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国家队,混娱乐圈很合理吧 第217章 自私的李景霖不练琴丢大脸。
作者:武剑仙的小说      更新:2023-12-04

  走上讲台。

  李景霖微微一笑。

  刚准备说一声“同学们好”,但还没等开口。

  突然,不知道是哪位带的头。

  马上便听到一声大叫。

  “好!”

  啪啪啪啪!

  旋即,便带动着大家鼓起掌了。

  李景霖挑了挑眉。

  “差不多就得了,给点面子,我还没说同学们好呢。”

  “哈哈!”

  之前那种激动中,带有一点紧张的情绪。

  顿时被笑声所化解。

  一句开玩笑式的拉近距离,顿时让同学们只剩下一些亢奋的情绪,似乎随时可以进入非常有激情的学习状态。

  “行了,我也不多说,今天的课程,就是这个。”

  李景霖放起PPT。

  投影幕布上顿时出现了一排字。

  同学们互相对视着。

  眼中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要论开车。

  大学生那肯定是当仁不让的。

  “好家伙,黄金右手,是我想的那个吗?”

  “成为大师?好家伙,霖哥这么相信咱们的吗?”

  “右手啊,右手我懂的,我有特殊的拉弓技巧。”

  “嘶,前辈,说来听听,很好奇,是我想的那个拉弓吗?”

  “不,是你不敢想的那个拉弓。”

  李景霖并没有打扰学生们兴奋的议论。

  只是在声音渐弱后,微微一笑。

  “开车的同学们注意点车速哈,开玩笑的也不要影响正常学习。”

  “哈哈。”

  在短暂的笑声中。

  李景霖上来,就直接说出了一句“大逆不道”的话。

  “这个世界上,目前的大师,我个人认为,有一半都是不合格的。”

  嘶!

  哗然是没有了。

  但多少带点抽冷子的声音。

  李景霖的这番话,离经叛道到了一个程度。

  但很快。

  李景霖便继续开口道。

  “小提琴是乐器,乐器演奏的是乐曲,那乐曲是什么?”

  “任何一部完整的,并且能被称之为乐曲的,首先要做的,必然是悦耳,如果乐曲,听起来不好听,那么,无论是乐曲本身,还是演奏者,总有一个,是不合格的。”

  “可问题又来了,喜好各不相同,同样的曲子,可能有的人喜欢,有的人不喜欢,那么,能评论乐曲本身么?不能,因为客观与主观,是要分开看的,今天,我们讲述的不是乐曲上的事情,而是身为一名演奏家的你,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说到这里。

  李景霖看向一名学生。

  “这位同学,你觉得伱的演奏悦耳吗?”

  “.”

  被点名的学生顿时人都傻了。

  这踏马怎么去回答。

  我敢在霖哥面前说悦耳吗?

  但我说不悦耳,我学了个什么呢?

  “.反正我是感觉我自己拉的还挺悦耳的。”

  学生说出了一个很是圆滑的回答。

  在其他学生轻笑中。

  李景霖点了点头。

  “现如今,在世界上,很多的大师们,往往忽略了悦耳这个问题,有的追求技巧,有的追求情感叙事,但在悦耳度的打磨上反正,目前来说,我是还没遇到几个能让我服气的。”

  这话一出。

  顿时有一种浓烈的自信,展现在学生们的眼中。

  所有的学生都被这种自信所吸引。

  因为,大家都知道,李景霖不是在吹NB。

  之所以,李景霖可以成为“小提琴第一人”,不在于技巧,不在于情感叙事与表达。

  而是在于

  “没错,一名小提琴家,一辈子都需要注意的,最关键的一件事。”

  “那就是音色!”

  李景霖抬起了右手,示意起来。

  “音色的打磨,除了左手没有按压好的入门级基础问题外.”

  “几乎,几乎是完全取决于我们右手的运用的!”

  学生们顿时沉默起来。

  李景霖讲的这很难么?

