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大佬燃爆全宇宙 第198章 何不潇洒走一回(100)
作者:潇宝贝儿的小说      更新:2023-11-13

  三星堆古遗址位于SC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3000至5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其中出土的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

  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5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而以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

  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中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已出土了500多件重要文物,其中3个坑中发现有象牙。3月21日,4号坑一根重达100多斤的象牙被完整提取。三星堆“祭祀坑”出土了大量重要文物,保存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但已发掘的面积只占遗址总面积的2%左右。

  2021年5月28日,三星堆新发现6个“祭祀坑”发掘收获颇丰,已出重要文物一千余件。此外,三星堆遗址将联合金沙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快建设三星堆国家遗址公园。9月9日,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三号坑、四号坑再发现等阶段性重大考古成果。

  1986年7月至9月发掘的两座大型商代祭祀坑,出土了金、铜、玉、石、陶、贝、骨等珍贵文物近千件。在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上千件青铜器、金器、玉石器中,最具特色的首推三四百件青铜器。

  其中,一号坑出土青铜器的种类有人头像、人面像、人面具、跪坐人像、龙形饰、龙柱形器、虎形器、戈、环、戚形方孔璧、龙虎尊、羊尊、瓿、器盖、盘等。

  二号坑出土的青铜器有大型青铜立人像、跪坐人像、人头像、人面具、兽面具、兽面、神坛、神树、太阳形器、眼形器、眼泡、铜铃、铜挂饰、铜戈、铜戚形方孔璧、鸟、蛇、鸡、怪兽、水牛头、鹿、鲶鱼等。

  其中出自一号祭器坑的金杖,它全长1.42米,直径为2.3厘米,用捶打好的金箔,包卷在一根木杆上,净重约500克。二号祭祀坑出土的铜大立人像,人像高180、通高260.8厘米。它是世界上出土年代最早、体型最大的一件青铜器。青铜神树高350厘米,树上挂有许多飞禽走兽、铃和各种果实,是古代巫师们专用的神器。另外还出土有青铜头像40余种,面具10余件。

  三星堆这批前所未有的珍贵文物的发现把古蜀国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500年,因此在世界考古学界引起了轰动。

  三星堆遗址出土陶器以高柄豆、小平底罐、鸟头形把勺为基本组合定式,其中还有瓶形杯,它是三星堆出土的很有地方特色的器物,它被做成喇叭口、细颈项,圆平底,很像我国北方地区用来烫酒的陶瓷酒瓶。

  陶在遗址也有较多发现,颇具特色,一般高三四十厘米,下部为三只袋状足,中间是空的,可加大容量,一般认为它是用来温酒器物,其玉石器则以祭天礼日的璧、璋为多,尤其是号称“边璋之王”的玉边璋,其残长达159厘米,厚1.8厘米,宽22厘米,其加工精美,棱角分明,其器身上刻有纹饰,这么大件精美玉器,在中国内现有的考古发现中仅发现这一件。

  在三星堆的两个祭祀坑发掘中,还出土了共计80多枚象牙,它的来源和作用在学术界有多种观点,有的认为是通过贸易而来,有的认为在远古川内的生态环境适合大象的生存,其证物主要是在当地发现大量的半化石状乌木,单体巨大。但无论其来源怎样,都可以认为它是统治者财富的象征。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有造型各异青铜人头像,出土时面部均有彩绘,而且在耳垂上穿孔,用以挂戴耳环耳饰,看来我们的先人很爱美。

  除了这些青铜造像外,还有许多用于祭祀的尊等,有形态各异的各种动植物造型,其中有被誉为写实主义杰作的青铜鸡、有在中国范围内首次出土的青铜太阳形器等一大批精品文物。它们皆与中原文化有显著区别,这表明三星堆文化不仅是古蜀文化的典型代表,亦是长江上游的一个古代文明中心,从而再次雄辩地证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体的。

  三星堆文物还填补了中国考古学、美学,历史学等诸领域的重要空白。

  使得世界对中国古代文明需重新评价,三星堆文物中,高达3.95米、集“扶桑”“建木”“若木”等多种神树功能于一身的青铜神树,其共分三层,有九枝,每个枝头上立有一鸟,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鸟,而是一种代表太阳的神鸟。

  被誉为铜像之王的青铜立人像、有面具之王美誉、作为“纵目”的蜀人先祖蚕丛偶像的青铜纵目面具,长达1.42米、作为权杖法杖的金杖,其器身上刻有精美和神秘的纹饰,两只相向的鸟,两背相对的鱼,并在鱼的头部和鸟的颈部压一只箭状物,同时有充满神秘笑容的人头像。器身满饰图案的玉边璋以及数十件与真人头部大小相似的青铜人头像,俱是前所未见的。

  2021年5月28日,SC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三星堆新发现6个“祭祀坑”发掘收获颇丰,三星堆新发现6个“祭祀坑”已出土丝绸、规整精致的象牙微雕、涂有朱砂的神秘木匣等重要文物一千余件。

  2021年9月9日,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三号坑、四号坑再发现等阶段性重大考古成果。

