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大佬燃爆全宇宙 第118章 何不潇洒走一回(20 )
作者:潇宝贝儿的小说      更新:2023-11-13

  易经是道家还是儒家?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易经既是道家,又是儒家;易经既不是道家,又不是儒家。易经是道家和儒家之祖,易经是道家和儒家之源,不能简单地把易经人为的划分为到底是道家,还是儒家。

  因为道家、儒家都跟易经有关联,道家、儒家皆不离于易经,道家、儒家皆源于易经,易经是儒家、道家之源。

  首先,易经既是道家,又是儒家。因为易经中既有道家的思想,又有儒家的思想。

  以易经中的《损卦》为例,《损卦》的《象辞》: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既是道家修道、行道的思想,又是儒家修道、行道的思想。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矣。是道家修道、行道的思想。易经《损卦》象辞中的“君子以惩忿窒欲”,克制自己的人心、私欲,不断的减损自己的人心、私欲以修道、求道、证道,正是道家修道、行道的一个“损”字。

  易经《损卦》象辞中的“君子以惩忿窒欲”,克制自己的人心、私欲,不断的减损自己的人心、私欲以修道、求道、证道,同样也是儒家修道、行道的思想。

  儒家大道的核心为“仁”。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心里的人欲、私欲,复归于礼,复归于理,能为仁道,能成仁道。

  易经《损卦》象辞中的“君子以惩忿窒欲”,正为克己,君子以惩忿窒欲,克制自己心里的人欲、私欲,复归于礼,复归于理,能修儒家的仁道,能行儒家的仁道,能成儒家之大道。

  其次,易经既不是道家,又不是儒家。不仅因为易经的成书,远早于道家、儒家,更因为道家、儒家皆以易经为源。

  儒家以易经为源的痕迹,体现在儒家开山之主,孔老夫子,为《易经》《乾.坤》两卦专门作传。《乾.文言传》、《坤.文言传》列为《易经》十翼之一。

  儒家以易经为源的痕迹,体现在儒家开山之主,孔老夫子对易经的推崇。孔老夫子读易,韦编三绝。孔老夫子自己的原话是:五十以读易,可以无大过矣。

  儒家以易经为源的痕迹,体现在《系辞传》中,有孔老夫子对易经爻辞的发挥解读,正是儒家思想以易经为源的最好体现。儒家以易经为源的痕迹,还体现在《象传》中的大象辞,多见儒家之辞。

  承载儒家思想的经典《中庸》一文,对一个“诚”字,大写特写,推崇备至。读一读《易经》《中孚卦》,即可知《中庸》之诚,源于《易经》《中孚》。

  道家思想,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和《易经》《谦卦》有关。

  道家思想,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和《易经》《大畜卦》有莫大的关联,老子借易经《无妄》以为道,老子借易经《无妄》之动以为德,换汤不换药,道家的老子,只是换了个名词而已。

  易经是道家还是儒家?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易经既是道家,又是儒家;易经既不是道家,又不是儒家。易经不仅是道家和儒家的祖宗,更是诸子百家的祖宗。道家和儒家、诸子百家皆源于易经,易经是中华民族的群经之道,大道之源,不能简单地把易经人为的划分为道家、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