  不。

  就算不懂音乐的人,也完全可以理解的了音色的重要性。

  听起来是否圆润,饱满,是否不干瘪,不刺耳,或者不发虚。

  但小提琴毕竟不是钢琴,也不是吹管类乐器。

  小提琴之所以被称为最难的乐器之一。

  又被称为乐器皇后。

  就是因为,音色的打磨,是所有乐器中最难的。

  同样是学五年乐器。

  其他的乐器,人们一听,会觉得不错,好听,很棒。

  可小提琴的五年,根本就只是个入门

  学这么五六年,演奏出来的效果,仍然会让人有“摩擦声,偶尔会刺耳,不太干净”之类的感觉。

  钢琴弹一个饱满一些的音,若是不涉及延长,渐强渐弱之类的处理,单纯是一个亮音。

  或许不需要你什么知识,跟着学,试一下,五分钟可以搞定。

  但小提琴想做出同样的感觉。

  没几年,下不来。

  而且,这个“杂音”,随着乐曲技法难度的增加,即使是很多大师,也完全无法避免。

  虽然说,一点点难以听的太清的杂音,无法影响大师们其他的闪光点,但李景霖认为,作为演奏者,出现了杂音,演出便是失败的。

  这无疑是十分苛刻的要求。

  甚至于很多小提琴家,下意识的都会认为,这样的杂音,需要尽力打磨,但无法避免。

  像是笛子类,或者簧管类乐器。

  偶尔出点失误,不小心破音。

  是“吹呲了”。

  那么,这类似的呲了.

  在小提琴上,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哪怕是一些大师,在技巧难度过高的乐曲上,也会连环翻车。

  之所以李景霖能成为第一人。

  原因可不只因为技巧,或是情感叙事。

  而是在于他在音色的打磨上,有些过于离谱了,每一场都完美的不像是人类。

  十四岁解决了所有的小提琴技巧后。

  七年的时间里。

  完全都在打磨自己的音色,一刻未停。

  即使是李景霖这样的鬼才,也得打磨七年,才能让自己勉强满意!

  “右手运弓,音色,取决于运功的速度快慢,以及力道的强弱。”

  “之所以难以控制,便是由于这快慢与强弱之间,是垂直关系,互相关联。”

  “如何在这其中取舍。”

  李景霖点击课件。

  投影屏上顿时便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原因。

  面对这些艺术生。

  李景霖并没有从艺术生的角度去解析这个音色的问题。

  而是直接开始上起了物理课,或者是数学课!

  当然。

  不是那种十分离谱的数据计算,也没有强行要求,你这持弓需要XX的力是正确的。

  只是利用这样的逻辑。

  大致的,比较笼统的去阐述了一下力度,速度这方面所带来的摩擦力,对音色的影响程度。

  很快,便来到实践课程。

  挑选了一名学生后,李景霖给出了一个二全音符长音演奏“渐强”的这个课题。

  其实。

  就是一个满弓。

  拉一个八拍的长音。

  然后,要求开头弱,然后渐强。

  但其实。

  看似简单的东西。

  需要极其强大,细腻的控制力。

  被选中的学生在几次“不完美”的演示下,已经开始头皮发麻了。

  甚至宁可听李景霖讲述一些更难的技法,也不想和这最难做,也最简单的基本功打交道了。

  “你看,你之所以渐强的速率不均匀,就是因为弱音弓速慢,力道小,而渐强的过程中,弓速的提升过快,压力的提升慢。”

  “可一旦压力提升快,弓速提升慢,那可能会均匀,但一定会出杂音。”

  于是。

  在李景霖的示范下。

  一个完美的八拍满弓渐强,体现在了众人的眼中。

  简单的操作。

  但是一种难以想象的情绪震撼!

  不少同学们似乎重新感受到了柏林爱乐的那“神级渐强”所带来的震撼。

  可是,李景霖并不觉得这就对了。

  在“渐强”后。

  又开始进行“渐弱”的讲解。

  接下来就更离谱了。

  颤弓的时候,弓速快慢变化,强弱变化,跳弓的时候,弓速快慢强弱.

  然后,深扒每一个容易出现杂音的部分,然后进行讲解。

  整场公开课。

  几乎探讨的全部都是来自于小提琴右手上的一些问题。

  不是在于技巧。

  技巧这玩意。

  什么断弓跳弓顿弓颤弓这些玩意.

