过由于近年来古钱币收藏的火热,估计成交价应该比去年的更高。

  见到几人在展品前驻足不前,立马有个工作人员跑过来给几人介绍。

  “几位好,这套靖康钱是古泉五十珍之一,而且传承有序,17年的时候在佳得邮品钱币拍卖会上以六十万成交的。再往前是12年园地网上以三十万成交的。最初是著名钱币收藏家钱老的私藏。”

  听了此人的介绍,黄震不由的感叹赵晨飞进场的真是时候。

  17年之后古钱币市场愈发火热,拍卖价频频创下新高。

  短短几年时间,他手上的这枚靖康通宝最起码翻了三倍。

  工作人员还待介绍时,黄震摆摆手,“不用介绍了,这是我们送拍的,只是过来看看而已。”

  “好的,先生。”那名工作人员微笑着退到了一旁。

  既然自己的东西已经看到,黄震他们便继续往前走去。

  直到周围的展品的估价都在十几二十万之间,他们才停下了脚步。

  这里参观的人也不少,大部分都是带着专业设备的行家。

  预展现场一般分为三种人,第一种是收藏家,他们往往只会看那些高价值的东西。

  第二种则是古董爱好者,他们一般只会随便看看,或者低价买一些普通古董。

  第三种就是古董投资者,他们往往会低价购买一些古董,等日后升值再卖出。

  这种人里不仅包括了一些投机者,还有像黄震这样的行家。

  不要以为拍卖会上没有漏可捡,相比于去地摊上的漏,拍卖会碰见漏的可能性更高。

  几年时间翻个几倍,几十倍的例子不在少数。眼前的赵晨飞,就是很好的例子。

  而高老也有心在这里考教黄震的眼力。

  他边走边看向展柜里的东西。

  很快,他在一件瓷器面前停了下来。

  仔细观察了一会儿后,高老让工作人员把东西拿了出来。

  然后他招手示意黄震过来。

  “怎么了师傅?”

  高老指着柜台上的那件瓷器对黄震说道,“你来看看这件东西。”

  黄震来到了展柜旁上手看了起来。

  这是一个茶盅,内里是松石绿,外壁以黄釉为底。

  上绘粉彩缠枝花卉纹,腹中篆书金彩绘寿字,头顶蝙蝠蓝彩绘制。

  底款为“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矾红篆书。

  黄震不明所以的看了高老一眼,这东西没毛病啊。

  高老摇了摇头,示意他仔细观察。

  黄震见状眉头微皱,随后细心的向茶盅看去。

  很快他就发现了一处不对劲的地方。

  为了确认自己的判断,他伸出手指,发动了自己的异能。

  一段记忆从茶盅传入了他的脑海中。

  一个瓷窑前,一个工匠模样的人,正一个个打开烧制好的匣钵。

  匣钵里开出来的都是明黄色的瓷器,和茶盅如出一辙。

  只不过此人一头短发,脑后并没有辫子,显然不是清朝人。

  这个茶盅竟然是后仿的。

  退出记忆后,黄震并没有开口说穿,而是笑着向工作人员道了声谢。

  随后他走到高老身边,微微摇了摇头。

  高老欣慰的笑了笑,也没有问他破绽。毕竟现在是在预展现场,说出来不大好。

  既然黄震摇头,那就表示他也已经看出来了,具体的事等出去后再说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