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国家队,混娱乐圈很合理吧 第31章 九千年的先祖,已然在仰望星空!
作者:武剑仙的小说      更新:2023-12-04

  古龠,在先秦时代曾经辉煌灿烂,有过无数的古籍记载。

  可在礼乐崩坏,雅乐沦丧后,古龠式微。

  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横,竖,直的吹奏类乐器,古龠斜吹之法也因此失传。

  甚至明清以来,用以祭祀,宫廷雅乐里所谓“龠”,大多都是不知名的棍状物,皆无法演奏。

  可今天,有人说。

  挖出来的东西.......

  是龠!!

  而且,在经过古籍描述的记载方式实验一下后,基本上已经能够确定一半了!

  “大道难泯,真器不灭!哈哈哈哈!”

  “时光总会用各种想象不到的方式,让历史的真理呈现。”

  裴老面色红润,有些佝偻的背都挺直了几分,哈哈大笑三声,中气十足。

  在场的专家,无不满面震撼!!

  学术界的地震,已经必然会发生了!

  “我知道了,和这贾湖骨龠一同被开采出来的【规】与【矩】,就是和这个龠相互搭配的天文测算工具!”

  最早的天文观测工具!!

  “这方面就好确定了!”

  一位教授闻言,走出门。

  将物件固定好。

  此时的天空,已然蒙蒙亮了。

  太阳升起。

  熬了一夜的众人,仍然激动兴奋莫名。

  毫无睡意。

  待太阳升高,一行人聊着天,哈哈大笑着。

  将这叉型器和骨管组合起来用。

  骨管空向上,横放,叉型器向天。

  太阳在不同时间段的位置,投射出的叉型器影子,可以精准的落在骨管之上的每一个孔洞上!

  “果然!果然啊!!”

  测量专家感慨起来。

  眼眶都有些湿润起来了。

  贾湖骨龠,是乐器,也是度量工具,甚至是天文仪器。

  “九千年前,我们华夏的先祖,就已经在仰望星空了!!”

  这句话一出,一种源自于骨髓深处的悸动,令所有人都头皮发麻。

  下意识的,抬头看向升起了太阳的天空。

  当李景霖回过神来后,转头看向裴老。

  却发现。

  裴老此时已然热泪盈眶,哽咽着喉咙,说不出半个字。

  自此,华夏历史的各个篇章,再次被一枚小小的贾湖骨龠串联起来。

  “这件物品,的确如李教授所言......”

  许久后,裴老终于幽幽开口。

  “非同小可啊......”

  “......”

  沉默片刻,那佝偻的身躯突然迸发出一股令李景霖都觉得年轻的活力!

  “来!总结!!”

  “.......”

  “贾湖骨龠,开孔分成一节节的,作为吹管乐器,正是通过气来控制发出不同音的。”

  李景霖长舒一口气,率先开口。

  有些迷醉的看着贾湖骨龠。

  “这便是华夏节气的由来啊!!”

  一名专家闻得此言,连连点头附和道。

  “这贾湖骨龠就算放到天文发展研究上来说,也是极为炸裂的存在啊......”

  “岂止是天文!”

  有专家忍不住的插嘴说道。

  “这来自于九千年前的度量衡一出......数学体系上都有巨大的波澜出现。”

  “《周髀算经·陈子模型》云,冬至夏至,观律之数,听钟之音。”

  “是啊,这个贾湖骨龠居然能吹奏出完整的十二律,而且,这些音律,能够分别对应骨龠之上的节气日影落点!这便是律历对应!”

  一个又一个的专家,接起了话茬。

  这惊人的发现,代表了华夏文化,文艺,艺术,到历史,天文,国学......无数学科的狂欢!

  “古人在九千年前,就已经有了音律可通天的观念!!”

  “是啊,这证明了华夏音乐五音六律六吕的源头,就是在于天文,在于太阳历!”

  “《孟子》云,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也就是说,定音标准,就是从东至夏至两个时令出发,以此为基准,暗含阴阳十二律,十月太阳历的五行!”

  “对,这五行就是对应的地球公转过程里,与太阳对应的五个时间空间段,在这些空间段里,咱们华夏的先辈们发现了宫商角徵羽五音,分别对应土金木火水!”

  专家们写写画画。

  以北斗星斗柄为中,旋转指向去确定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又与音乐中的十二律吕对应,纳入一个模型,从中,分阴阳,五行!

  并以中央黄钟的定音标准,作为度量衡的基础!

  “当真是......”

  “完美无瑕......”

  一枚小小的贾湖骨龠,串联起了乐律,天文,历法,礼制,度量......阴阳五行八卦,

  这代表了一个完整的,和谐的,自洽的,圆润的......可以考证的体系。

  甚至可以说是完美无瑕的体系!一个清晰的脉络!

  “这发现,简直他吗的直接震撼全国一整年!!”

