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后太阳系毁灭 第九十五章 意识投射技术
作者:柳河边小道的小说      更新:2024-01-17

  “幻觉?托罗夫斯基同志,这可不是什么幻觉。这是意识投射技术的一次完美展现,只有这样的技术,才能突破美区在数字区基地设下的强大通信屏障与你取得联系。”

  没错!林希又拿出一项他平时根本用不上,就封存的技术。

  数字区周围确实有着巨大的通信干扰,这是保密的一种手段,基地的干扰设备常年开机,只有特定的频段才能与外界联系。

  数字区干扰了所有的通信频段吗?

  并不是,那样不仅需要更加巨大的设备,更先进的技术,同时还会对自己完全的频段造成干扰。因此数字区干扰的只是常用的通信频段。

  一般的对讲机频段,手机的通信频段,一些卫星通信的频段,只要确保常用的通信频段被干扰,数字区的无线电信息泄露基本上就可以隔绝。

  加上灵敏的无线电信号探测仪也可以发现陌生的无线电信号,数字区基地保密做的一向不错。

  “哈!意识投射技术?脑波信号的应用啊,外面的世界竟然研究出如此强大的技术了?看来我确实落后于时代了。

  美区数字区基地应该出现了安防漏洞,他们的绝密信息出现泄露情况,要不然你们根本就不会知道我在这个鬼地方。

  那么,亲爱的同志,你费尽心力也是为了我掌握的聚变技术而来?”

  托罗夫斯基对于外界的信息,确实处于脱节的状态,他对外界近三十年以来发生的变化,几乎是一无所知。

  不过林希一提意识投投技术,他就能理解林希出现在眼前的原因,这说明他对技术并没有落节,脱节的只是生活习惯与社会的认知。

  “嗯哼,这点你想错了,亲爱的达瓦里氏,聚变技术我这里已经有了,我并不需要人的技术,为了表示诚意,我请你看我的技术!”

  林希把自己实验室的生物聚变反应堆展现给托罗夫斯基,以此来证明他并没有说谎,他确实不是为托罗夫斯基掌握的聚变技术而来。

  托罗夫斯基认真的浏览了林希给出的技术大纲,还有投影展示出的实体。

  对他来讲,技术资料做不了假,展示的实体也做不了假,如果是假的,他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这就像是掌握了公式,关于公式的运用有多种,运用的对错,掌握公式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亲爱的同志,我的反应堆为什么要像一个大灯炮?我认为它的设计可以用其它的方式来实现。”

  “好吧,托罗夫斯基同志,我现在不想与你讨论聚变反应堆的技术。

  一次意外,我得知你被美区囚禁,所以我联系你的目的,是想救你出来。”

  听到林希这么说,托罗夫斯基不由大笑起来,边笑边说:“救我?为什么要救我呢,无论身处何地,总归是要和这个世界一起归于死亡,那么数字区基地,红房子,白房子,又有什么区别呢?”

  对托罗夫斯基的态度,林希一点也不介意,谁让他是一个失去三十年自由的可怜人呢。

  “区别当然是有的,死亡之前,可以嗅到青草的味道,抚摸着雪花的冰凉触感,品尝着冷风灌入喉咙的凛冽,哪怕再看一眼那白桦树,都比看到阳光要幸福,不是吗?”

  托罗夫斯基听到林希的最后一句话,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你发现了?那么你有与我对话的资格,我有荣幸知道你的名字吗?”

  “林希,夏国人。”

  “托罗夫斯基,彼得·伊利·托罗夫斯基,苏国人,很高兴认识你,林希!”

  “很高兴见到你,达瓦里氏。”

  接下来的谈话,双方少了很多试探,多了一份真诚。

  “你是如何看出我给美区人埋下的坑?我可以确信,这个世界上没有其他人可以看出来。”

  林希没有直接回答托罗夫斯基的话,而是说起令他惊愕不已的话,也是他绝对没人想到的话:“末日的画面,令人不适,不是吗?

  我曾经把它们当成电影来看,现在我把它们当成开场动画,毕竟正题是那么的令人着迷,为什么是让它来影响心情呢!”

  “你也看到它了?嚯!那么它就是真的了,真是奇怪,当我确定它是真的后,感觉是松了一口气。

  电影?林,你还真是奇怪的爱好!”