  3号坑发现的神树纹玉琮,整件器物由整块灰白色玉料加工而成,对应的两侧线刻神树纹样,刻痕甚浅。带有神树纹的玉琮前所未见,为今人研究古蜀社会中神树的意义、象征等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8号坑新发现的这件青铜神坛体积庞大、造型奇特,可见分为台基、人像、和神兽三部分。台基分为三层,逐渐缩小,第一层台基为素面,第二层台基表面有浅浮雕纹饰,第三层台基为镂空装饰。台基之上为一个平台,铸造有三组人像。

  此次发现的青铜神坛上,多个人不同的形象似乎描述了当时祭祀活动中不同人员的角色和行为,再现了当时祭祀的场景,对于研究祭祀活动如何进行,三星堆祭祀坑如何形成,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

  考古专家还在7号坑内发现了青铜神树的残件。考古人员在发掘7号坑南部边缘时,逐渐清理出一段小型神树残件,花朵、果实清晰可见,还有一只凤鸟端立在树枝上。专家介绍,1986年出土的3号小神树,其树枝的形态、花朵的大小均与7号坑新发现的神树残件有着极高的相似性。而3号小神树由于部件残缺,修复工作一度陷于停顿。

  出土文物简介

  虎头龙身青铜像

  2022年1月31日消息,农历虎年来临之际,三星堆有新发现,8号“祭祀坑”发现一只虎头虎脑的青铜龙虎“神兽”,头上有双角、金底虎斑纹兽身、半龙半虎、造型诡异……明明是一条龙,但看上去却“虎头虎脑”,乍一瞧活灵活现,十分可爱。负责8号“祭祀坑”发掘的,BJ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赵昊介绍说,新发现的这个器物,暂时命名为“虎头龙身青铜像。

  三星堆遗址共发掘出6棵青铜神树,其中最完整的是1986年在二号祭祀坑出土的“一号神树”。它高3.96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单件青铜文物。它刚出土时残破不堪,共计2479块碎片。

  2022年6月18日消息,近日,SC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三星堆遗址最新考古成果。从“裹裙坎肩大背头”的立人像,到青铜和玉材质的“月光宝盒”。似曾相识却又迥然不同,充满中国古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这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开放包容的实证。

  猪鼻龙头柱状器

  2022年8月4日,三星堆遗址祭祀区8号坑内的猪鼻龙头柱状器被提取出坑。这件猪鼻龙形器长1.2米,高38厘米,头宽(双眼之间)20厘米,身宽12厘米,整体是四分范对称的形式,头部、身部都各有范缝。整件器物呈长柱状,龙头上有一个宽宽的鼻子、一只长耳朵,正中一只独角,身部均匀分布着鳞片纹样及一连串羽毛状的图案。

  羽翼镂空的青铜鸟

  三星堆考古现场发现一件带翅膀的“四翼小神兽”,这是三星堆发现的第一件带翅膀的神兽。同在8号坑还露出一只羽翼镂空青铜鸟,也是三星堆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羽翼镂空的青铜鸟。

  考古人员在三星堆8号坑清理一件青铜“镂空立兽器盖”时,发现它的细节非常有趣,一个巴掌大的小铜人,紧贴镂空花纹,双手奋力支撑在器盖边缘,小腿、脚趾、臂膀肌肉饱满,镂空花纹上托举一方平台,台上昂首挺立着一尊小神兽,与此前三星堆出土的四脚神兽有显著差异。

  三星堆遗址依托鸭子河,横跨马牧河,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优越,形成了经东、西、南三面城墙及北侧鸭子河为防御体系的古城。古城由一道外郭城(大城)和若干个内城(小城)组成,古城内外可分作祭祀区、居住区、作坊区、墓葬区,并有三星堆、月亮湾等重要夯土建筑遗迹,体现出高度繁荣,布局严整的古代王国的都城气象,是不同于中原夏、商都城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古城。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制品、玉石制品以及黄金制品,造型奇特、制作精美,表现出浓厚而神秘的宗教文化色彩,独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是极为罕见的人类上古史奇珍,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三星堆遗址所见古蜀国的手工业甚为发达,门类齐全、技术先进。三星堆遗址丰富的文化遗存填补了中华文明演进序列重要文物的缺环,是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中国文明重要的起源地之一,有助于探索人类早期政治组织及社会形态演化的进程。

  截至2009年,三星堆创造和打破了许多的世界纪录、中国纪录,其中多项纪录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世界上最早、树株最高的青铜神树。高384厘米,三簇树枝,每簇三枝、共九枝,上有27果九鸟,树侧有一龙缘树逶迤而下。具推断可能为古神话传说中扶桑树。

  世界上最早的金杖。长142厘米,直径2.3厘米,重700多克,上有刻划的人头、鱼鸟纹饰。

  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青铜大立人像。通高262厘米,重逾180千克,被称为铜像之王。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纵目人像。高64.5厘米,两耳间相距138.5厘米。

  世界上一次性出土最多的青铜人头像,面具。达50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