  在座的所有同学,都懂,都会,只是做出来的水平不同罢了。

  根本没有必要老生常谈。

  需要讲述的,教学的。

  是做这些技巧的同时,用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去同样打磨自己的音色。

  简单比喻。

  那就是“修毛边”。

  可不得不说。

  反而是这些,才更能让人受益。

  因为,李景霖用实力证明了一件事。

  站在顶点的第一人,与其他国际一线大师们,相隔了这么大的差距中。

  有很大一部分。

  都是源自于“音色”问题!

  在技巧同样足够反人类,难以驾驭的同时,你音色差,我音色好,这就产生了巨大的差距。

  细。

  才是最关键的,也是最能影响整体的。

  “好家伙!不愧是李景霖,这些简单的空弦演奏,都能让我热血沸腾?!”

  “我差不多明白了什么叫做臻至化境啊”

  “真的是最强的手,演奏最简单的东西,但你就是能感觉出来,完全不一样!”

  “我笑了,网上还有人说霖哥疏于练琴琴技退步呢,这踏马叫退步吗?”

  “嘶霖哥哪怕就是退一万步,怕不是也得是个国际大师级别的存在啊.”

  学生们当真是惊叹不已。

  哪怕已经将李景霖的水准想象的足够高了。

  但此时,还是感觉,自己可能有点保守了。

  毕竟。

  视频,和现场,感受是不一样的。

  百闻不如一见。

  当真正看到李景霖亲自示范的时候,学生们都潮了。

  心里痒痒的。

  踏马的,这种水准,若是真演奏一首曲子,那得是什么样程度的炸裂?!

  这场公开课。

  一开始。

  是学生们在认真听。

  可是。

  到了后面。

  就算是评估公开课的这些教授们,也开始认真听了起来。

  彼此之间对视着,眼中神色十分不淡定。

  音色。

  不仅对大学生们适用。

  甚至就连这些老教授们,都能很受用。

  这么一节审核评估公开课。

  便超标准的完成了。

  “这需要教学经验?”

  张毅开始挠头了。

  原本已经对李景霖的期望值就很高了。

  现如今,更是直接爆表。

  “这已经不需要教学经验了”

  而就在李景霖在上音这边忙活的同时。

  互联网之上。

  一个话题,也开始渐渐的火热起来。

  #李景霖疏于练琴,琴技退步?#

  之前。

  那国外综艺的视频。

  尚且只是小幅度,小范围内的传播。

  但由于涉及到了在国内话题度一直都挺高的李景霖。

  一时之间,这发酵的速度,便有些控制不住了。

  参与讨论的人,越来越多!

  不是网友们不愿意相信李景霖。

  的确是李景霖真的没开音乐会。

  很难评估霖哥现有的水准。

  哪怕是作为霖哥的粉丝,这个时候心里都感觉有些没底。

  网络有时候就是这样。

  稍微有一些疑问。

  便会引导出一群极端者疯狂踩,或者疯狂吹。

  在李景霖粉丝传统艺能下,疯狂吹的肯定是没几个的。

  所以,便开始出现了疯狂踩的人。

  也不知道这些人真的是闲的没事干的普通网友,还是什么有心人在带节奏。

  反正。

  这言论,是越来越离谱。

  一开始,或许还有所收敛。

  可后来。

  甚至有些网友觉得。

  这李景霖不练琴,被外国音乐家说,丢的是他们的脸,丢的是整体形象的脸。

  自私的李景霖因为不练琴,所以在国外丢大脸了!

  便更是愤怒起来。

  言辞也更加的激烈!

  甚至开始上升到了大义的程度!

  =

  B站搜索一下,大家大概就能明白,仅仅是一个音符,长拍渐强所能带来的情绪反馈有多么强大了。

  而且,小提琴音色上的打磨,的确不是夸张,就是无止境的,没人能说到了顶点,只是超出多少罢了。

  因为现有的技巧高度是过于离谱的,离谱到了有一些技巧类天花板作品,哪怕是很多国际级别大师都根本不敢拿出来,敢拿出来的,音色上也会有所瑕疵。

  原因就是在那样复杂的技巧下,的确太容易在音色上出问题了。

  或者说,不只是小提琴。

  任何一个拉弦乐器,或多或少都有音色方面的难度问题。

  二胡也一样的,那玩意音色也不简单。

  只是相比之下,小提琴由于小,音高,所以更容易呲音,要求的细腻程度也更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