  有专家绷不住了。

  这一次的发现。

  当真是太过于惊悚了。

  原本,以为老祖宗已经很厉害了。

  踏马的,这些记载,秦汉时期就有了。

  可现在一看,好像还是小瞧了古人。

  谁能想到一个来自于近乎九千年前的古龠......

  就能串联起这后世记载的典籍?!

  “尼玛离谱,过分。”

  孙老头忍不住摇了摇头。

  这个世界真的是太荒唐,太玄幻了。

  李景霖双目有些失神。

  真的。

  有人说自己是秦始皇,让人给他打钱,李景霖觉得,这多少都还能信点。

  “怎么样?上报?”

  “这么大的发现,一定要上报!!”

  专家们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

  “我倒是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回过神来的李景霖,捏了捏鼻子。

  心眼刚刚动了动。

  “什么机会?”

  众位专家抬起头,乐呵呵的看向李景霖。

  在心里暗暗想着。

  这小伙想干啥,那自己一定支持!

  不愧是年轻人啊,这思维的确活络。

  谁能想得到这玩意是龠呢?

  若不是以黍测量,完全符合典籍描述,谁也不敢确认!

  因为,由于以往文献文物缺失的原因,整个华夏学术界对于龠的认知,还是趋向于排箫一类的东西。

  哪怕后来发掘到越来越多相关联的东西,也只是徒增了问号。

  可今天,一切都明朗了!!

  “你说......咱们直接管他叫贾湖骨笛,会不会引发什么反应呢?”

  李景霖嘿嘿一笑,这笑容明显带点缺德。

  “会引发......卧槽?你小子!!”

  孙老头刚想说点什么,突然就仿佛想起了什么一般,瞪大眼睛的看着李景霖!!

  龠,是笛的先祖。

  说这玩意是笛子,不能说错,只能说是不准确。

  写火影同人的作者,说自己是写的火影。

  这话不算错,但不准确......

  而且,龠这玩意可比笛子冷门太多了!

  哪怕是爱好者,可能也经常会混淆。

  不解释清楚,只看一眼,可能是个人都会认为,这踏马就是笛子。

  “哈哈,这小子,有点意思啊!!”

  裴老乐了。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嗷!

  李景霖表示不知道,可能是巧合。

  但每次华夏考古挖出了什么好东西.......

  西方总能在过段时间后也挖出了更久远的好东西。

  反正很巧合。

  李景霖也不清楚。

  不过,当下的确是个机会。

  “哈哈,先把消息捅出去嘛,就说是贾湖骨笛。”

  “等等看,如果一段时间后没啥反应,各位论文就往上砸,再搞搞综艺什么的曝光一下,给这个贾湖骨龠的名字改个口就行了。”

  “嘶,别又出个什么一万年前的篮子,一万年前的面包就行。”

  一位教授不屑的撇了撇嘴。

  有时候吧,西方在文物挖掘上,相当扯淡。

  挖一个,拍个照,就定了年份。

  国内考古学家想参与进去,学习学习看一看,那不行,不带你。

  等你追究起来后,人家拍出一个“鉴定报告”。

  但鉴定报告上可能连执行检测的科室签字都没有。

  主打一个只忽悠外行搞舆论。

  信,那肯定是不太信的。

  毕竟,我管你要一些依据,证据,你也不带我们玩啊,这从何信起?

  而且。

  这些文物的出土时间吧,是真的巧合。

  每当华夏考古界挖出来一个什么东西,西方总能对应的挖到更久远的物件。

  主打的就是压制。

  别问,问,就是单纯只是在学术上合理质疑。

  毕竟,西方不也不承认夏朝吗,只承认华夏文明有三千年。

  每次考古发现,西方不也质疑么!

  咱不也大大方方的给人看么?可没像他们那样遮遮掩掩的吧!!

  西方人在对待历史这方面的态度,的确一言难尽。

  比如现在的好莱坞,就已经开始在改写,覆盖历史了。

  美化自己,丑化敌人,搞出历史虚无主义......

  怎么。

  只允许你质疑我,不允许我质疑你?

  科学不能这么双标。

  “这没啥大问题,无非就是绕一圈的事情!”

  一位专家哈哈一笑。

  “若不是确定了这是龠,可能我们会走相当多的弯路,等一段时日,不差什么!”

  这些专家们此时真的是底气十足了!

  这贾湖骨龠出土,连带着配套的天文测算工具,结合先秦古籍,完美合拍了。

  要知道,贾湖遗址光是出土的粮仓,能够储存的粮食数量,就有......

  五万斤!!

  配合这些文化上的考古发现,可以看得出来。

  7800年前到9000年前这段时间的社会,恐怕要比我们想象中的进步的多!

  所以才会有人说,这玩意甚至改写了华夏历史!

  贾湖骨龠,这是什么寄吧泥头车。

  直接把西方人对华夏历史的定义创碎掉,创了个稀巴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