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大佬燃爆全宇宙 第108章 何不潇洒走一回(10)
作者:潇宝贝儿的小说      更新:2023-11-13

  笔记

  一、不争

  1、为人之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能够与万物融合甚至常常妥协,所以不会强硬地跟万物相争,还能处在大家都不注意,不明显,甚至人人都不愿意去的低下地方,所以才能“海纳百川”,这样的人因为像水一样的谦虚,所以行动就会像水,能随形变化以柔克刚地顺应时势,心胸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时,才会蕴含无限生机。

  2、“功成而不居”,对于一件成功的事而言,中国人不会说这件事没有某人肯定做不成这样的话。即使你有功也不要去说这个功劳是你的,不要去炫耀这个功劳,否则会带来很多严重的后果。因为不居功,你就没烦恼

  处事之道: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而不居,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曲则全,枉则直,人要委曲求全,放软身段,做一个正真的人;尽量低下圆满。减低物质欲望,以免自招迷惑。

  柔弱胜刚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示弱是道的运用。人要守柔守静守弱

  4、”玄同“老子认为,人们应该采取”同“的观念来看事情,而不是一开始站在否定的立场,这样可以减少很多麻烦。不要随意批判谁或者批判什么。批判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因为你不清楚答案到底是什么。

  5、如果一个人自认为无知,那就不会人前炫耀,也不会成为众人的目标,那他就是一个真正自由的人。

  6、中国人从来没有必胜的观念,我们都是不败。必胜的人胜不了多久,不败的人则可以长长久久地不败。

  7、要懂得隐藏,潜龙勿用,深藏不露。我们不喜欢聪明外露的人,人应该含蓄,有内涵。老子教育我们要深藏不露,只有当你有足够的才能和资本时,你才有资格讲自己深藏不露,但不露不是永远不露,到了该显露的时机一定要显露,而且要恰到好处,最重要的是显露完之后迅速撤离,否则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8、人心善变,人生规律只有一条:自作自受。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起百分之百的责任。犯错了,我们往往习惯把责任推给别人,怨天尤人,这是违反天道的。

  二、说话

  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智者不多说话,而到处说长论短的人就不是聪明人。少说话是合乎自然法则的。人天生诚实,所以不要被人套话,交浅不言深.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真正有知识的人,从来不卖弄。

  2、善者不辩,辩者不善。我们不是一个辩论的民族。能不说就不说,大家慢慢去体会。真理不是辩出来的,中国人不辩就好,越辩越乱。因为我们永远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怎么听都有道理,但是怎么听都不见得有道理。喜欢争论吵架的人,行动力一定很差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话说得太好听的人,反而不可信;

  3、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你知道自己不知道,这就很高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但是偏偏认为我知道,这就叫做病。很多时候,我们不要急于发表自己关于一件事的见解,先听听别人怎么说。有道的圣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也不自显高贵。天道以不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而善于应对,

  说话是一门学问,不能说的,宁可说不知道,或者暂时不说,等时机成熟了,别人差不多可接受了再说。

  三、做事

  1、“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意思是说,我们做事情时,不必先面对最困难的那部分,先从容易的部分做起,等把容易的部分做完了,你会发现其他的部分也很容易。你要做大事,就要先做小事,把细节做好,大事自然就完成了。不要一下子就去做大事,你担不起来,而且后果会很惨

  2、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是无我,对万物没有欲望,能真正关怀,爱都是自私的,因爱生恨的事情我们见的也很多,但是慈从来就不生恨。

  3、推、拖、拉,古人在做事的过程,“推”是推给合适的人,推来推去推给别人,就叫做礼让为先;推来推去推给自己,就叫当仁不让;“拖”是拖到合适的时机;“拉”是要拉出良好的效果。中国人用推、拖、拉来化解问题。注意两个重点,一个是不叫解决,我们叫化解,中国式管理它不太讲究解决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推拖拉,可以争取一小段时间让你想一想,缓慢一下,谋定而后动,不会跟人家起冲突。

  4、一个人可以柔弱,不可以懦弱。人要自居于下,耐得住寂寞,这才真正了不起。人的勇敢是最后才表现出来,不要随时随地都表现勇敢,那样树敌太多,也会很痛苦。一个修道人可以里边穿得很漂亮,但是外面要加盖一个粗布的衣服,不是财不露白,而是不愿意招摇,不愿意刺激别人。

  5、知道适可而止可以避免危险。做任何事情都要适可而止,要留有余地,别把人家逼到死胡同里,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安。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什么要装糊涂呢?这不是骗人,而是一种拘谨、一种自我约束而已。

  心量如天,修道人胸襟很宽广,心量很宏大,可以包容各色各样的人,好坏不会形于色,不会疾恶如仇。以“处柔”的态度对待他人,就能避免很多怨恨。

  6、人需要过三关:第一是金钱关,第二是名关,第三是利关。第一,遇到问题不要躲避,更不要硬碰硬,而应该用柔性去化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伤害任何一个人。第二,不要总是将烦恼放在心头,这样只会给自己增加心理负担。聪明人会将烦恼分解,而不是自己一个人硬扛。这是每个人都要做的功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第面对人生中的诸多关卡

  7、老子给了两个原则,什么叫做圣人?就是能够处无为之事,能够行不言之教。无为——不违反自然规律做事。

  不知常,违反自然规律而轻举妄动,必定有凶险。

  8、我们现在很喜欢用对立,其实世界上没有对立的东西,它们是相对待。相对待就是彼此会浮动、彼此会迁就、彼此会变化。对立就糟糕了,就僵在那里了,所以我们以后尽量不要让任何事情对立,要让他们相对待,彼此尊重、彼此包含,做良性的互动。

  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只有张良,大汉定鼎天下之后,淡出朝野,醉后君臣两相宜,得以善终。韩信居功,想到裂土封王,最后被骗到宫中为吕后所杀,萧何费了好大的劲,故意贪污腐败,压迫百姓,勉勉强强才留得一条性命。

  任何事情,你都要反过来想。向相反的方向变化是道的运动,示弱是道的运用。坚强与死是同类的,柔弱与生是同类的。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粗壮就会遭到砍伐。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现象是万变的,你不要老在现象上面去摸索,而要找出那个不变的规律,按照它去走。你要去读历史背后的道理,那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培养两种能力,一是选择能力,二是判断能力。

  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世界上变化多端,谁都预料不了!人生是一个充满变幻的过程,所以无论身处什么境地,都埋藏着变数,得意时不要忘形,失意时不要失志,遵从规律行事,转机总会来到。稳住心态,明白福里藏着祸,祸里埋着福。遇事心态最重要,切勿急躁误事,等不及时机,就会遗漏时机。心稳了,福祸相转就无所畏惧。

  10、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1、抬头三尺有神明,自然因果就叫天网

  “报怨以德”讲的是事前,不是事后。用德来预先防止人家对你的报怨。

  替人家出主意,不要出太多的奇招怪招,否则总有一天自己要身受其害,这是自取其咎。一切事情适可而止比较妥当。

  当年,范蠡如果不退,他就非死不可。范蠡真的很聪明,

  12、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没有亲戚关系的概念,它是一视同仁的,但是它会常与善人,也就是会经常照顾老实人。它没有危害任何人,它只是照顾该照顾的人,这个叫什么?叫做公正,但是一点不公平。老实人不是笨,只是知道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吃亏就是占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