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本家 第十九章 再建工厂(一)
作者:最爱小护士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从理查德送来的奶糖、巧克力,陈思远真的想到了商机。(.l.)这两种东西现在还是进口的奢侈品,能够消费起的都是那些在华工作的洋人,各地的达官贵人,平常的人家哪有闲钱买这个。陈思远却想起了食品行业大有可为。

  两年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就是为他这种做实业的商人准备的吗?后世的初中生都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民族工业的春天。

  “没想到教科书里说的东西,竟然能让我赶上,命运真的好神奇啊。”陈思远连连感慨。

  说做就做一直是陈思远的风格,一大早他就把老爹光着屁股从老娘温暖的被窝里拉了出来。交代一个多小时,孔连顺、账房老李跟着老爹就被陈思远派去上海,任务是购置工业用地,建设工厂。

  陈思远这一次准备干一票大的。之前投资设厂的钱已经收回来了,几家工厂还在不停地增产增收,业绩愈发好看。现在陈家账面上的资金有六百万两白银和两百万美元,这笔钱存在银行里就是贬值,只有花出去才能钱生钱。

  陈思远给理查德下了笔大订单:一家大型罐头厂的全套设备,一家玻璃器皿厂的全套设备,一家中型制药厂的全套设备,一家化肥工厂(能转型生产)的全套设备,一家中型炼油厂全套设备,一家中型机械厂的全套设备。

  最后最让理查德兴奋的是陈思远要买两条大船,两条共计五千吨吨位的货运大船,按照陈思远的话说,他要开一家船运公司。

  所有订单加起来一共花了一百万美元,五百万两白银,其中有五十万两银子是学费。陈思远特意指出,所有的工厂设备原厂方必须教会他的工人熟练掌握生产技能,才能结清尾款,为此他可以多支付一笔可观的服务费。

  为了让理查德好做事,陈思远还告诉他,设备不仅可以从欧洲买,还可以从美国买,甚至可以从日本买,不要顾及民族情绪什么的,一定要让日本人知道我家很有钱,我陈家会去日本做生意。

  理查德肯定欣然应允,拍着胸脯保证会把事情办好。他永远都不会想到,陈思远的目的是跟日本人搭上商业关系,为以后伪造日元使用日元做准备。

  每日里跟着陈静谈情说,没人的时候拉拉手、亲亲嘴,陈思远觉得生活如此美好。小说写的很快,存了好几本。近水楼台先得月,陈静就成了第一个读者。

  这些世界名著级别的小说深深的吸引了陈静,那里还有心思学习啊,于是也加入了上学不听课的行列,一个写小说、一个读小说,两个人没有一个学习的。对此班主任徐楚雄敢怒不敢言啊,心里暗呼:“一个孩子又被带坏了。”

  陈思远曾经背地里向老徐许诺过,等一毕业就他也带走,给他一个厂长或者大主编做做。老徐上路子,果然事事都顺着陈思远。

  上海的工厂建的很顺利,的设备将在两个月内陆续运到。招工工作就提上日程,陈思远准备在江苏、浙江和上海本地将基层工人招齐。凭心而论,这三个地方的工人应该是这个时代的中国工人阶层素质最高的了,多多少少都能认识点字,在接受洋技工的培训时能够减少很多困难。

  招工是件大事,陈思远特意给主事招工的方连顺拍了电报,满满当当两页纸,看的方连顺头皮都麻了。

  第一条,所有工人必须身家清白,谢绝任何名声不佳、在官府有**记录的工人。

  第二条,所有工人不得吸食鸦片,违反者扣除所有工资、厂方福利,驱逐出厂。

  第三条,所有工人有义务服从厂方的安排,参加业务培训和文化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不配合、不积极、不合格的工人,厂方有权利扣除工人部分或全部工资、福利,情节严重的,厂方有权辞退工人。

  第四条,所有工人必须热心维护工厂集体利益,不做损害工厂利益的事,不泄露工厂的商业或技术秘密。

  第五条,所有工人必须注重个人卫生,做到服装整洁、干净,精神面貌积极向上,远离色情、**场所。

  第六条,所有工人有权享有厂房的各种福利,包括免费宿舍及工作餐福利、加班福利、节假日福利、年终奖福利、免费医疗福利、子**先免费进入厂属学校上学福利。

  ……

  零零碎碎的,陈思远觉的意犹未尽。在后世他管理自家工厂的法子、条例一箩筐,工人管理条例、工人考核条例、工厂资产保管条例,工人生产安全条例……写了这两页纸才到哪啊。考虑到这时候工人的接受水平,能做好上面的要求也就不错了,万事开头难。

  关于福利的事情,陈思远现在能做的只是给工人加资,厂属的医院、学校都还没影呢,慢慢建吧。

  在他的头脑里,一个成功的商人就得会开空头支票。先把工人吸引过来做事,再慢慢满足他们。这跟他在后世开发房地产一样,先给业主许诺会建球场,至于什么时候建好那是我说了算。

  基层的工人很好招齐,中高层的工厂管理员得动动脑筋。之前的几家工厂管理层多是他从各地挖来的掌柜,那些学堂的毕业生们还是太嫩,做些中层的管理还行,打理好整个工厂还是略有不足,陈思远不能拿自己的钱给他们交学费。

  陈思远越想越着急,摊子铺的这么大,身边却没有足够的人才为自己做事,这是个不好的现象。身边的这些小同学,文化素质倒是挺高,大部分家庭出身也不错,都是中上人家的孩子,以后成长起来可以培养培养。

  现在的燃眉之急是解决几家工厂大掌柜等高层的空缺。陈思远和父亲商量商量,决定一家人去趟广州,那里是中国近代商业最为发达的地方,只要诚意足够,多花点钱,相信会有所收获。而且母亲的娘家就是广州的,一家人到了广州也算是去省亲了。能让母亲高兴的事,陈思远向来不遗余力去做。