  林希耸了耸肩:“那我该怎么办?不管我愿不愿意,每次它都出现在那里,无法屏蔽只能视而不见。”

  “有道理!林,你准备如何救我出去?这里的守卫太森严,我曾设想过无数次,但没有一个方案可行,没办法只能拉着他们一起去见上帝。”

  “你确定他们能见到上帝?撒旦应该会欢迎他们。”

  “好吧,你说的有道理。”

  托罗夫斯基的信任度此时已经达到最高,在他看来林希就是同类,闲聊结束,林希讲起他的逃生方案,托罗夫斯基就听的很仔细。

  林希的方案成功率很高,只要托罗夫斯基配合上不出问题,那他一定可以逃出数字区基地,难的是后面,如何躲过肯定会到来的大追捕。

  逃跑计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接下来林希只需要定时与托罗夫斯基联系就可以。有林希开全图挂,有心算无心之下,托罗夫斯基对逃离基地的信心大增。

  结束通话后,卫兰定定的看着林希,良久之后她才开口说道:“我觉得跟在你身边一定活不长久。

  意识投射技术是你什么时候研究出来的?”

  林希很诚实的说道:“很久了,只不过它没有用处,就封存到资料库。它没有投入使用,你不知道很正常。”

  这是双方的默契,林希拿出来使用的技术,不对上面保密,上面收集到技术资料后,决定使用不使用,使用的话就会给林希付技术授权使用费。

  费用的多少是按使用范围计算,如果使用到航天活动上,费用就不会太多。使用到军事上,费用也不会离谱。如果在社会面上公开推行使用,那费用可就可观的很了。

  林希在西北这边无论如何折腾都没有差过钱,就有这方面的原因。全夏国那么多的企业家,没有哪个和林希一样,工厂规模庞大,却一分钱的银行贷款都没有。

  “它的实现难度怎么样?”

  卫兰这话是正常问话,上面决定是否使用林希研究的技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就是它推广的难易程度。

  “中等吧!主要是加工难度很高,只能在实验室进行加工。”

  “通信球呢?它的难度应该不高吧。”

  卫兰的朴素科学观里,意识投射技术应该就是虚拟现实技术,这属于科幻。通信球虽然看上去高大上,但总归还是可以理解的。

  但事实却出乎卫兰的意料。

  “这两样技术难度相差不大,通信球的难度更高一些,主要是材料的生产难度大,它是二维材料通过特殊的方式粘合才成形。不要看它只有薄薄的一层,但它里面包含了五层电路,三层光电转化板,加上保护层。

  说实话,没有专用的设备,加工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卫兰听完,沉默了一下:“老样子,上面并不会整体使用,只会使用其中的某种技术,容易实现的那种。比如电路的设计理念,它是如何在小小面积里实现如此巨大的通讯距离。

  还有,我没记错的话,仿生鸟总共投放了五颗通信球,它们之间的延迟降低技术都可以单项使用。”

  林希想了下也对,在他的实验室里,这些都是小玩意,随手可以做出来。外界就不同了,因为双方之间的技术代差,已经不是两三代的事,而且到了无法想像的地步。

  就拿实验室里的生物反应炉来讲,它可以生产出抵抗核爆的装甲,这种材料是林希准备用来当飞船的装甲来使用,抵挡的是突破防御后的陨石撞击。

  就这种程度的装甲,林希并不满意。飞船的设计速度最低都是光速,如果有漏网之鱼的陨石撞到飞船上,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那样也行,反正技术资料上边都有,看不懂就多找几个人看,总有人能看懂。”

  卫兰也不提让林希去讲解技术什么的,林然是不会同意的。

  “好吧,技术上的事我并不精通,接下来我们要谈谈另外一件事。

  你给托罗夫斯基说了末日的事情,他连怀疑都不怀疑就相信,他真的相信末日会来?还是说意识投射技术会在潜默移化当中影响他的思想?”

  这就是技术代差形成的认识偏差,林希不准备详细的解释其中的原理,“嗯,他当然相信末日的事。意识投射技术确实可以做到影响人们的思想。

  但这与技术无关,我们平时的教育,还有几千年形成的思想,同样在影响人们的思想,这两者并没有区别。

  我知道你说的那种技术,那属于思想改造,这种技术我没有需求,也没有研究过。你们想要研究的话,我可以提供思路!”

  卫兰翻了个白眼,这种技术只有西方那群蛮子才会想着用,咱泱泱大夏,哪里需要那种手段?

  老祖宗早就说过夷入华则华,华入夷则夷,早就把这套思想说明白了,根本就不需要用到科技手段改造思想的低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